家居整装时代带来了“价格整装”

家居整装时代带来了“价格整装”

有的装修总价由系统自动生成,有的直接标明“一房一价”,还有的声称是无法拆分的整装打包优惠价……近日,记者走访江城家居市场发现,随着整装时代的到来,消费者的装修总价也变成了“整装”,而详细的装修明细单已经越来越少见。 明细变“打包”,核算不透明 今年3月,家住汉口常青花园的李玉(化名),需要重新装修房子,为了图方便,就在网上搜到了一家宣传较多的装饰公司,并且经过协商选择了整装模式。可她发现,跟自己第一次的半包装修工程相比,这次装修显得太不透明。没有装修明细报价单,没有主材明细报价单,效果图也拿不到,最奇怪的是装修总价居然是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而非根据各项明细来详细核算的。“这样的价格,就算有猫腻,我们又怎么去发现呢?” 从外地来汉安居的吴先生更是憋屈。他介绍,今年6月初,他在武汉众意空间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热情服务下,在众意实体店签订了装修合同。对方声称是“一房一价”,直接报出装修一口价。但这个一口价的标准很奇怪,在自己要求终止合同退款时,一口价的退款标准竟然与签订合同时不一样,“我自己核算了一下,单价少了一半,再怎么系统生成,核算标准也不会缩水吧?” 家住汉口的张先生介绍,5月26日,他在位于红星美凯龙竹叶山商场五楼的名星装饰,签订一份全包装修合同,合同总金额为77000元,却没有随合同一起出具装修预算明细和初步设计施工图纸。“签合同前就让我在电脑上看了一份套餐说明书,业务员说装修总价就是按照套餐价,再结合我家面积算出来的,具体怎么个算法却说不清楚。” 龙头企业:明细单、项目单一目了然 美颂雅庭装饰公司总工程师胡志介绍,为适应整装时代的需求,公司推出“一房一价”套餐,目的是让消费者简单清晰地进行选择。但为了让客户明明白白消费,这样的家装套餐,也会在合同附件中明确列出相应配套的项目清单,客户能够一眼就看明白装修的条条款款。比如:水管、电线等项,会特别注明不限米、不限量,报价多少就是多少,不增项、不漏项。此外,根据客户的家居升级需求,套餐中还会列出相应的个性化搭配方案,配套的产品品牌、型号、单价,也会清楚标明。 澳华装饰产品研发部经理陈功介绍,澳华针对无忧装业务的客户,专门有统一的《价格速查表》,里面除了包含整装的基准项目配置对应的整装价格外,还含有个性化部分计价、杂费(运费、人力等)、管理费、设计费、税金等组成部分。澳华会根据每个客户家的套内面积和设计后确认的户型,再结合速查表进行详细报价。而针对定制装客户会根据客户需求出具电子报价单,力求一目了然。 行业协会:整装时代更需清楚明细 进入整装时代,并不意味着价格也变成了“整包”。武汉建筑装饰协会家装委副主任田范认为,整装时代到来,是行业发展的一种选择。“一房一价”“一口价”等新兴的项目,实际上是为了避免在装修过程中出现增项,以一口价让消费者透明消费,但这样的“一口价”,绝不是说就没有了装修明细单。恰恰相反,整装模式下的明细应该更清晰。 田范介绍,绝大多数比较规范的家装企业,会在与装修业主沟通之初,就将整个合同项目的明细清清楚楚地核算给业主。如“一房一价”的报价中,客厅每平是什么价,洗手间每平又是什么价,因装修工序、用材不同,报价可以不同,但一定有清楚明白的核算方法;再比如,系统生成的“一口价”,系统是如何生成,核算方法又是什么,都应该在合同签订之前明明白白告诉消费者,而不是在出现纠纷之后再来告知。(文章来源:武汉晚报  责任编辑:贾田田) 标签: 家装 来源:腾讯家居

#行业热点 2018/9/30

家居快时尚掀起风潮 未来将演变成一片热土?

家居快时尚掀起风潮 未来将演变成一片热土?

  作为重服务和体验的制造业,家居行业一直挂有传统、缓慢、低效等标签,即使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其被互联网改造的程度依旧不高。在多数人的概念中,装修和家居消费是一生中少有的经历;在从业者眼里,产业链条长、消费频率低、单价高仍然是大家背负在身且难以逾越的三座大山。  但近两年,一股“快时尚”的风潮正在这个行业掀起,似乎要打破家居行业一直以来笨重、落后的刻板印象。  何谓“家居快时尚”  对于“家居快时尚”的理解大家各有不同,但总体大同小异。快时尚原本指设计师对服装秀场设计的快速反应和模仿,后来演变成为时装企业对秀场的时尚设计快速反应,并设计出紧跟潮流的服装产品,然后以低廉的价格流入卖场的一种商业模式,让消费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以低廉的价格买到最新潮的服装,其代表有H&M、Zara、Topshop与UNIQLO等品牌。  这些品牌各有特点,虽然经营过程却非常相似。快时尚的概念可以节省大量时间,而时间就是效率和金钱。  顾名思义,家居快时尚意指快时尚模式在家居行业的运用和兴起。根据行业媒体的相关表述和笔者的亲身体验来看,当下的家居行业快时尚现象可以总结为两大特点:  一是经营的产品品类逐渐丰富,且以更新速度快的软装小物件为主,例如抱枕、座椅、床品、餐具和个人护理用品等,产品具有消费频次高、设计感强、性价比高的“快消品”特点,针对的主流人群为注重产品质量和颜值、对价格轻度敏感、具有一定经济水准和审美水平的年轻都市消费群体;  二是店面设计区别于一般的家居门店,具有装修精美、风格时尚、色彩明丽的特点,注重空间设计和场景搭配,空间利用率高的同时注重消费者购物体验。门店选址主要在人流量高的百货商场,用潮流的个性设计、温馨的情调风格以及考究的品质重新定义了消费者的家居生活态度。另外,一些“快闪店”之类的门店形式也被视为家居快时尚的体现。  谁在“家居快时尚”  随着消费升级、新零售、新中产等概念的提出,家居行业在缓慢进化的同时,也发生了很多明显可感的变化,例如向快时尚方向转变。是谁掀起了家居快时尚的风潮呢?据亿欧家居收集了解,主要分为三类角色:一是正在朝新零售转型的家居家装企业;二是跨界而来的时装连锁零售巨头;三是泛家居生活品类零售商。  家居快时尚的口号大概在2016年左右陆续被喊出,但声音比较微弱。2017年7月,在碧桂园橙家全球战略发布会上,橙家正式打出“快时尚·新零售”的牌,推出橙家软装品牌OHOME,开放集办公、产品研发、样板间、家居体验于一体的研究所,落地超级体验店,围绕家具、家纺、餐厨、灯饰、居家快消品构建的供应链整合服务商等等。  除了像橙家这种明确布局快时尚战略的企业,在亿欧家居理解,不少试水新零售模式的家居企业,其升级后的门店也有不少快时尚的影子,例如居然之家体验MALL、索菲亚大家居体验店、曲美京东之家Living Mall等,在超低频的家居业态上增加了咖啡简餐、书吧、花卉、生活零售等高频消费的泛零售业态,利用高低频均衡搭配的方式,使得店内人流量不断增加。  除了家装企业,快时尚和连锁零售巨头也没有忽视家居消费升级带来的新的增长点,例如服装品牌Zara在2003年推出了Zara Home家居产品线;H&M旗下的H&M Home从2009年开始发力家居领域;今年夏天,Gucci和Loewe等品牌争相推出了椅子、陶瓷等家居产品。  第三类则是类似网易严选、诺米家居、名创优品、无印良品、等泛家居生活品类零售商,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以自有品牌+商场化管理的宜家,以家居为中心构建了生态闭环,最近与Louis Vuitton春季男装系列的艺术总监Virgil Abloh推出了联名系列。  家居行业能否“快时尚”  家居快时尚理念致力于让消费者像买衣服一样买家具,这样的方式到底可不可行呢?对此行业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家居是一个重体验、长链条、非标准化属性严重的产业,时尚可以通过设计实现,但是要做到快则很难,家居产品这样耐用且高价的消费品,一般消费者不愿意去高频消费,而且“快时尚”会进一步加速人们的生活节奏。还有人担忧家居快时尚与环保相悖,如果三五年甚至更短周期就更换新品,那家中还有剩余价值的家居用品又将如何安放?  但也有人认为家居快时尚是居民消费升级、消费者个性化发展下的合理现象,且未来存在很大发展空间。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曾在公开场合提到“新中产”概念,认为伴随中产阶级的崛起,注重品质、追求内涵会成为他们的重要需求,家居消费品的频次会不断提升,家居快时尚或将成为未来企业转型的方向。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王岑也曾在之前亿欧家居举办的GIIS 中国家居家装产业创新峰会上发表观点,认为家居“小时代”来临,在卧室、厨房或者客厅和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小东西会越来越多,这是家居产品从低频耐用转向中高频快销转型的表现,这和家居快时尚理念不谋而合。  但家居快时尚不单单是产品和模式的变化,其背后是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变化。新一代消费者在购买家居产品时,不再局限与产品的功能需求,更多的是个人审美标准的体现、情感价值和文化价值观的认同,未来新中产会把越来越多的钱花在跟虚荣、抽象等非必要但有关联的事物上,不是因为必须而买,而是因为喜欢和欣赏而消费。  这促使家居企业不能再以单纯的产品思维和卖货思维经营发展,应该以消费者需求为路标进行不断创新。快时尚或将成为家居行业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但目前对于家居快时尚化有两大问题需要解决:一方面,“快”是否会带来质量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家居的研发成本远高于服装,家居快时尚在供应链上可能会形成大量浪费,这些是企业需要注意的问题。  而对于传统家居企业来说,需要具备更加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危机意识,不可轻视任何创新力量的出现,现在看似微小,但在背后或许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行业热点 2018/9/29

全屋定制送家电,旧噱头还是新未来?

全屋定制送家电,旧噱头还是新未来?

  最近,某家居品牌在新店开业中推出了“全屋定制送家电”的促销活动,即购买全屋定制套餐赠送整套家电,如此大力度的优惠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前来咨询了解。  对于消费者来说,家居+家电的组合方式可谓新鲜,但从行业来看,类似的促销手段正在成为一股风潮。这一方面体现了目前家居市场的营销模式在不断创新,另一方面也说明家居和家电的关系愈加紧密了。作为行业观察者,笔者不禁对这对跨界CP有了兴趣,从形同陌路到殊途同归,家居和家电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现状:家居+家电频频合作,形式多样  消费者在家电卖场买橱柜、家居卖场买家电,或是在装修公司买家电,今年以来这种“组合式”和“一站式”购物体验变得常见起来。细数来看,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早在4月份,橙家就与苏宁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在家电定制、服务共享、精准营销、普惠金融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打造家居+家电生态链,同时双方还联手推出了一站式家电包项目,通过家装与家电产品的配套,降低了用户在装修中耗费的时间,让用户距离拎包入住更进一步。  继橙家与苏宁易购结盟之后,7月底居然之家在北京举办了电器暨智能家居招商峰会,将原来家电专区的面积由2300平方米扩大至7000平方米,除了老板、方太等老成员,新增了许多高端智能家电企业入驻,此举表明居然之家开始布局家电和智能家居领域。  居然之家总裁王宁在活动现场宣布将对北京北四环店进行规划调整,开辟7000平米的家电专区及智能家居体验中心,并将以此为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意味着家居卖场+家电的模式正式开启,跨界融合成为愈加明显的行业发展趋势。  8月中旬,国美先后与欧派、志邦、金牌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柜电一体”新业务在国美全国各大门店落地,联合打造数百家橱柜家居体验馆,推动国美橱柜整装业务的发展。“柜电一体”项目是2018年国美新业务的重点布局所在,通过在国美的核心优质门店引入一线橱柜及厨电品牌,将橱柜产品与厨电产品综合展示,方便消费者一站式购买。  探因:“一站式”消费兴起,渠道融合打破消费壁垒  近三年来,中国家居行业走入了低潮期,企业普遍面临客流量下滑的困境。原因有很多,上游房产市场的收缩,新兴消费群体的更迭,商业模式的变化等,其根本原因在于消费者购买逻辑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消费场景的碎片化以及从产品需求到功能主张、美学搭配的转变。  消费者对单一产品逐渐无感,更注重整体方案的提供和解决,这促使全屋定制、大家居、整装等“套餐式”和“一站式”业态的兴起;消费者也会在逛商场或下班路上等场合临时起意,即兴购买,这让本来就难觅踪迹的消费者变得更加分散和隐蔽,于是不少家居企业把店开进百货超市、写字楼、社区等客流量大的地方,为的是离消费者更进一步。  对于上面出现的种种合作,分析人士称,一是由于消费者端存在“一站式购齐”和“拎包入住”的市场需求,倒逼企业做出相应改变;二是整体客流量下降的情况下,企业开始采取打“组合拳”的方式获得流量截取,在做大客单值的同时,提升消费者的购物频率和效率,打破现有的服务边界,集家具、建材、设计、装修、家电、服务等综合功能为一体,让消费者可以真正体验到一站配套的完整服务。  国美零售高级副总裁李俊涛表示,从全球来看,欧洲、美国的优秀家电卖场中,都是橱柜与厨电进行结合展示与销售,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未来需要的是成套化的空间解决方案。放大到整个行业来看,家居和家电企业之间跨界联盟将打破行业的消费壁垒,是对家电、家装、家居全消费供应链的整合,也是行业效率提升的表现。  未来:家居+家电,旧噱头还是新未来?  由此不难理解,曲美推出“全屋定制送家电”的促销活动或许也是基于以上考虑。对于消费者而言也乐于看到这些变化,除了满足一站式的消费需求,省心省力提高装修效率,也能在价格方面享受一定优惠。  事实上,家居和家电产品的交集在很早之前就有了。前者有海尔进军全屋定制,后者有华帝布局橱柜事业,之后也有美的、帅康等家电品牌以不同形式涉足橱柜市场。但是从市场表现来看似乎没有达到预期。至少在上述涉足家居领域的家电企业中,还没有一家真正做到与橱柜、家居巨头比肩的业绩。  根据记者了解,家电跨界做家居没有实质性进展,是因为从体量上来说,厨电、家电是小品类,家居是大品类,“以小带大”的模式很难走通。再者从产品来看,无论是研发设计、生产流程、还是营销渠道,家电和家居这两个品类截然不同,在目前家居企业长期专注主业发展尚且要做各种努力的情况下,家电企业跨界布局则更加难以获得成功。  当下,家居和家电这两兄弟再次从界限分明走向跨界融合,最后能否强强联手、和谐共生,达到1+1>1的效果?记者认为,在家居行业主张一站式消费成为不可逆的大趋势下,产业链各品类各环节的打通能力成了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考验,业务扩张或跨界合作的背后离不开企业资源的导入和供应链嫁接。如果能够很好地整合各方资源,最大程度上实现流量变现,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

#行业热点 2018/9/28

家居卖场加速洗牌:这边扩张 那边遗憾撤场

家居卖场加速洗牌:这边扩张 那边遗憾撤场

不久前,居然之家在西安市场的又一个新卖场正式开业运营。近两年,在市场终端,一边是大型连锁卖场的不停扩张,一边是卖场招商遇阻遗憾撤场,建材家居行业正面临洗牌和调整,尤其随着互联网在建材家居领域的不断发展,家居建材卖场也被经销商唱衰,有经销商直言:卖场将不断减少,甚至逐渐被淘汰。当前,卖场的营销力及渠道开拓力成为经销商决定是否入驻的重要条件。卖场规模化扩张遇阻2012年前后,建材家居卖场的扩张步伐进入快车道,各个卖场开始“攻城掠地”。比如从1999年的一个小型建材卖场做起来的连锁卖场品牌居然之家,在2012年的门店总数为50家,此后,居然之家的门店扩张步伐开始加速,2014年超过100家,2017年底超过200家。截至2018年6月,已经开业或签约的门店总计已超过400家。除了连锁卖场,本土卖场品牌新建分店的数量也持续增加,西安大明宫建材家居城在四年内完成了东西南北中的市场布局,成为当地市场的首选卖场品牌,即便是强势的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大型连锁卖场也略显劣势。近几年,在房地产调控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全国建材家居卖场的销售额整体上是在不断下降的,尤其是2017年一年就下降了22.60%。蛋糕小了,就意味着吃蛋糕的人中必然会有人出局。为了降低扩张成本,连锁卖场采用自营和加盟经营两种模式,自营即卖场自己负责经营和物业管理,加盟式则由加盟商代管经营,发展加盟店对卖场而言可以保证现金流,降低风险,很多连锁卖场发展到一定阶段都愿意采用加盟模式扩大规模,比如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富森美等。然而,卖场的扩张对建材家居企业来说无疑增加了经营成本,经销商乐先生认为,现在的卖场都与品牌商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卖场新建分店,品牌商也要跟着一起进驻,增加了很多开店成本。虽然在卖场分店的初始发展阶段会有一些诱人的优惠条件,但是,如果卖场后劲发展不足,新开门店对品牌商来说却是增加了一个成本负担。除此之外,随着建材家居品牌集中度的提高,品牌商新开专卖店的数量和速度也有所放缓。基于以上诸多因素,传统卖场扩张遇阻,很多卖场出现了招商不力或者空置率增高的情况。卖场“傍大款”布局新零售智慧店有数据显示,中国建材家居市场规模已达5万亿,2018年开始全国建材家居市场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此外,建材家居卖场企业推出智慧店、新零售店面的发展模式:2018年初,居然之家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将卖场全面数字化,实现消费者选择装修材料的场景重构和体验升级。6.18期间,居然之家以北京世纪金源店为试点,与天猫共同打造智慧门店,双方在客户引流、数据共享、供应链嫁接等方面开展合作。2018年6月,曲美家居也与电商巨头京东联手进军新零售,将曲美家居亚运村店重装为曲美·京东生活体验馆,据了解,开业之后的日均销售额较以前提升了53%。除此以外,连锁卖场红星美凯龙在2017年就与人工智能企业科大讯飞跨界合作,在各大门店设置智能机器人,布局新零售。智能产品的作用在于通过人脸识别、语音交互等功能为消费者带来全方位的购物体验。建材家居卖场与电商巨头的跨界融合促使卖场门店形成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对于卖场而言,在传统销售渠道及经营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电商企业的数据和技术支持,势必让传统的建材家居卖场与消费者距离更近,也将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购物体验和服务,有品牌商认为,这种新型门店形态将提高传统家居卖场的销售效率,通过精准的大数据分析为客户带来更精准的服务,同时也为新的商业模式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卖场多元化转型作为建材家居产品的重要展示销售平台,卖场的营销力和渠道拓展力是品牌商户决定是否入驻的关键因素,卖场传统的租赁门店的经营模式也显得越来越被动,主动为商户带客流、找渠道成为大部分卖场的转型方式之一。比如有的卖场通过与地产公司建立合作,促成商户与业主的成交,还有卖场则通过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为消费者带来付款方式的便利,刺激消费、带动销量。事实上,除了营销渠道方面的转型,在业态方面,各大卖场也期望通过跨界的方式增加客流量,装修材料的建材家居产品关注度低、消费频次低,一些卖场则将生活品类与建材家居产品放在同一卖场,以消费频次高的产品吸引消费者,提高品牌在市场认知度。然而,在类似的卖场中,效果并不理想,如湖南的万家丽家居建材城就是这样的模式,记者观察到,消费者在进行生活用品采购时并不会到建材区,反而显得建材门店有些冷清。在80、90后群体成为消费主力军以及消费升级的市场环境下,部分卖场也积极思变,从渠道方面做出改变,通过互联网等手段拓宽渠道、提高获客率,比如卖场建立自己的电商销售平台,西安本土卖场大明宫建材家居就有自己的网上销售平台,用于展示和销售卖场内入驻品牌商的产品,为此,卖场还专门组织了相关培训。(来源:中华整木网)

#行业热点 2018/9/27

家居行业渠道革命爆发,跟不上队伍唯有死路一条

家居行业渠道革命爆发,跟不上队伍唯有死路一条

近日,行业社群有信息传出,河北廊坊某大型连锁家居卖场150多家商户及500多名店员在商场门口拉出请愿横幅,并声称该商场房租过高,严重超过经营支付能力,且公摊面积高达56%。此事已经严重激起民愤,据悉商户的合理诉求得到当地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事情正在发酵中。这一现象不经引人深思,家居渠道革命大爆发是否已经到来。家居建材板块的渠道业绩占比,毫不夸张的说,纯正的内销品牌,或者外销品牌的国内市场份额中,在垄断性家居零售卖场里开店的经销商业绩占到了其渠道总业绩八九成以上的品牌不胜枚举。例如时下最为红火的定制板块,索菲亚、好莱客、欧派家居均采用以经销商为主的销售模式,基本入驻垄断性家居零售卖场。从2016年、2017年经销商收入占比来看,索菲亚是92.42%、91.23%,好莱客也高达92.32%、94.23,欧派为85.47%、85.21%。商战强调定位要聚焦策略,但不一定适应于渠道,至少渠道长期过渡聚焦是有问题的,鸡蛋都在一个篮子里,尤其还是别人家的篮子,高度集中化意味着高度依赖,也就意味着高风险。不可否认,家居建材业的迅猛发展要感谢当前国内主流家居连锁卖场曾经做出的贡献,是他们让曾经凌乱散落于大街小巷的家具建材店得以体面呈现,品牌形象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随着全国网点布局的完善一部分品牌因此逐渐发展为消费者品牌,连锁卖场完成了阶段性的使命。但是如今,部分连锁卖场重收租轻服务、高额的战盟入场费、优劣网点捆绑入驻等多种形式不作为甚至盘剥成为历史诟病,部分区域反应出诸侯仗势贪腐也令厂商渠道拓展苦不堪言,种种因素已经成为桎梏家居建材品牌渠道发展的绊脚石,尤其无基础的新生代品牌在此更是求生无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除了传统连锁卖场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在业态、服务及管理上积极自我突破升级外,品牌厂商也纷纷开始探索新的渠道策略。以下就简单举几个案例:首先是,未曾依仗过传统家居卖场自主生长的全友、掌上明珠等企业以数千家千平万平独立大店已经形成农村包围城市之势,定位以平价跑量为主,被业界奉为家居独立大店之鼻主。据熟悉全友的业内人士透露,全友全国独立网点数量已经超过4000家,提货过千万级大商远超过400家,在三四五六线城市消费根基相当牢固,在省会城市也已经实现覆盖布局。其次我们也看到,美克美家、楷模、迪信、欧派、曲美等纷纷开启数十上百家独立大店的探索之路。美克美家以直营为核心,楷模以服务见长,迪信以设计切入,欧派以定制为入口切入大家居,各自大小都形成了独特的营运体系和商业模式。美克美家10几年前就以独立直营大店输出极具艺术高度的家居作品,自启动营销伊始就形成了设计为导向的服务模式,其自研的内训体系已经成为一套不可模仿的神秘竞争力,服务于其为高端消费群体打造奢侈品级家居殿堂的愿景。楷模大约也是在10年前陆续开出上千平至过万平方米的独立店数量全国累计已经达到100多家,关键7年前就以服务为导向,口碑流量转介绍率达到75%,客单均值普遍达到数十万;近期又推出了孕婴童+生活居品主题商业体“楷模汇”,巧妙拿住了当前最热的亲子流量主入口,开启了由制造居品到服务居家的模式升级之路。迪信更是花了10余年时间打磨出一套基于迪信家具制造和迪信设计合二为一的工业化家装的模式,这种服务与商品的混合物成为新零售环境下的新产品形态,以此于4年前开始逐步实现传统迪信家具店转型升级,成为了迪信独立店的核武器,客单值基本都超百万,独立大店是店店盈利,终端爆发力惊人。欧派始于橱柜,后朝着衣柜、卫浴、门窗、电器等多品类延伸,基于庞大的产品线和超4000家店面经销商基础,也于2014年开启了独立大家居店模式的探索。而索菲亚、慕思、CBD等也效仿试水,大店也越开越多。同时他们也都把店面开到了传统家居连锁卖场以外区域,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信号。另外,据2018年8月18日索菲亚与苏宁双方高层会务洽谈透露,2018年6月,苏宁易购全屋定制线上同比增长达400%。截至2018年7月30日,索菲亚苏宁平台销量同比增长340%。也基于苏宁总体服务居家生活的策略,苏宁方面表示早已启动苏宁家装门店落地计划,首批家装体验馆将在11月正式对外,“所见即所得”的全息技术将被首次首用,索菲亚有望作为首批品牌商进行入驻。无独有偶,8月15日,国美与欧派家居战略合作会议在北京国美总部成功举办。双方将在国美全国优质门店联合打造欧派橱柜家居体验馆,借助对方资源优势,相互引流、相互赋能,并开展高效的互动营销,快速推动国美橱柜整装业务的发展。而泛家居网也从多渠道获悉,已经有数家行业优秀品牌与苏宁、国美以供货商的方式达成入驻计划,正在紧锣密鼓的装修上架,筹备开业事宜。除了上述列举之企业与渠道的合作,尚品宅配也早就进入万达等商业综合体,而京东家装、天猫家装也越来越成为品牌厂家的重要渠道。这些探索一是源于渠道垄断所迫下厂商自求发展的因果,二则也在于其他渠道谋求业态多元化发展的机遇吸引。总之,曾经家居厂商渠道高度集中依赖于几家渠道巨头的态势正在被瓦解,家居零售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敏感的品牌都应该加速布局。如今,家居建材渠道演变的路径,像极了2000年前后开始的家电渠道大变革,以格力电器为首,一系列家电企业开始探寻苏宁、国美之外的渠道建设之路,格力建立专卖店2万多家,迈过一二线的竞争格局,深挖三四五六线市场潜力,事实证明格力渠道战略的成功,千亿业绩的实现,两千亿目标的冲刺,格力独立专卖店渠道贡献比例占到了5成以上,顶峰时期甚至占到9成以上。随后各大企业开始效仿。渠道为王从的思路来不会落后,即便今天大提特提的新零售,也是基于渠道革命的产物,家居建材企业的渠道若仍然停留在单点布局的,基本没有机会了。

#行业热点 2018/9/27

全屋定制是一种场景化的营销模式

全屋定制是一种场景化的营销模式

构建企业“大线上”,是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形势下,来探讨传统企业互联网化发展的方向,并力图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发展道路。紧密围绕互联网“信息互动”的中心功能,以企业用户购买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全过程和企业运营的业务流程为发展逻辑,紧扣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历史发展趋势,我们系统探讨了后电商时代企业运营系统的主要特征,提出构建企业“大线上”的企业发展方向。构建企业“大线上”的目的,依旧是“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高的运营效率”。  新零售新营销自从马云提出“新零售”的概念后,新零售大热。我们这个系列是谈如何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大线上”,所以也避免不了谈新零售。或者我们不妨借助新零售的概念,来谈谈互联网时代新形势下的营销问题。与互联网一起发展出来的营销概念,可能就是大数据营销。一本《大数据时代》迷倒了多少中国读者,又迷茫了多少中国读者。我们曾经对《大数据时代》书中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都是错误的(百度“唐人解读大数据时代”)。现在似乎不再有人提《大数据时代》给我们带来的那些脑洞大开的错误观念了。大数据是世界观,小数据是方法论。对绝大多数家居企业来说,虽然我们生活在大数据时代,但是企业所拥有的数据,依然是传统的小数据。这一点我们需要有充分的认识。我们既不能迷恋大数据,更不能盲目相信大数据营销的威力。市场上各种消费需求和行为数据经过统计分析,有的能够展现出一定的规律,用之能够大大提高营销的效率。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数据并不能够显示出这样的规律来。我们在《互联网家装发展元年纪》一书中,就针对家装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了系统的市场细分分析,结果基本上找不出太多明显的规律来。企业的数据在很多情况下也是如此。但这又不是说数据不重要了,而是说数据的威力,并没有像很多人吹嘘的那样神奇,特别是能够根据每个用户不同需求而展开的个性化营销。在营销学的发展历史上,一直有人试图突破市场细分理论,将营销落在个体用户上。但一次次的努力都失败了。这不仅仅是因为数据的局限所造成的,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个性化思维其实违背了市场发展的规律,也严重冲击了企业战略定位的基础。试想:如果一个企业的战略定位是为每位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这个定位就没了边际,战略定位就没了定位,因而也就没了战略。在互联网时代,在新零售中,数据是十分重要的。它使得我们能够更多地了解我们的用户,理解我们用户的需求,洞察用户需求变化的趋势。但是,数据不是万能的。互联网时代要求立足用好企业的小数据。用户体验是互联网时代人们爱挂在嘴边的另一个热词。我们有关互联网发展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也把用户体验当做是互联网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互联网发展是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大线上”的建立也是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而更好的用户体验反过来可能是互联网时代最好的营销方式。本文不是专门来分析体验营销的话题,所以只能重点谈一谈我们认为比较重要的几点关于体验营销方面的观点。一是我们需要关注互联网信息互动在促进用户体验的作用,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信息互动对体验营销的作用。谈互联网,我们需要时刻不忘信息互动,这是互联网的核心功能。也就是说,我们要从互联网信息互动上来把握体验营销的实质。二是我们需要强调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体验营销,而不只是线上的体验营销或者是线下的体验营销。既然我们说新零售是线上线下一体化,用户体验也是线上线下一体化,所以体验营销也应该是线上线下一体化。三谈到体验营销,可能我们又不得不说说场景化营销和参与营销。这两者都与体验营销有关。对场景化营销可能有各种解释,我们这里着重谈谈家居产品的场景化营销问题。最关联的场景化营销就是把要销售的产品放到生活的场景中,这在传统家居商场营销中可能已经司空见惯。一个值得关注的场景化营销模式就是当前正当红火的全屋定制。实际上,全屋定制是一种场景化的营销模式。除了真正需要定制的产品外,从定制到全屋定制,其实就是利用场景化的设置来销售定制外的其他家居商品。依然需要谈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场景化营销。因为3D云设计技术的发展以及VR技术的发展,场景化营销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种基于3D云设计技术的场景化营销模式,融消费者的虚拟体验与线下体验馆的实物体验为一体,其中线上虚拟体验的是家居产品在用户自家户型中摆设的效果,而线下实物体验则是体验馆消费者对产品物理特性上的感受。场景化营销正在悄然改变消费者购买家居产品的行为方式,朝着“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高的运营效率”方向发展。参与式营销也是互联网信息互动的一大特色,所以要紧紧把握信息互动来实现参与式营销。通过信息互动,我们让用户参与到我们的营销活动中来,成为我们营销活动一个有效组成部分。让用户在参与中获得对企业品牌和产品的体验,并且在用户的参与体验中实现品牌的推广和产品的销售。一个有趣的参与式营销案例是奥普在2016年搞的“谁是浴霸下的自拍大神”,以及“浴室好声音”的参与式营销活动,让年青一代的消费者在浴霸的灯光下自拍和在浴室里拿着花洒唱歌,既关联了产品,又与时尚挂上了钩。年轻的消费者在参与中获得了满足,也使得奥普品牌更加接近了年前的消费者。社群化营销是另一个维度的新营销互联网时代各种社群化新媒体的出现,使得社群化营销成为一种时尚。企业通过自媒体做社群化营销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但是对我们家居行业购买频率这样低的行业来说,我们不敢说这是一种有效的社群化营销的方法。我们看到,目前可能绝大多数家居企业的微信微博都有点成为鸡肋--没有不行但有了却没啥用。社群化营销就是通过建立“圈子”来进行营销,而“圈子”是通过信息互动来维系的。对于重复购买率高的行业来说,花劲建立这样的‘圈子“是值得的。可是,对于8-10年才做一次装修才来购买一次的家居商品销售来说,要建立一个稳健发展的消费者”圈子“可能确实是一项不容易完成的工作,即使能够实现,其投入产出比也可能是值得我们去怀疑的。我们拿一个家居企业的微信公众号来分析:你有什么一直让人感兴趣的内容来吸引消费者?你的这些内容与消费者对家居产品的需求有关系吗?你所宣传的内容与企业的品牌和产品有关系吗?当消费者研究购买好家装所需要的家居产品后,他还应该对你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感兴趣吗?......看来我们是要对家居企业的社群化营销做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新零售,新营销。我们可能需要认真研究新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企业运营机制下,企业应该如何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互动的功能,来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高的运营效率。

#行业热点 2018/9/26

7成家具企业做全屋定制,全屋定制能否一统天下

7成家具企业做全屋定制,全屋定制能否一统天下

近两年,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全屋定制家居,从木门到橱柜、衣柜、甚至楼梯护墙板,都可以给你全屋定制,也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在成品家具销售下滑的市场情况下,很多家居企业都开始进军全屋定制家居。有业内人士说:“现在说70%的家具企业都在做全屋定制,一点都不夸张。不管以前是做柜子还是做木门的,不管是做板式家具的还是实木家具,都在做全屋定制”。那么,未来全屋定制家居会不会“一统天下”?全屋定制家居受80、90后青睐“定制的家居不拖泥带水,并且美观。”佛山市民黄女士在禅城区购入一套紧凑型的两居室,目前硬装工程已经完成,剩下的便是家居入户。黄女士说,之所以选择定制家居,不仅是因为它时尚美观,同时还能给自己省下不少选购麻烦。很多整体橱柜、衣柜、书柜等都可以专门定制,只要认可品牌,交了定金,就有专门的设计师上门测量,根据消费者的喜好而定制家具。80后、90后更加青睐的是个性化的家居产品设计,追求的是专属独特的配套家居产品。因此,这就催生了定制家居可观的市场前景,“年轻化”无疑将是未来定制家居市场的发展趋势。全屋定制可最大化利用空间全屋定制家居之所以受市场热捧,和传统成品家具相比,有着它不可比拟的优势。定制家居不受尺寸限制,这一点毋庸置疑,定制家居几乎可以完成你对任何尺寸和形状、材质的要求,因此定制起码能够监控材料的使用,成本更加可控。根据用途等可以改变设计式样。比如经常会做的定制家居的案例是儿童房的设计。通常儿童房空间不大,通过定制一体化的床和书桌能够节省不少空间,整个房间的整体性也非常强。像是这样的家具,因为追求房间的一体化和整体效果,除了现场量好尺寸定制以外别无选择。材料的使用、颜色的使用更为灵活。比如业主希望有一个充满变化的书桌+书柜的模式,也是非常推荐定制家具的。因为定制是设计者根据业主想象设计出来的,体现你的设计理念,当然独一无二。存在价格高、周期长等不足在佛山从事家居行业十多年的陈先生认为,全屋定制家居目前还存在价格高、制作周期长等诸多不足。首先,家具在做出来之前,你很难把握它到底是什么样子。因为每家的尺寸不一样,没有现成的成品和模版,一切全凭设计师的图纸和经验,所以说最终完工效果到底如何不好说。其次是价格高。定制家具需要设计师画草图、施工图、现场切板、找合适的五金件等,本来能够在工厂里很快完成的工作,一旦定制也许需要两个熟练工人忙上一周,外加设计师协调。通常考虑的定制价格会比成品价格增加一倍以上。再次,设计制作需要时间,无法瞬间入手。因是全新的理念,无章可循,要考虑到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时间,生产也是这样,整个过程完全是一个新品研发与创新,工期相对较长。定制尚未达到真正“全屋”陈先生认为,目前全屋定制还没有达到真正的“全屋”。首先,想要做全屋定制,除了传统套房家具外,橱柜、衣柜包括吊顶、灯饰、窗帘及其他装饰品等,也需要提供,这一方面企业生产不了或不全,对外采购或合作都会有成本、品质和交货期等等方面的问题,这是绝大部分家具企业难以解决或不愿意去碰的。其次,尽管许多企业都在大力宣传自己是“定制者”,但是事实上,很大一部分企业主要还是以成品家具招商加盟为主,企业在定制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大部分推出定制家居服务的企业都表示自身并不了解定制的模式,企业极少自己生产,主要以收购一些家具定制企业来完成,或者与一些做木门、窗帘、吊顶等产品的企业合作,以提供整体家居定制服务来推动市场,或者直接找定制家具企业合作,只做家具的定制服务。全屋定制正在冲破原有产品分类定制家居出现是一种革命性的突破,让家具家居及装饰装修多了一个结合点,家居多了一个品类。不管怎样,全屋定制是对旧式成品家具的革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行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是家具行业升级发展的一个方向。出于对全屋风格的统一性等方面的考虑,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实现全屋定制这样的一站式服务。即使全屋定制还需要时间的考验,尽管全屋定制仍有其不完善的地方,其发展也不会一帆风顺,但毕竟全屋定制顺应了现代消费与社会风潮不断变化的需求。

#行业热点 2018/9/26

跨过智能家居的“三种境界”,突破重围尚有可能

跨过智能家居的“三种境界”,突破重围尚有可能

前两年,号称做智能家居的企业成千上万。现在看来,真正实现全屋智能化的企业屈指可数。是相关企业不愿意做吗?当然不是,而是全屋智能的技术难度高,研发周期太长,前两年,号称做智能家居的企业成千上万。现在看来,真正实现全屋智能化的企业因为试错成本太高放弃了继续研发,或资金链断裂“死”在了研发的路上。传言,有的老板卖了别墅,卖了等同别墅价格的股票......几乎倾其所有,花了6年多才做出一套比较稳定的智能家居系统。还有许多企业的智能家居部门领导因为行业迟迟没有产出而离职了...业内已经有段子称:这个行业里花了一个亿的公司已经死了,花了两个亿的公司暂时还活着。做智能家居到底难在哪里?智能家居系统是一种三端架构智能家居的技术看似简单:现成的手机APP或计算机界面控制技术、加上嵌入式软件及硬件制造技术,把它们集合在一起就组成了智能家居技术的基本框架。然而许多家电公司和互联网企业按照这个“1+1=2”的思路,用简单的技术叠加来设计智能家居框架时发现:这样设计出来的系统基本没有可用性。实际上,智能家居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必须将云端、控制瑞、终端三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云端技术为例,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用现有的技术实现硬件设备上网、实现远程控制,不存在技术难题。把云端当成一个交换机,不需要考虑控制端和终端的业务逻辑,其他二端也是同样道理。所以很多智能家居公有云基本都是透传的,不参与终端协议的制定。但在智能家居系统中,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特性,用统一的协议是不合理的。这个不合理会给云端的效率(运算能力)、带宽等带来很大的负担。即使用技术手段解决掉公有云90%的问题,但90%合理性仍然不够,剩下10%的不合理也需要在不断试错中加以优化。也就是公有云企业必须配合终端和控制端的不同产品共同进行云端优化,使之合理运行。这同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智能家居系统的“三重境界”根据三端的有机结合成熟度,智能家居系统也可以分为三重境界:可看,可用,可卖。对于智能家居企业来说,可看阶段很容易实现。企业一般在一年内就可通过APP控制单品组合,在云端实现“智能联动”演示。这个阶段,云端、控制瑞、终端三端初步实现联通。要达到可用阶段,企业还需解决产品线和系统的基本稳定。简单地说就是系统内的产品不会轻易掉线,可稳定发挥产品功能,配合其他产品完成系统联动功能。稳定的系统才能给使用者带来较好的体验,这个阶段花费的时间一般在一年以上。但此时系统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还达不到可卖的程度。要让系统级产品达到可卖是有难度的,可用而不可卖是智能家居产品技术不成熟的一大特征。可卖阶段是在可用的基础上将各种问题修复和优化,使之达到市场可接受的程度。要达到好的用户体验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对增加产品之后产生的问题有正确预判和对应的解决措施。终端设备都远程升级不太现实,这就要求产品在售前必须对三端的协议、终端的稳定性、可靠性做足够的测试。可看一年起步,可用又一年,可卖还要一段时间,完善永无止境。智能家居涉及到软硬件技术协同优化,这里面的研发成本有多高可想而知。智能家居云平台谁会胜出?有足够的资金,却缺乏足够的三端技术经验,也不能解决智能家居的系统问题。从行业生态格局的角度来看智能家居的云平台之争,就更有意思。以阿里为代表,互联网系智能家居公有云还在摸索。各大家电企业想用自己的品牌和渠道来完成布局,到今天也并没有好的系统提供给用户,都还是以单品用APP和云端将它们兜起来,效率和用户体验都不够好。华为作为一个拥有三端经验的企业在这方面具有深度认知,在众多的云平台选手中,华为有能力和资格设置智能家居公有云让广大企业使用。坊间传闻,在做OpenLife生态之前,华为曾派出了一个物联网团队拜访了很多智能家居企业,利用这些厂家和自身业务经验设计出了华为OpenLife生态,让各企业可用华为云平台存储和分析数据。但华为到目前为止也还在不停改进和优化,尚未完全把智能家居产品的三端协议定出来。(本文来源:智慧产品圈)(责任编辑:贾田田)

#行业热点 2018/9/26

从流量到销量,智能家居营销该如何取胜?

从流量到销量,智能家居营销该如何取胜?

智能家居作为朝阳产业,市场前景无限广阔,此外,伴随着消费升级、技术发展、政策利好等诸多有利因素,智能家居市场也在持续升温,但是从全屋智能家居系统的市场走量来看,离理想状态还差之甚远。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全屋智能价格较高,而且目前市场培育还不成熟,普通消费者对全屋智能接受程度不强,作为代理商、经销商,想做好智能家居的市场开拓工作可谓是任重道远。不过,反过来看,智能家居渗透率虽低,市场规模却增长显著,这也意味着智能家居行业有着巨大的商机等待挖掘,现在入局正是良机,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很多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纷纷投身智能家居商业蓝海想要一展宏图。为了便于开拓市场,很多代理商在选择品牌时会尽量选择知名度较高、技术实力强的大品牌,但是从流量到销量,这个转化过程也要历经一番努力,经过与许多业内人士的接触,智家网也总结了很多比较实用的营销经验,接下来就分享给大家。借助别人的精准数据库寻找意向客户寻找意向客户是开拓智能家居市场的第一步,但是客户从哪儿来呢?通过电话销售的方式漫天撒网肯定是不行的,意向度难以把握,换来的结果只能是碰一鼻子灰,费时费力还难出成果,所以找客源很重要。在智能家居营销推广的过程中,代理商可以借助别人的精准数据库去挖掘意向客户,此处的别人包括装修公司、精装修设计师等,他们能够直接接触到有家装需求的群体,并且可以通过客户的家装需求获知其消费能力、消费理念、生活品质追求等特征,智能家居代理商可以借助装修团队和设计师的精准数据库更加有针对性的向潜在客户推销全屋智能家居系统。分清主次,找准客户“痛点”对症下药客户不同,需求也不同,业务员在跟意向客户面谈的过程中,一定要摸清客户需求、痛点,然后“对症下药”,比如有些人重视家庭安全、有些人重视家庭娱乐、有些人关心全屋智能家居系统用起来是否稳定、有些人关心它能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这就要求业务员在推销产品时要分得清主次,以客户的关注点作为讲解、营销的侧重点,而不是只介绍产品优势、技术强项。从本质上来说,智能家居并不仅仅是高科技产品,它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消费者购买安装智能家居系统,实际上是在买“服务”,消费者最关心的是全屋智能系统究竟能带给他们什么样的家居生活体验。把客户变成你最得力的“推销员”在客户之间引发连锁反应,会让财富滚滚而来,《把客户变成你的推销员》一书中曾提到:每一位客户背后都站着250个潜在客户,每失去一位客户的口碑就意味着错过250个机会,这种说法或许略显夸张,但并不是毫无道理可言,作为代理商,如果你想迅速撬开智能家居市场的大门,更好的拓展业务,就必须要在客户中建立良好的口碑,让客户成为传播者,成为你最得力的“推销员”。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并维护好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当客户认可产品、品牌、服务之后,或许在不知不觉间,他就在自己的朋友圈中为你产品做起了宣传,拓展业务,千万不要小看人际传播的力量。来源:智家网

#行业热点 2018/9/26

2018年智能家居行业投融资现状分析

2018年智能家居行业投融资现状分析

智能家居是物联网应用中的朝阳产业,家居生活正在不断走向智能化。物联网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为智能家居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关键技术的进步和产业体系的完善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智能家居契合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消费升级等众多概念,而受到各个新兴领域的高度关注。中国智能家居以住宅为载体集中管理,兼具便捷、舒适、安全、节能四大特性。随着物联网被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智能家居作为重点应用频繁出现在中央和地方政策当中。继2016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2017年初智能家居升级为六大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之一,政府层面推动智能家居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智能家居领域的标准体系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2016年11月由工信部和国家标准委员会共同制定的《智慧家庭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立符合我国智慧家庭产业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智能家居的最终形态是实现全屋产品的智能化,主要分为智能家电、家用安防、照明系统和连接控制设备四大类。智能家居行业投融资情况:投资逐渐回归理性,并且集中在早期在智能硬件领域中,智能家居的融资事件数量位居前列。2014年以来,互联网,家电企业等头部玩家动作不断,智能家居创业领域同样引起了资本的高度关注,创业企业正成为行业内重要的新生力量。从融资事件数量看,2016年融资事件达97起,2017年为87起,2018年上半年为21起,智能家居投资热度有所回落,资本逐渐回归理性。从融资阶段看,智能家居领域的融资事件有超过70%来自于天使轮和A轮,说明行业尚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根据CNNIC数据,截至2017年12月,智能硬件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占比达6.5%。综合考虑智能硬件市场与电子商务、网络金融和文化娱乐等领域相比起步较晚,虽然独角兽企业数量比重相比较小,但数量相对仍然可观。2018年上半年融资事件数量有所回落,仅21起,但其中有9家企业获得亿元以上融资,均是已经具有一定市场基础的领先企业。这9家企业分布专注于智能家居的不同垂直领域,如优点科技和云丁科技主要布局智能门锁、智能音箱、雷鸟科技和极米科技主要布局智能电视等;此外,也有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公司,如绿米联创。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文章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行业热点 2018/9/26

家居卖场跨入洗牌年:这边不停扩张,那面遗憾撤场

家居卖场跨入洗牌年:这边不停扩张,那面遗憾撤场

  不久前,居然之家在西安市场的又一个新卖场正式开业运营。近两年,在市场终端,一边是大型连锁卖场的不停扩张,一边是卖场招商遇阻遗憾撤场,建材家居行业正面临洗牌和调整,尤其随着互联网在建材家居领域的不断发展,家居建材卖场也被经销商唱衰,有经销商直言:卖场将不断减少,甚至逐渐被淘汰。  当前,卖场的营销力及渠道开拓力成为经销商决定是否入驻的重要条件。  卖场规模化扩张遇阻  2012年前后,建材家居卖场的扩张步伐进入快车道,各个卖场开始“攻城掠地”。比如从1999年的一个小型建材卖场做起来的连锁卖场品牌居然之家,在2012年的门店总数为50家,此后,居然之家的门店扩张步伐开始加速,2014年超过100家,2017年底超过200家。截至2018年6月,已经开业或签约的门店总计已超过400家。  除了连锁卖场,本土卖场品牌新建分店的数量也持续增加,西安大明宫建材家居城在四年内完成了东西南北中的市场布局,成为当地市场的首选卖场品牌,即便是强势的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大型连锁卖场也略显劣势。近几年,在房地产调控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全国建材家居卖场的销售额整体上是在不断下降的,尤其是2017年一年就下降了22.60%。蛋糕小了,就意味着吃蛋糕的人中必然会有人出局。  为了降低扩张成本,连锁卖场采用自营和加盟经营两种模式,自营即卖场自己负责经营和物业管理,加盟式则由加盟商代管经营,发展加盟店对卖场而言可以保证现金流,降低风险,很多连锁卖场发展到一定阶段都愿意采用加盟模式扩大规模,比如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富森美等。  然而,卖场的扩张对建材家居企业来说无疑增加了经营成本,经销商乐先生认为,现在的卖场都与品牌商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卖场新建分店,品牌商也要跟着一起进驻,增加了很多开店成本。  虽然在卖场分店的初始发展阶段会有一些诱人的优惠条件,但是,如果卖场后劲发展不足,新开门店对品牌商来说却是增加了一个成本负担。除此之外,随着建材家居品牌集中度的提高,品牌商新开专卖店的数量和速度也有所放缓。基于以上诸多因素,传统卖场扩张遇阻,很多卖场出现了招商不力或者空置率增高的情况。  卖场“傍大款”布局新零售智慧店  有数据显示,中国建材家居市场规模已达5万亿,2018年开始全国建材家居市场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此外,建材家居卖场企业推出智慧店、新零售店面的发展模式:  2018年初,居然之家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将卖场全面数字化,实现消费者选择装修材料的场景重构和体验升级。6.18期间,居然之家以北京世纪金源店为试点,与天猫共同打造智慧门店,双方在客户引流、数据共享、供应链嫁接等方面开展合作。  2018年6月,曲美家居也与电商巨头京东联手进军新零售,将曲美家居亚运村店重装为曲美·京东生活体验馆,据了解,开业之后的日均销售额较以前提升了53%。  除此以外,连锁卖场红星美凯龙在2017年就与人工智能企业科大讯飞跨界合作,在各大门店设置智能机器人,布局新零售。智能产品的作用在于通过人脸识别、语音交互等功能为消费者带来全方位的购物体验。  建材家居卖场与电商巨头的跨界融合促使卖场门店形成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对于卖场而言,在传统销售渠道及经营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电商企业的数据和技术支持,势必让传统的建材家居卖场与消费者距离更近,也将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购物体验和服务,有品牌商认为,这种新型门店形态将提高传统家居卖场的销售效率,通过精准的大数据分析为客户带来更精准的服务,同时也为新的商业模式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卖场多元化转型  作为建材家居产品的重要展示销售平台,卖场的营销力和渠道拓展力是品牌商户决定是否入驻的关键因素,卖场传统的租赁门店的经营模式也显得越来越被动,主动为商户带客流、找渠道成为大部分卖场的转型方式之一。  比如有的卖场通过与地产公司建立合作,促成商户与业主的成交,还有卖场则通过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为消费者带来付款方式的便利,刺激消费、带动销量。  事实上,除了营销渠道方面的转型,在业态方面,各大卖场也期望通过跨界的方式增加客流量,装修材料的建材家居产品关注度低、消费频次低,一些卖场则将生活品类与建材家居产品放在同一卖场,以消费频次高的产品吸引消费者,提高品牌在市场认知度。  然而,在类似的卖场中,效果并不理想,如湖南的万家丽家居建材城就是这样的模式,记者观察到,消费者在进行生活用品采购时并不会到建材区,反而显得建材门店有些冷清。  在80、90后群体成为消费主力军以及消费升级的市场环境下,部分卖场也积极思变,从渠道方面做出改变,通过互联网等手段拓宽渠道、提高获客率,比如卖场建立自己的电商销售平台,西安本土卖场大明宫建材家居就有自己的网上销售平台,用于展示和销售卖场内入驻品牌商的产品,为此,卖场还专门组织了相关培训。

#行业热点 2018/9/26

智能家居“入口论”沦为伪命题,全屋智能成为下一个爆点

智能家居“入口论”沦为伪命题,全屋智能成为下一个爆点

在2018年,随着小米以及小米生态链企业的上市,越来越多关心智能家居的人们谈论起了“生态”,也延伸出了多元化的智能家居生活场景。通过与智能音箱对话实现Wifi背景下的智能场景控制,包括打开/拉上窗帘、打开/关闭室内灯光、用语音的方式切换室内的灯光效果、打开/关闭空调等等;通过魔方控制器的翻转,实现自设场景下的智能场景切换,同样能实现开灯、关灯、切换灯光效果、打开以及拉上窗帘等操作…… 这些场景的变换虽然称不上非常具有颠覆性,仅仅只是简化的智能家居场景。但从市面上的一些智能家居产品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各家厂商已经将各种技术手段与表现形式融入到不同的智能家居生活场景中。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智能家居生活场景的丰富性与多变性,这种变化使得智能家居行业将迈向一个新的阶段——“全屋智能”。 智能家居的“入口论”沦为了伪命题 从2016年到2017年初,一些智能家居厂商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是“您认为智能家居的入口是什么”、“谁会成为智能家居行业的下一个爆品”等等,当时的答案有智能门锁、智能音箱、智能网关、智能路由器等等。 但是,这个话题在2018年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前段时间,有从业者告诉亿欧家居,智能家居的行业发展已经迈进了一个新时代,现在已经不需要“入口”了。原因在于,以往智能家居谈入口是因为过去的智能家居行业称不上有多智能,所以需要有一个或两三个“入口”帮助厂家把智能家居的概念引入到家居的生活场景当中。 但是,随着技术系统和企业底层架构的完善,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产品与机器学习结合起来,帮助产品本身自动化地完成产品迭代与升级,智能家居的切入点也不再仅仅限于几个常见的“爆品”产品。 从单品到爆品再到全屋智能,智能家居的行业发展跨越了两个时代 智能家居行业的进化在潜移默化的发展中逐步成型,尽管主打单品创新的企业在2018年也有一些获得投融资的案例,但市场需求却逐步偏向了智能家居的场景化发展。 2017年以前,市面上大多智能家居厂商都在围绕单品去做产品迭代和创新,但随着消费者、B端企业对智能化需求的提升,不同厂商开始尝试做不同的东西,来满足不同的用户对家、样板音展示的不同需求。 在此背景下,不同厂家在探索智能家居产品的过程中迈向了一条多元化发展之路。智能音箱、手机上的App、魔方、智能门锁等等都可以作为智能家居的吸引点,产品本身极具张力和想象力的特性帮助智能家居行业迈入新的时代。 可以说,在越来越多以往的“智能家居入口”以产品形式出现在用户家里时,智能家居行业已经完成了一次大的跨越——从1.0的“单品+设备”时代迈进了2.0的场景化时代。 在互联互通变成可能的背景下,全屋智能有望成为下一个引爆点 在行业现有环境之下,我们发现,不少企业正朝着互联互通的方向发展,比如前不久上市的小米,它通过开放性的loT平台,联结了从多创业型智能硬件生产商,得以孕育出构建整个智能家居生态体系的土壤。 与此同时,更多企业也开始将自身的云服务数据、各种接口等开放给平台的合作伙伴,这使得行业内实现互联互通的可能性逐步加大。甚至有从业者认为,产品的创新应用、系统的迭代升级加上行业环境的开放互联,使得厂家实现全屋智能要做的功课变得越来越简单。 最直观的一个例子是,苹果的Homekit体系在2017年还没有被完全打通,但2018年的现在已经实现开放互联了。 进入2018年以来,亿欧家居对于智能家居的行业发展感受最为明显的是,越来越多房地产商和装修企业的样板间、家居卖场、品牌家居企业的大店,都已经逐步加入了智慧家庭的元素。 值得注意的是,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力量来自于市场的需求,而不仅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正因如此,在全屋智能的机遇刚刚兴起之际,越来越多的智能化需求将会诞生,进场的厂家也将会逐步增多。有行业人士告诉亿欧,全屋智能在未来将成为一个崭新的行业,这个行业的天花板将在一段较长时间内都不会出现。那么,对于这样一个即将到来的“新蓝海”市场,智能家居厂商们,准备好了吗? (责任编辑:贾田田)

#行业热点 2018/9/25

家居企业开展“靶向”营销,场景化销售现新模式

家居企业开展“靶向”营销,场景化销售现新模式

家居品牌产品场景化展示正从按设计风格划分,逐渐演变为针对特定消费群体的“靶向”营销。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全友与热门IP《延禧攻略》结合,打造剧中人物主题客厅,宜家则继续深入场景化,按爱好、年龄层次设计展示间。宜家方面表示,以此呈现出来的展间更加接地气,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尝试。“IP+场景”,借《延禧》之力助推品牌白露凝结秋意来,乘着前段时间热播剧《延禧攻略》中的“大猪蹄子”之风,全友家居运用颜色、图案、材质等元素打造出主题客厅,展示了剧中不同“娘娘”的性格。全剧中,如同“开挂”般存活到最后的令妃,与她心细如发的性格息息相关。故而令妃的客厅以蓝色为基调、配上同系沙发,彰显其聪颖之力。并辅于粉紫和纯白而缀,使沉稳中流露出蕙质兰心之长。临末,点进一幅蜻蜓飞舞刺绣图呈在软枕处,寓意她古灵精怪之魅。和令妃的淡雅风致相反,高贵妃的客厅显得尤为赤色欲流。整个空间施以枣红为重彩,区之正红,暗指贵妃仅次为正宫的身份,而后选用白玉精石、石狮摆件,展现其飞扬跋扈的作风。大相径庭的是,却配上北欧风简约银白沙发,透露出高贵妃锋芒毕露的外层,潜藏下心口如一的性情。“爱好+场景”,释放个性的家居体验  除去《延禧攻略》以外,掉入《中国有嘻哈》“坑”的人也不在少数。记者日前来到宜家广州商场店,刚出电梯就被嘻哈范十足的卧室展示间吸引。暗黑色系占于大部分空间,柜子上放着诸多演出相框、嘻哈装饰等,在衣柜侧板处,还留有摆放乐器的位置。别具一格的是,床并未同平常贴墙放置,而是放在墙角处,与之形成中空三角。对此,宜家设计师解释:“这样摆放床的初衷,是为了展现嘻哈人不愿墨守常规的特质,家居是对个性的另一种体现。”众口难调,如今活跃在购物平台中的“90后”很多都是“收藏控”,宜家设计了名为“收藏家”的客厅展示间。看到墨绿墙面衬托出客厅四周的玻璃展示柜,柜子里放着许多玻璃器皿、老物什等,不用开门就可以欣赏到收藏,还有防尘功能。然而,客厅没有选用大型茶几,柔软的羊毛地毯上仅放着一个小圆几,设计师告诉记者:“平常来客人时,屋主可以有更多空间来展示他的收藏,地毯能保护物件拿放时防止磕碰。”“年龄+场景”,面对各段人生的不同家庭成员与嘻哈展示间相邻,是间针对有新生儿的三口之家卧室。面对新生儿的降临,新手妈妈常有手忙脚乱情形出现。走进卧室,在婴儿床尾部,有个三层手推车,放着尿布、毛巾等每天都要用的东西。婴儿床旁边就是父母床,在父母床的床尾配着长方形抽屉柜,拉开一看,里面装满了婴儿衣物、毛巾、尿布等用品,因为与手推车近在咫尺,抽屉柜充作是手推车的小型“补给站”。另一边位于角落中的洗手台,宝宝的洗澡盆可以完全收进侧方缝隙,下方还有张小方凳,妈妈在帮宝宝洗澡前,先拉近手推车、然后摆好凳子、再拿出洗澡盆、最后接完水就可以开始洗澡了。物品合理规划后,整套动作如同行云流水般自然。在展示厅内,怀孕5个多月的廖女士对记者说:“之前没有带宝宝的经验,在网上搜到要用到的东西,但不清楚具体该怎么摆放。看到这个展示间后,就有很直观的感受,知道东西该放在哪里,才会用着方便。”场景化销售新模式更接地气记者采访宜家家居广佛市场部公关冼嘉欣了解到,此次是宜家第一次把和真实家庭合作的展间带进商场。冼嘉欣对记者表示:“了解客户的实际需要后,呈现出来的展间更加接地气。未来宜家会尝试在展间加入更多技术,比如声音、投影、气味等,给展间注入灵魂。”按年龄设计展厅更合消费者画像对于家居品牌针对精准人群进行的场景化销售,科凡定制董事长林永涛认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样,最重要的是,如何使消费者在展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想象未来生活的模样。而在广东省装饰行业协会秘书长郭爽看来,按年龄来设计展厅的模式,更能符合消费者的画像。

#行业热点 2018/9/25

跨界联名风潮从时尚界蔓延到家居界,电商成为突破口

跨界联名风潮从时尚界蔓延到家居界,电商成为突破口

据知名市场研究公司的一项统计分析表明,目前全球高端家具及家居用品市场规模达到了6490亿美元,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增长最快的销售渠道。与此同时,如火如荼的家居装饰市场除了吸引了奢侈品牌涉足外,有许多平价品牌也乘势而上。继包袋、鞋履和服装之后,奢华风潮已经刮到了家居装饰领域,这些产品往往是由时尚界最知名设计师所设计的家具和配饰产品。知名市场研究公司Euromonitor 欧睿国际的一项统计分析表明,目前全球高端家具及家居用品市场规模达到了6490亿美元,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增长最快的销售渠道。以奢侈品电商Matchesfashion.com为例,平台上7月份的广告大片中充斥着Pendleton 彭德顿(美国西部俄勒冈州下辖的一个郡)风格的印花、抓人眼球的色彩和结构鲜明的面料,但模特们并没有穿上当季的必备“潮货”服饰,而是身披毯子以枕头为道具为一家全新上线的经销商进行宣传。Euromonitor数据显示,尽管整体而言增速不是特别快,但是2017年至2022年期间奢华家居装饰及家具市场的销售额的年均将实现2.3%的稳定增长。家居装饰已新奢华风潮最为典型的象征,因为越来越多的派对、鸡尾酒会、会议、宴会、娱乐和社交活动已经从酒吧、夜总会和餐厅转移到了家中。今年夏天,Gucci和Loewe等品牌争相推出了椅子、陶瓷等家具家居产品,而Fendi、Ralph Lauren、Versace和Giorgio Armani更是早已在家居装饰领域享有盛誉。如火如荼的家居装饰市场除了吸引了奢侈品牌涉足外,有许多平价品牌也乘势而上。越来越多诸如Moda Operandi的奢侈品电商平台正在调整业务结构并增加“家居装饰”的分类。而美国连锁高端百货商店Neiman Marcus的门户网站MyTheresa则在春季时上线了家居系列,其中Gucci 蜡烛的售价高达495美元,而枕头的价格则高达1000美元。来自意大利的奢侈品家居电商平台ArteMest聚集了全球最高水平手工艺家居装饰品的聚集地(产品均价达1600欧元/件),平台近两年先后获得了12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和500万美元的A 轮融资。与此同时,快时尚和连锁零售巨头也没有忽视家居消费升级带来的新的增长点:Zara在2003年就推出了Zara Home家居产品线,旨在以较低的价格帮助消费者实现打造“美好家居”的梦想。而H&M旗下的H&M Home则是从2009年开始发力,目前已经在全球335家H&M门店有售。在美国连锁折扣大卖场Target塔吉特和电商平台Amazon亚马逊分别斥巨资进军家装设计领域后,今年年初,全球最大的连锁零售商Walmart沃尔玛也在线上渠道推出了专门的家居家具产品分类。跨界联名的风潮正从时尚界蔓延到家居界:知名瑞典家居品牌IKEA 宜家最近与Louis Vuitton春季男装系列的艺术总监Virgil Abloh推出了联名系列,而来自法国的家居品牌Habitat则将与英国时尚女装品牌Shrimps联合推出新一季的产品。

#行业热点 2018/9/21

故宫家具馆今起正式开放

故宫家具馆今起正式开放

记者上午从故宫博物院获悉,曾一度作为库房使用的故宫南大库和南薰殿经过三年的建设和改造,今天终于作为家具馆亮相,数百件宫廷古家具首次“仓储式展陈”在观众面前。此外,为给带婴幼儿参观的观众提供一个洁净、舒适、安全的哺乳、护理与休息场所,今天上午,故宫博物院在隆宗门首次开设母婴护理室。数百件明清宫廷家具亮相故宫家具馆是继陶瓷馆、书画馆等专馆之后,开设的又一大专题展馆。此次开放的家具馆一期展厅位于紫禁城西南角的南大库区域,馆内“南大库清代宫廷家具展览”共展出清代家具300余件。根据展览规划,家具馆共分三期展厅。此次开放的南大库区域一期展厅,除进行仓储式展示300余件清代家具外,还有30余件精品家具,以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家具为主,按照庭院、书房、琴房等主题进行场景设计,结合多媒体技术和灯光,形成不同的文化空间,供观众近距离欣赏。比如根据院藏《清人画弘历是一是二图》内乾隆皇帝所处的室内空间进行“原景重现”,根据其中陈设还原画中场景,让观众感受到宫廷家具的独特样貌与室内布局,并与书画结合,获得更加深刻的文化体验。故宫博物院现存明清家具6200余件,数量为世界之冠。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故宫家具文物中不少收藏在地面库房中,空间拥挤,保存条件欠佳。而且由于院内很多殿宇均进行原状陈列展示,展出家具形式和内容比较固定,因此大量不在展线上的明清家具难见天日,而“仓储式”展陈正是缓解库存压力、给库存文物更多亮相机会的有效手段。根据展览规划,家具馆共分三期展厅。其中一、二期位于南大库区域,三期位于南薰殿区域,将汇集2000多件明清家具,既是库房又是展馆。家具馆二期将全部为仓储式展示,三期则主要展示明代家具。未来可能以轮换展示形式,让更多家具珍品与观众见面。在全部布展完成后,三期展厅将实现连通,并与武英殿和宝蕴楼共同形成新的展示区。故宫首次开设母婴护理室今天上午开放的母婴护理室,位于故宫中路乾清门广场西侧的隆宗门内,军机处南侧。故宫博物院在做好古建筑维修保护的前提下,设置了一处集哺乳、休息、文化创意体验于一体的母婴护理和休息场所。护理室中设施十分齐全,设有3个独立哺乳室、母婴卫生间及一系列护理设施,包括专业带安全扣的婴幼儿护理台、45℃恒温温奶器、冷热水洗手池、婴幼儿湿巾、婴幼儿座椅等,所有材料均采用质优产品,让家长与孩子可以放心使用。护理室东侧,开设了一个25平方米的小型文创店,精选了一些适合婴幼儿的故宫特色文化创意产品,比如毛绒玩具等,也会根据研发进展不断更新。护理室南侧约55平方米左右的小院落里,则设置了儿童滑梯、桌椅等设施,可供小朋友们玩耍、休憩。在护理室的装饰装修方面,特别以“祥瑞降临”为主题针对儿童设计研发了一系列吉祥瑞兽的卡通形象,包括狮子、行什、大象、甪端、麒麟、獬豸、仙鹤、龙龟、天马。这些形象均源自紫禁城中常见的文物陈设。故宫母婴护理室免费向观众开放,需要时还会有女性工作人员在现场给予帮助。七项展览国庆期间亮相太原记者上午还从故宫了解到,“紫禁风华——2018太原·故宫文物展”将于10月1日在太原博物馆开幕,包括《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日丽紫禁——明清官式建筑展》、《凝华焕彩——故宫博物院藏宫廷珐琅器精品展》、《御瓷撷英——明代御窑瓷器展》、《笔走龙蛇——傅山及明末清初名家行草书特展》、《紫禁藏影——故宫博物院藏老照片展》、《数字故宫·万象紫禁》7项专题大展,共展出故宫博物院藏文物1000余件。其中《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主要展示清代宫廷寿庆的礼仪形式、筵宴情况,展品包括玉石仙台、乾隆碧玉交龙钮“古稀天子之宝”和青田石“元音寿牒”组印等,旨在弘扬尊老敬贤之意,倡导孝悌之风;《凝华焕彩——故宫博物院藏宫廷珐琅器精品展》,主要展示宫廷典章、陈设、生活、宗教等内容,展品包括乾隆款掐丝珐琅海水龙纹笔架、掐丝珐琅海水龙纹暖砚等,展现宫廷珐琅器的整体面貌和帝王的审美意趣;《御瓷撷英——明代御窑瓷器展》,主要展示明代洪武至万历朝代表性御瓷精品,展品包括青花海水白龙纹天球瓶、斗彩云龙纹“天”字盖罐、娇黄釉兽耳罐等,让观众近距离欣赏御窑瓷器的烧造品种和艺术成就。

#行业热点 2018/9/21

8月全国规模以上家居卖场销售超800亿 市场旺季将至

8月全国规模以上家居卖场销售超800亿 市场旺季将至

  家居建材企业快速适应市场环境变化,以创新态度提升产品、服务、管理等质量,唯有不断修炼内功,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才能在风雨过后见彩虹。  近日,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共同发布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数据显示,8月8月份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为95.99,环比上涨3.28%,同比上涨1.85%。  该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8月销售额为800.8亿元,环比上涨3.52%,同比上涨3.59%;1-8月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累计销售额为6013.0亿元,同比上涨7.18%。  中国建材流通协会行业研究部解读称,BHI经过连续两个月走跌后,在8月淡季出现小幅反弹,全国建材家居市场表现整体平稳。  8月BHI上涨,建材家居市场空间增大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8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24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增速比1-7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89396亿元,增长14.5%,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8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101.98,比7月份提高0.10点。  根据数据,8月份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为95.99,环比上涨3.28%,同比上涨1.85%。  “虽然新房的装修需求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影响下有所压制,但今年以来,随着‘租售并举’的房地产长效机制逐步推进,存量住房正被逐步盘活,存量房产再装修的比例正逐步增大,为全国建材家居市场带来更多发展空间。”中国建材流通协会行业研究部解读称。  “经理人信心指数”涨幅居前,金九银十旺季来临预期向好  从BHI各分指数来看,“经理人信心指数”涨幅居前,环比上涨16.41%,成为拉动8月BHI反超的主要原因。  “自2012年起,8月BHI环比均出现反超现象,至今无一例外,说明促销的常态化早已将8月淡季演变为旺季的‘先锋月’,当前市场仍对‘金九银十’旺季来临预期向好。”中国建材流通协会行业研究部分析认为。  据国家统计局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3%,环比上升0.1%。分析认为,制造业总体保持平稳扩张态势,表明经济短期下行压力有所缓解,但内外需走势仍不容乐观。  中国建材流通协会行业研究部建议,建材家居企业快速适应市场环境变化,以创新态度提升产品、服务、管理等质量,唯有不断修炼内功,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才能在风雨过后见彩虹。

#行业热点 2018/9/21

智能家居产品正在由弱智能化向智能化发展

智能家居产品正在由弱智能化向智能化发展

日前,vivo在北京新品发布会上正式推出了IoT产品“Jovi物联”应用,给7月成立的IoT开放生态联盟提供智能家居产品服务入口,消费者可以使用“Jovi物联”来控制多款智能家居设备。近年来,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系统逐渐智能化和联网化。智能家居物联网的核心终端是智能手机,智能手机APP通过远程控制设备,方便快捷,凭借着智能家居产品场景清晰、功能单一,iRobot、科沃斯引领扫地机器人率先发展起来,市场持续增长,后续飞利浦、普桑尼克、海尔、小米等巨头不断加入战场,随后,紧接小米的步伐,华为、vivo、联想等“大佬”近期纷纷试水智能家居行业,开启群雄逐鹿局面。智能家居机器人作为未来家庭IOT的核心终端,也将成为互联网及家电巨头必争的流量入口。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带领下,智能家居热度不减,行业蓬勃兴起,互联网巨头及新兴创业公司从硬件、技术、系统解决方案等不同角度进行布局,智能家居系统初显。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完善,智能家居产品种类日益增多,预计2017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超1400亿元,达1428亿元,增长率为25.3%,虽增长有所放缓,但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总的来说,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智能家居产品正在由弱智能化向智能化发展。更智能化的技术应用、更复杂的用户结构和更广泛的用户覆盖等因素必将促使智能家居产品趋于简单实用。

#行业热点 2018/9/20

前装市场崛起 智能家居后装市场潜能开始凸现

前装市场崛起 智能家居后装市场潜能开始凸现

智能照明遍布家居、商用、工业等领域,但与普通消费者最为接近的家居市场一直以来都是从业人士最为关注的一个领域。随着智能技术不断进步,各种创新功能不断推出,以及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对智能家居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2018年智能家居市场将达到1.5亿台最新出炉的《IDC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出货量为2989万台,同比增长26.3%,预计2018年智能家居市场将达到1.5亿台,同比增长35.7%。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安全和控制”与“能源或照明”(分别占比55%和53%)是智能家居应用的首选,智能家居市场的主要增长来源为家庭安防监控、智能照明和智能音箱。其中,增长速度最快之一的智能音箱在2018年第一季度同比增幅接近210%,总体出货量逾900万台。智能照明作为智能家居中至为重要的一部分,近几年来,我们也看到很多照明公司与智能家居企业、物联网企业达成合作。近日,昕诺飞(原飞利浦照明)与UIOT智能家居签订战略合作,飞利浦『秀』个性化智能照明系统将搭载UIOT智能家居成熟的线下销售网络,入驻UIOT全国20家直营店(均位于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和月星卖场等大型高端建材卖场)及170家高端加盟店,为消费者提供触手可及的智慧生活体验渠道。前装市场崛起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潜力吸引众多资本加入,包括传统硬件企业、互联网企业、房地产家装企业纷纷抢滩智能家居市场。部分智能家居厂商已经开始与房地产、家装公司合作,将其产品打包进整体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一方面借助线下渠道的力量更快地触达消费者,一方面将目标用户拓展至消费能力更强、年龄层次更广的群体中。万科、阳光100置业集团、中粮、旭辉、金茂、蓝光等国内重要的地产商都在积极拥抱智能家居。地产商拥抱智能家居和智慧社区转型除了有精装房交付的大趋势推动,另外,国家政策正在倡导企业科技转型,尤其是像地产商这样关乎经济命脉的企业,因此政策的支持也让地产商有更高的积极性。目前而言,智能家居的刚需场景在于受控设备多、控制方式复杂的环境,比如大型楼盘、长租公寓等。智能家居后装市场潜能开始凸现从2017年开始,智能家居后装市场潜能开始凸现,这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因素:1、80、90后成为主力消费群体,他们更愿意尝试购买智能家居产品,以提升生活品质;2、智能音箱的热销,带动了智能锁、智能插座、智能台灯等智能单品的迅速走红,而这些单品更容易直接通过C端形成规模化效应;3、新零售模式的兴起,智能家居类产品的特点非常适用于O2O的新零售模式,无论智能家居单品还是全套软硬件,都需要线下体验作为辅助;4、AI语音控制的横空出世,革新了智能家居人机交互的方式,使得通过简单的语音装置即可实现对家庭设备的控制,比如调整空调温度、自动拉上窗帘,关掉房间灯光等,这是完全可以通过后装市场简单安装完成的。为了迎接智能家居、智能照明市场的爆发,各大照明企业都在加紧对于智能照明产品的研发力度。此前,传统家居巨头——宜家家居也推出过智能音箱和智能照明等一系列智能设备。近日,据瑞士媒体 Teknikveckan 的报道,或将在10月推出一款智能家居产品,TRÅDFRI智能插座。广明源致力于把现今科技与智能融入到光的应用中,专注于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舒适、高效、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于2017年12月与天猫旗下的天猫精灵音箱达成战略合作,整合双方在中文语音控制和智能家居硬件领域的技术优势,发挥灯丝灯在光源产品中的突出之处,用语音控制,为中国消费者打造更为高品质的智能家居照明。不可否认,智能照明对于提高生活品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有着重要作用。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智能家居照明的应用会愈加普遍,并将会成为照明产业发展的新风口。

#行业热点 2018/9/20

亚马逊瞄准家居和车载市场,1.5万亿物联网硬件市场潜力巨大

亚马逊瞄准家居和车载市场,1.5万亿物联网硬件市场潜力巨大

物联网市场是一个比智能手机市场还要大规模的市场。据CNBC报道,亚马逊计划在今年推出至少8款新的智能硬件,这批新推出的硬件包括微波炉、信号放大器/接收器、低音音箱和车载设备,这些设备都可以通过语音助手Alexa实现控制。此前,亚马逊基本只是专注于Alexa、智能音箱,而推出这批新的硬件将意味着亚马逊正式进军家电、车载设备市场。根据艾瑞咨询在2017年底的统计,2015-2017年间,全球物联网硬件的销售额从3063亿美元增加到了4859亿美元,已经超过了智能手机的市场规模。而预计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跃升到15502亿元。2017-2022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6%。现在在物联网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公司是小米。小米通过投资和管理建立了超过210家公司组成的生态系统,其中超过90家公司专注于研发智能硬件和生活消费产品,遍布手环、手表、空气净化器、移动电源、滑板车、耳机、扫地机器人等等,种类多、价格便宜、可以使用米家app统一控制。根据小米招股书的披露,小米售出的智能设备已经超过1亿台,市场份额达到了1.9%、领先于亚马逊、苹果、Google、三星。亚马逊此前的发展策略是以Alexa、智能音箱为主,Alexa内置于亚马逊智能音箱、众多合作厂家的电器产品。虽然Alexa、Echo还在语音助手的市场上占有优势地位,但对手越来越多,Google有Google Home、苹果有Home Pod、三星也有自己的音箱,而且亚马逊的优势越来越小。尽管没有确切的官方数据,但Google Home一直在追赶,在今年二季度出货量达到540万部,超过了亚马逊的410万部。而在智能音箱发展迅猛的中国市场,亚马逊、Google都算不上有力的参与者。显然,只凭借音箱、合作方,扩张速度是不够的,硬件本身就是渠道。2017年以来,亚马逊不断加快智能家居业务的布局。先是在美国7个城市推出家居装修服务,然后以10亿美元收购了造智能门铃和家居安全系统制造商Ring,为了更方便快递上门。还与智能住宅开发商Lennar达成合作,在新建住宅中安装Echo音箱。总的来说,物联网是一个天花板很高的新市场,亚马逊正在加快布局智能家居。亚马逊、Google等虽然有技术优势,但语音助手在跨市场扩张度过程中不太顺利;小米依靠独特的设计和供应链管理,在手环、灯、移动电源等小产品上占了更多市场份额。而在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不断向家电、家居市场发展的同时,传统的家电公司也在加快转型研发智能产品,例如美的、格力、海尔等公司都有自己的智能家电。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谁将成为这个新市场的霸主,还难以定论。(文章来源/好奇心日报,作者/姚书恒)

#行业热点 2018/9/20

家具业:从狂飙到刹车的2018

家具业:从狂飙到刹车的2018

  在今年,家具行业的发展与往年大不相同,从志邦、喜临门、顾家家居这三家公司的发展对比来看,2018年确实是从狂飙到刹车的一年。  2017年顾家家居董事长在台上:“我们还有很多金融工具没有用,股权质押之类的。我们另一条外延式并购的路还没有走呢!”  2018年顾家家居董事长说:“并购,除非特别好的标的,暂时不考虑了。”进入2018年来的顾家家居质押了20%的股权,顾江生董事长后悔了么?  半年前的喜临门董秘在台上说:我们认为,为了追求长期的竞争力,做一些长期投资是必要的。而如今,喜临门的总裁助理说:“明年我们是不是要继续投国家品牌计划,我们要考虑,多考虑短期的利润。”是啊,1亿元的广告费,太重了。  志邦家居,不得不承认在未来几年,持续保持30%的增长,是竭泽而渔。公司的孙总依旧用那谦虚的语气说道:“幸好我们没有在前几年投厂房、投供应链。”尚有余力做理财的企业,才能在未来几年熬过寒冬。  从狂飙到刹车的顾家  2016年10月14日,在上市敲钟的那一刻,顾江生想起的是自己被父亲火速召回公司的2000年,还是力拓展内销的2008年,还是引入职业经理人业绩下滑1亿的2012年?如今坐稳国内软体家具第一把交椅,四顾无敌手,不知是何等辉煌。上市后的顾家家居四处出击,入股恒大、跟着马云一起入股居然之家···一时间风光无限。在大熊市的关头,屡创新高。  2018年8月16日,顾家家居一年一度的盛典“全民顾家日”,顾家却遭遇了上市以来的第一个跌停。市场一片风声鹤唳,怎么了?每个人都在疑问。或许和激进的并购有关。  2018年以来,顾家鲸吞般吃掉了班尔奇、优先、奔驰、NickScali、纳图兹等各界翘楚。仿若要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家具业的航空母舰一般。  然而,收购的代价也是不菲的。  顾家家居并购使用的是外币贷款,并购Natuzzi申请了3900万欧元贷款,而并购罗尔福奔驰的也是境外欧元贷款,加起来8000万欧元的贷款,而人民币兑欧元今年以来贬值了17%,这里大概就是1亿元左右的汇兑损失。  损失是一回事,顾家家居体系内的冲突才是让人疑惑的。顾家家居拥有最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李东来的经营权和顾氏家族的所有权,经过多年的融合处于平衡状态了。可是,并购是顾氏家族的意志,不是职业经理人所愿。并购,打破了平衡。  并购的企业被强行注入上市公司,而上市公司并无心、无力去管理并购后的企业,这无疑是将16亿资产放在一个几乎真空的监管状态下,这恐怕是市场最为担心的事情。  幸运的是,顾家已经意识到问题,吃太多了,应该消化消化。停下来,有时候反而是快。  喜临门:两个风口和一个十字路口  喜临门追过两次风口,这让他们很后悔。现在还面临着一个主业的十字路口。  2012年踌躇满志的陈阿裕,带着喜临门成为了中国家具第一股。上市后的喜临门恰逢中国地产史上难得的萧条。喜临门决定缓一缓,继续老老实实做宜家的代工,赚一份安心的钱。  到了2015年,床垫行业的后起之秀、慕思等体量已经远远超越了喜临门。喜临门对两个广东“包装大王”的崛起感到无比震惊。而国内自主品牌业务缓慢的发展,也让喜临门日趋感到压力,代工的优势在未来五年内将消失殆尽。怎么办?  恰逢2015年的牛市,喜临门看到炒上天的影视业务,灵机一动,要不收购个影视公司?于是,花了7.2亿元,买了一个叫晟喜华视的影视公司。在短暂的疯狂后,一切归于沉寂。影视业务,不温不火,甚至一度危及企业的现金流。  时至今日,晟喜华视的应收款达到5.7个亿,其中相当一部分只能用法律途径讨回了。这是喜临门万万没想到的。这是喜临门追的第一个风口。  2017年,央视推出了国家品牌计划。喜临门上下面临着上市以来最大的一次争议。这1亿元的广告费用,是花还是不花?花了之后的效果又是如何?  过往的保守,导致被弯道超车。充沛的现金流,1亿元也不见得是天文数字。专注主业,这个噱头让人心驰神往。最终,董事长同意:投!于是,喜临门在2018年多了1亿元的广告支出。  可是,传统媒体的效果正在逐渐被弱化,当寒冬来临的时候,顶着“国家品牌”的喜临门并没有感受到更多的温暖。  萧条对每个企业都是无情的。于是终于有总裁助理说的这句话“明年我们是不是要继续投国家品牌计划,我们要考虑,多考虑短期的利润。”这是喜临门追的第二个风口。外人不能说这次风口是错的,但是喜临门的战略开始调整,当喜临门反思“国家品牌”四个字的时候,是否意味着喜临门也在逐渐调整自己的策略呢?  风口追了就算了,喜临门正面临着主业十字路口,更难抉择。到底要不要持续跟着红星、美凯龙走下去?要不要与恒大继续合作下去?  渠道的变迁,是家居业面临的问题。线上与线下、卖场和非卖场的争夺在悄然发生。曲美开始做大店、顾家开始尝试多品类布局,尚品开始布局“C店”、索菲亚进入商圈。而喜临门依旧坚持着与红星、居然的深度捆绑,没有更多探索。  与恒大的合作,则充满着争议。目前,家具业分为两派,有人持续跟着恒大的策略走。有人决定停止合作。毕竟,恒大的付款条件太苛刻了:一年后开3-6个月商票。这得占用多少资金呀!虽然恒大会为此付利息,但是,有人嗅到了不对的声音。有人继续跟着恒大前进。而喜临门则是后者。  家具业和地产,就像火烧连营的战船,有人选择深度捆绑,有人选择适当脱离。到底,谁是对的呢?也不得而知。这是喜临门主业面临的一个十字口。  志邦家居:保守?识时务?  志邦,原本叫志邦厨柜的,现在大张旗鼓改为“家居”立志要做大家居,不过,那是未来的事,现在还很早。  志邦过去是高速增长的,可是现在他想让自己“慢”一些。原本30%以上的增速是不可持续的,这等于是用百米赛跑的速度冲刺马拉松,是要出人命的。花点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内部效益,把这些钱补贴给经销商,是不是好一点?  志邦是制造业,可是他想让自己变得更“轻”一些,他不想扩张产能、不想并购并购供应链。这和其他家具公司很不一样。他也不投硬广告,倒是对新媒体这些比较热衷。  前段时间,他还做了一些理财····这和各大公司股权质押、申请贷款、发债,又是截然相反。  他主动停掉了和大客户的合作,因为账期太长了,这样受不了。看着其他企业前仆后继,自己转头去做别人看不上眼的小的整装公司。  这和喜临门和顾家,完全不一样。可是,问题是,2012年的喜临门就是这样的,当时的喜临门决定停一停,缓一缓,让自己的的心不要太激动。“赚自己看得懂的钱!”  可是,喜临门没有预料到2015年后的地产牛市,即使意识到了,门店也是不会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志邦现在是保守还是识时务,完全取决于未来的地产是好是坏。  志邦的未来完全取决于地产的未来,如果地产突然之间再上升,志邦一定会后悔今天的决定保守了。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些时候说自己“历史欠账、补短板”。如果地产未来继续这样寒冷,志邦一定会为自己现在的战略收缩拍手鼓掌。  这就是中国家具的上半年,时间去过去了三分之二,从高昂激动到现在的冷若冰霜,不过八个月的时间。下滑的人流量,恶化的现金流,这都是值得每个关注的人深思熟虑的。

#行业热点 2018/9/20

房地产全链开启促销模式,家居业“金九银十”迎来旺季

房地产全链开启促销模式,家居业“金九银十”迎来旺季

  在调控趋严的背景下,虽然今年的“金九银十”势头难再,在这个传统的房地产销售旺季,无论新房二手房,还是房地产链条上的家居、建材、水泥石沙等上下游行业,均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活动。  记者调查发现,以上海等典型城市为例,不少楼盘售楼处虽然人气不错,却更多是驻足观望者;除部分较高性价比的热盘外,多数楼盘都无法做到高摇号率。  同时,二手房市场依然处在“一二手价差”的回调周期,购房者多持观望状态。而房地产下游的家居建材行业,如红星美凯龙、富森美家居等企业,也开启了新一轮营销季。  旺季冲剌业绩,房企纷打促销牌  “整体来说,开发商对于今年整体后市不乐观,虽然销量不错,但品牌房企要完成今年业绩目标还是有一定压力的。”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分析认为。  张波告诉记者,目前来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房价不会涨,对于开发商来说,要保证的是流量第一。如果顶着原先价格卖会遭遇两种境遇,首先可能会遭遇政府限价,其次到了年底整个市场出现量价齐跌,届时出货就更难。因此,凡是从降价角度快回笼资金的做法都是正确的。  值得注意的是,楼市营销行为开始增多。进入9月,也迎来了楼市的传统销售旺季,虽然今年的“金九银十”势头难再,但大多数房企仍欲抓住时机冲刺年度目标。如上海、广州、杭州等一二线城市,不少楼盘项目推出降价或变相促销活动,以吸引购房者。  前不久,上海宝山的招商雍和府项目对外营销宣传显示:9月买房可获得宝马品牌汽车一辆,也可折现提取。中国恒大集团则在全国范围内开启了“全员营销卖房”活动。  克而瑞分析认为,出现这类情况,主要因为各城市的限价政策持续发酵,压缩了企业的项目利润空间,而多数房企去化压力仍然很大,所以需要通过适当的让利优惠来提升业绩。  “如果3.5万元/平方米能走20%货值的话,那么降价到3万元/平方米就能走80%的货值。”张波对记者表示,现如今相对利润来说,完成业绩和回流货款是企业生存的更大要素。因为开发商资金层面回笼压力比较大,如果不去搞些让利促销等营销手段,对去化速度和下半年业绩都可能带来一定影响。  “尤其是在如今的行情下,大家一致认为下半年房价不会大涨,在此背景下,市场已经开始从卖方市场往买方市场转变。”张波表示。  影响链条行业,家居亦迎营销季  在调控趋严之下,不少热点城市“一二手价倒挂”现象普遍,加之新房市场让利促销现象开始增多,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二手房市场。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国二手房成交量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滑,绝对值也并不高。  受此影响,无论是房地产行业上游的建材还是下游的家装,都一定程度受到影响,头部企业纷纷开打营销牌。从红星美凯龙、宜家、富森美家居这样的大型卖场企业,到齐家、尚品宅配这样的一站式平台,再到地砖、橱柜、门窗、卫浴等各类材料品牌,都纷纷推出各类积分、抵扣、折扣、优惠等营销活动。  在第42届中国家博会上,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助理总裁、互联网集团CMO何兴华向记者直言:“中国家居行业正面临营销的困境。”  何兴华认为,现在行业的存量正在加速离散,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流量红利已经结束,如何实现精准营销和智慧营销,如何有效解决数字化升级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甚至生存的重要问题。在“买方市场”之下,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专业建议需求和决策帮助需求等都更加繁多和挑剔。  记者查阅相关数据发现,建材家居行业每年3月和9~10月都是消费者采购的传统旺季,尤其是“金九银十”普遍会出现年度峰值。2016年~2017年的BHI(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都出现明显提升,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销售额明年增加。  中国建材流通协会专业人士就指出,9月~10月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品牌往往会开启“营销季”,各类优惠折扣频出吸引消费者,以期冲刺年度业绩。

#行业热点 2018/9/19

手机厂商混战手机厂商混战智能家居,小米、华为谁将拔得头筹?

手机厂商混战手机厂商混战智能家居,小米、华为谁将拔得头筹?

8月28日,华为终端在深圳举办智选新品发布会,推出了华为智选品牌首批智能照明系列产品,同时揭牌“方舟实验室”,并立下三年千亿规模的小目标。有自媒体称“华为抄袭小米”“华为和小米一决高下”。笔者认为下此结论,为时尚早。早在2015年华为就向外界传达了布局智能家居的信号,时隔近三年,华为终于陆续发布智能家居产品。虽然小米有“先入为主”的优势,但两者的模式是不一样的,华为更像是IOT中的安卓,小米像是IOT中的苹果的IOS。近年来,各大手机厂商的竞争逐渐蔓延到智能家居。为什么手机厂商都纷纷布局智能家居?手机厂商会比其他平台做智能家居更有优势么?智能家居是拿下物联网船票的必争之地自谷歌2014年收购恒温器公司Nest后,智能家居迎来爆发,有无数企业前赴后继加紧布局,跑马圈地,火爆程度可谓空前绝后,覆盖面广。据不完全统计,智能家居市场上活跃的几股势力大概如下:以联想、英特尔为代表的PC厂商;以华为、小米、三星、苹果等为代表的手机厂商;以海信、格力、海尔、美的等为代表的传统电器厂商;以京东、苏宁等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以恒大为代表的房地产开发商;除了以上,各个行业的巨头入场智能家居,还有一些主推智能家居概念的创业公司也迎来一波集中喷发,大受风投资金热捧。其智能产品种类也是日益增多、丰富多样。据国外调查机构StrategyAnalytics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最畅销的六大智能家居产品分别是智能音箱、智能灯泡、智能烟雾探测器、智能门锁、智能网关、控制中心和安全摄像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报告》数据显示,预计到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规模将达到1800亿元,到2020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3576亿元。分析师预测,2021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5000多亿元。如此大的盘子,不是一个企业能吃下的。在智能家居这个领域里,需要多方的力量去投入研发及探索,所以这也造就了智能家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从上面布局智能家居领域的企业来看,手机厂商无疑是最声势浩大的。麦肯锡曾表示:未来十年内智能家居将取代手机,成为新终端。随着智能手机红利的消失,国内销量最高的手机品牌制造商纷纷将智能家居作为第二战场。比如:小米从2014年开始构建了一套自研、自产、自销的完整体系,华为紧随其后构建智能家居平台Hilink。而今年7月OPPO、vivo与TCL等众多知名厂商在深圳举办签字仪式,宣布共同成立IoT开放生态联盟。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万物互联”的概念,将首先在智能家居领域爆发。智能家居属于消费级物联网,是物联网众多应用的一种,与普罗大众的生活最贴近。国内拥有庞大的人口红利,是各个行业发展智能家居的动力。智能家居可以先将家庭所用的产品接入到网络世界,打破产品的孤立性,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控,从而提高用户的便利和幸福感。先将千万家庭融入到IOT大生态中,可以为发展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地球打基础。三大痼疾,致智能家居“带着镣铐跳舞”随着智能家居单品在市场上的全面开花,智能家居已经不是高端人士的特产,不高昂的价格和方便的体验,让越来越多的新中产、新青年开始使用智能家居,享受智能生活的便利。但是随着不同品质的产品涌入市场,繁荣的智能家居背后,隐含了大量的问题,困扰着行业的长远发展。各自为战,标准不一虽然以各大巨头为核心形成了几大平台或联盟,但行业仍然没有领头军。大家都是竞争对手,因而不大可能互相兼容和接入,所以整个行业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框架和标准,每个平台的设备自成一派,各种产品难以互通互联,产品零件无法互换,这也为智能家居行业的售后服务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同时对用户来说,体验极差。比如不同品牌的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入口app,用以管理和控制智能家居设备。当用户购买不同品牌产品时,要安装多个家居类APP。信息泄露,安全风险市面上存在着大量参差不齐的产品,而大众对产品的安全性意识又不足,这埋下了巨大财产及生命安全隐患。据报道,智能家居的破解难度低、用户使用率高、隐私信息集中,因此,“黑入”智能家居、盗卖个人隐私的行为已经渐成“产业”。一旦智能家居设备出现漏洞没有及时察觉、修复,就可能会造成信息被盗取、财产丢失、设备被操控,甚至生活被监控。一旦智能家居被非法侵入,后果不堪设想。夸大功能,体验性差市面不乏巨头制造的产品,但也有一些小作坊制造的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除此之外,很多产品形式大于内容,与用户需求不匹配,弄一些联网和高大上浮夸的操作界面,就称之为“智能家居”。利用营销手段,夸大功能,使得成本居高,导致价格虚高,市场接受低。高效、便捷、节能的实用性产品才是用户最想要的智能家居。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已经走过了概念普及阶段,但是消费者对智能家居认知普及度正逐渐提高,现行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智能家居整个行业也会如智能手机行业一般,必然有一个洗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暴露很多问题,无技术基因、技术不过硬、靠营销炒作的企业必将率先出局。同时也会沉淀优质的企业,带领整个行业良性健康发展。决胜智能家居四大因素:用户、产品、技术、渠道 目前智慧家庭市场方兴未艾,集中度尚低,缺乏领军企业。据品牌咨询机构的数字显示,在智慧家庭市场,即使是提示度最高的品牌,提示率也不到5%,存在大量的认知空白。所以无论对巨头还是“后起之秀”,起点都是一样的。现阶段是大家“试错”阶段,寻找着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基于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其在智能家居中所发挥的控制中心的角色,手机厂商进军智能家居行业有着明显的入口优势。但以小米、华为、及OPPO/VIVO为代表的手机厂商在智能领域的玩法各不同。小米是平台生态玩法,通过股权投资生产商,打造小米生态链。提供底层的核心标准和技术,只对小米生态链的产品开放,对生态链外部企业的智能设备封闭。华为同样也是平台生态玩法,但是是与各大品牌合作。华为提供一套综合的解决方案,包括标准、开源硬件、嵌入式OS等,但厂家依然可以保留自己标准。OPPO/VIVO是联盟玩法,不以任何厂商为中心,与家电企业共同制定接口、协议,确保各家之间的产品能互联互通,共同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各家玩法大不相同,但是能否决胜智能家居领域,需要具备以下因素。一是在用户方面,在众多布局智能家居领域的企业中,其中以手机厂商和BAT等大型互联网平台,所拥有的用户最多。因为智能家居对用户的渗透率比智能手机要低,这些平台拥有的用户未必能转化为其智能家居品牌的用户,所以还需要提高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唯有忠实用户才能建立护城河,在试错阶段,庞大的用户数据基础也可以为产品开发提供依据。二是在产品方面,手机厂商本身拥有手机作为控制智能家居的入口,但是智能家居不是所有的场景都依赖手机,所以有些企业发布了智能音箱或者路由器等单品作为控制智能家居的中心。未来不是某一个单品作为入口,但平台一定要有高频、随时可连接、用户体验极佳的单品。产品和用户,相辅相成,没有过硬的产品,平台就不会吸引用户。三是在技术方面,智能家居的基础是技术运用,例如大数据、人工智能、语音交互、感应技术等。现阶段,有很多企业靠低价单品、营销概念等来吸引眼球,但未来一定是拼专利、拼技术。企业研发产品时要考虑在复杂的家庭环境下,如何让智能家电运作顺畅,提升产品性能,提供可靠的智能家电连接和传感解决方案。四是在渠道方面,现阶段,市面上还只是零散的智能单品,所以用户可以通过线下或者线上购买。智能家居更重体验,线下店作为智能家居产品的体验中心,拥有线下渠道,这对推广智能家居产品是非常有利的。而未来智能家居零售门店的推售顺序是,智能单品、智能场景套装、全屋系统套装。一旦智能家居产品爆发,未来将是单品+系统新零售渠道模式。未来智能家居将真正从概念走向成熟应用,将打破“智能单品、标准化制造、功能化服务”三大定律,向“成套互联、按需定制、生态服务”的方向快速进化。而对于布局智能家居的平台来说,不是单一的卖爆款产品,而是需要为用户提供智能家居整体解决方案。要想掌握在智能家庭场景中占据主动权,就需要拼用户、拼产品、拼技术、拼渠道。(作者/翟菜花)

#行业热点 2018/9/19

营销需要创新 家居新零售如何应用大数据

营销需要创新 家居新零售如何应用大数据

是否个性化,实际上是要预测每个个体消费者需要购买什么产品,或者是洞察消费市场的集体需求,然后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方法。其本质的区别,在于我们看待市场的角度:是把市场看作是具有不同消费需求的群体(细分市场)呢,还是把市场看作是一个个完全具备不同个性化需求的个体?不同的市场观,导致不同的数据观,也导致不同的数据应用。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有关大数据分析的目标和实现方法的描述:首先是数据分析的终极目标,是对消费者进行个性化的标签,实现千人千面的展示、推荐和服务。但作者也承认,目前还只能做到千人一面。而作者所推荐的实现方法,有以下几个步骤:1)采集数据,包括线上和线下的数据;2)建立标签。即给消费者打上各种标签。此举又称用户画像;3)人群建模,也就是根据营销任务的需要,找到目标消费者人群;4)重构人。即针对人群去匹配各类标签组合,为每个人建立非常清晰的画像,也即我们的人的全息画像!以上1-3步分别描述了数据收集、分析和应用的内容。这是标准的依据市场细分理论所做出的小数据时代的分析方法。最后一个步骤才是关键,它实际上是一个给每个消费者贴上各个细分市场标签的过程。说到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我们提出的“动态市场细分”的理论,这有助于我们理解最后一个步骤。上世纪70年代市场细分理论提出后,给了我们一个正确看待市场的角度,即不是把市场看作是一个整体,而是要看到不同的需求。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不同的需求来把市场细分为不同的部分,使得每个部分市场的消费者都有相同或相似的需求。然后针对细分的部分市场采取有效的营销手段。理论很好,也很有效。但是在实践中却遇到一个问题:根据什么来细分市场呢?这个问题,在科特勒的营销管理书中也没有答案。一般欧美公司的做法,是把能够有的数据变量都拿来做市场细分,然后找到相对而言有意义的细分市场结果,给数据库中的每个消费者都分配到某个细分市场,然后在以后的营销中,则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特点,有选择地进行目标细分市场的选择,然后再实行促销宣传。比如说,我们对公司数据库里的用户进行了市场细分。我们要做一个营销活动,需要针对那些比较倾向促销活动购买的消费者。于是我们就在现有的细分市场中找到具有促销倾向较多比例的那个细分市场,来进行这次促销活动。自从有了市场细分理论以来,似乎大家都是这么做的。问题是:这样做有问题吗?当然有!而且问题还大了去了!如果要了解这样做的问题在哪里,我们不妨问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不直接根据消费者的促销倾向重新进行市场细分呢?根据原来的市场细分结果,可能促销倾向最高的细分市场中,具有促销倾向的消费者也只占到50%。如果选择原有的市场细分结果来做促销活动,可能50%是浪费的。试想如果我们重新根据消费者的促销倾向来进行简单的市场细分,把消费者分成“具有促销倾向”与“缺乏促销倾向”两个细分市场,然后针对“具有促销倾向”的细分市场进行促销活动,那促销的有效性一定会大幅度地提高。这就是我们提出“动态市场细分”思想的核心:市场细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营销目标来动态地细分市场,从而极大地增强营销活动的有效性。这个“动态市场细分”的理论,是一次我们在与某高校一帮子博士生导师以及他们的博士生一起讨论“一对一营销”时提出来的。那时他们正在研究“一对一营销”,认为“一对一营销”很前沿,很酷。我们就用“动态市场细分”的理论说明:所谓“一对一营销”,其实质并不是把每个消费者看作是不同的个体,而是依旧把消费者看作是具有相同需求的细分市场来处理。也就是说,一些人企图推翻市场细分理论,而以“一对一营销”来取而代之。我们的“动态市场细分”理论却告诉他们:他们所谓的“一对一营销”,其本质还是市场细分,并且还是需要用到市场细分的理论和方法来实现。比如说,如果促销某个产品,我们可以把消费者细分成“喜欢该产品的”和“不喜欢该产品的”两个细分市场,然后再针对“喜欢该产品的”细分市场进行促销活动。表面上看,这是“一对一营销”,而实际上这依旧是市场细分理论和方法的应用的结果。前面所描述的第4步所谓“重构人”,应该就是应用“动态市场细分”的结果。所谓的“即针对人群去匹配各类标签组合,为每个人建立非常清晰的画像,也即我们的人的全息画像”,实际上就是进行N个市场细分(比如说针对N个产品,细分出“喜欢的”和“不喜欢的”),然后针对每个产品给每个消费者贴上“喜欢”或者“不喜欢”的标签。这可能就是所谓“千人千面”的用户画像。即使是要实现个性化营销,实现“一对一”的产品或服务推荐,其基础其实还是市场细分的理论和方法。所以,我们建议新零售中的数据分析,不要把精力放在个性化营销的“预测”上,而是更多地通过数据分析,洞察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消费者未被满足的需求,来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行业热点 2018/9/18

楼市成交量下滑 建材家装行业都受影响

楼市成交量下滑 建材家装行业都受影响

在调控趋严之下,不少热门城市“一二手价倒挂”现象普遍,加之新房市场让利促销现象开始增多,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二手房市场。数据显现,本年1~8月,全国二手房成交量比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绝对值也并不高。受此影响,无论是房地产行业上游的建材或是下游的家装,都受到影响,头部企业纷纷开打营销牌。从红星美凯龙、宜家、富森美家居这样的大型卖场企业,到齐家、尚品宅配这样的一站式渠道,再到地砖、橱柜、门窗、卫浴等各类资料品牌,都先后推出各类积分、抵扣、折扣、优惠等营销活动。在第42届中国家博会上,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助理总裁、互联网集团CMO何兴华直言:“中国家居行业正面临营销的窘境。”何兴华以为,现在行业的存量正在加快分散,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流量盈利现已结束,怎么完成精准营销和智慧营销,怎么有用处理数字化升级问题,现已成为困扰企业发展乃至生存的重要问题。在“买方市场”之下,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专业主张需求和决议计划协助需求等都愈加繁复和挑剔。建材家居行业每年3月和9~10月都是消费者采购的传统旺季,尤其是“金九银十”遍及会出现年度峰值。2016年~2017年的BHI(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都出现显着提升,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销售额明年添加。我国建材流通协会专业人士就指出,9月~10月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品牌往往会开启“营销季”,各类优惠折扣频出招引消费者,以期冲刺年度业绩。

#行业热点 2018/9/18

整木定制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整木定制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装修风格日趋多样化。从繁杂走向简约,从简约走向个性化、追求品位,10多年来,家装风格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第一代家装,就是所谓的马路游击队。未经过正规培训的人员都可以参与装修,往往导致偷工减料,不讲诚信等事情纠纷,品质低劣。第二代家装,小型装饰公司。装修开始形成产业,由此出现了一些相应的装修公司,但是,整体的装修实力并没有多大加强,而且价格高,质量却相比较低,服务内容简单,无太多设计规划。第三代家装,集成家居。装修和家具脱节,仅仅是拼凑产品,整体风格不统一。前三代家装由于装修与家具配置脱节,设计施工完毕后业主再选购家居商品或接受家装公司推荐代购的商品,自己还需要进行二次配置设计,这种分步家装模式很难体现装修与家居商品完美结合。在人们家居体验有更高层次要求的时候,以“定制家居”为代表的第四代家装应运而生,而“整木定制”属于定制家居的细分领域,诠释着更为积极和健康的定制文化。是这个阶段高端消费群体的首选。市场现状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定制家居行业持续、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据有关数字显示,我国定制家居行业发展平均增长15%~20%,生产企业由1994年10多家发展到目前1000多家,规模企业100多家,行业前50家销售额占全行业的30%以上。目前国内定制家居使用率为5%(包括定制衣柜、定制橱柜等),预计国内定制家居产品的年需求量将保持在500万套左右。统计表明,欧美市场对定制家居的年需求量在3000万套以上,尚有40%~50%的市场空缺需进口。不可否认,我国整木定制家居产业已开始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实力。由于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但总体上形势喜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市场分析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约1亿户城市居民家庭中,整体厨房、衣帽间、私人酒窖等拥有率仅有6.8%,这个数字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35%的平均水平。调查还显示,约有29%的城市居民家庭表示,将在今后3年至5年内购买安装整体家居。未来5年我国整体定制家居的需求总量或意向购买量约为2900万套,平均每年580万套。据有关部门测算,2000年到2013年,我国平均每年的住房需求量达5.2亿平方米,家庭装修工程量每年在2000亿元以上,且还在以15%的速度增长。凡此种种足以证明,21世纪我国整木定制家居产业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也存在很大问题。(1)同质化现象严重同质化是家居行业的通病,如今也成为定制家居不可回避的问题。多数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在新产品开发方面,不舍得投入,照抄、照搬或将市场上已有产品进行简单拼凑,导致定制家居产品缺乏新颖性。整木定制家居产品具有两大特点 :其一,使用纯天然木材制作而成,自然环保;其二,个性化定做,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由于消费者需求存在多样化特点,这就要求整木定制家居生产企业要不断提高产品研发、创新能力,改进生产工艺,快速推出种类丰富的新产品。但目前,整木定制家居生产企业的设计及生产能力还远远满足不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为了抢占实木定制家居市场“蛋糕”,某些企业照抄、照搬其他企业生产的产品,或者将市场上已有的各种产品进行简单拼凑,使得市场上整木定制家居产品出现了同质化现象,影响了行业的发展。(2)产品工艺难控制整木定制产品与其它材料家居产品相比,加工工艺专业性要求更高,加工流程也更为复杂。木材受含水率影响,容易开裂、变形,如果在加工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就会导致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开裂等问题。同时,整木定制产品需要大量手工操作,比如一些立体雕花,非常考验工匠的技术水准。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工艺设计要求。整木定制企业一般都是从生产单一产品转型而来的,对其他产品的工艺不够熟练,在生产多种类型产品时,很容易出现问题。有些企业只生产原有单一产品,其它产品外包。虽然这样可以解决产品工艺无法控制的问题,但生产成本就会无法控制,在售后服务方面也会出现一系列麻烦。从总体来看,国内排名前几位的品牌也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交期拖延,品质问题,更何况其它不成规模的小牌企业了。(3)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整木定制行业作为近几年刚兴起的新行业,对人才的依赖程度,比传统企业更高。目前,最为缺乏的是以下三类人才 :高水平设计人才。整木定制产品设计需要整体空间把控能力。目前,具有这种能力的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可以说是一才难求。高技能工匠。整木定制很多产品仍然需要手工生产,需要精通雕刻和实木施工的高水平技术工程师进行操作。虽然有些部件可以通过机器设备进行生产,但一些个性化的雕花仍需要手工制作。许多企业技术工人短缺,影响了产品质量。管理人才。这些品牌不仅需要传统的生产管理人才,更需要懂多种产品定制化生产的专业管理人才。许多定制家居企业的管理人才都是从企业内部提拔的,缺少系统的管理知识,不能很好的驾驭整木定制产品。(4)缺少行业标准规范整木定制的产品线丰富,目前尚没有明确具体的行业标准出台,概念也比较模糊,其发展尚不规范。整木定制定位高端市场,面对高端客户,因此,需要提供的是高端设计、高端产品和高端服务。但目前,定制企业基本上是由木门、橱柜、衣柜、木地板、木楼梯、家具等企业转型而来。这些企业良莠不齐,设计理念、工艺结构、配套技术上大多还不成熟,生产的产品质量也无法保证。整木定制行业需要相应的行业标准进行规范,才能获得良性发展,才不会使定制家居产品陷入低端竞争、价格战的“怪圈”。这需要相关行业组织推动,也需要广大企业的积极参与。整木定制行业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行业发展势能,但是纵观定制行业,我们会发现整木定制企业内部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分析如下:一、客户不循环下单,或下单频率较低,或挑单下,或确实接不到单。二、产品不稳定,货期得不到保障。三、人员不稳定,流失比较大。四、管理成本与生产成本比较高。未来发展趋势整木定制行业现在的“热”多少有一些疯狂,或者说有些“虚热”,但未来会逐渐走向理性。其发展走势呈三大特点:1、专业化程度会越来越高。从产业链来看,大量门板供应商、五金供应商、台面供应商的供应实力会越来越强,制造商和经销商会越来越专业。2、行业规模更大。每年将以4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在家具建材中的比例会越来越大。3、一部分品牌会脱颖而出,他们的商业模式越来越成熟。直营模式、加盟连锁模式、大家居模式、低端连锁模式等会催生出一个个大企业,在市场上占据重要的地位。随着商业模式越来越成熟,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领先品牌规模越来越大,整木定制行业将迎来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机。

#行业热点 2018/9/18

“滴滴式”家装服务 看似省事儿并不省心

“滴滴式”家装服务 看似省事儿并不省心

  产业工人是家装行业的一个重要话题,但在产业标准不明确、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的环境下,也曝露出了不少毛病。值得思考的是,施工、服务不专业的背后,到底责任在谁?是平台对于工人资质审核的不严格,还是工人的服务意识不到位?  互联网装修工人平台,以极低的门槛,除身份证外几乎不需要审核施工资质的快速流程,吸引了大批工人的入驻。这当中究竟有多少浑水摸鱼的,我们不得而知。  “滴滴式”家装服务,看似省事儿并不省心  在某平台发布的招工信息中,不仅有公司的短期工程项目,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普通的消费者。三五天的工期,地点就在消费者家中。一旦遇到平台上的不法分子抢单成功,引狼入室,后果不堪设想。  在某平台发布的招工信息中,不仅有公司的短期工程项目,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普通的消费者。三五天的工期,地点就在消费者家中。一旦遇到平台上的不法分子抢单成功,引狼入室,后果不堪设想。  很多App都能提供包括装修、维修、安装、保洁等在内的各种上门服务,几千名工人同时在线,比预约专业品牌服务和家装公司更加及时、方便。  互联网的便利,让消费者坐在家里捧着手机就能做很多事:饿了点个外卖,懒得出门就网上逛超市,就连给宠物洗澡都可以服务到家了。各行各业都效仿着滴滴打车的形式,借助互联网+移动端,提供“这边下单,那边派活儿”的及时上门服务。家居行业当然也不例外,小到保洁、家政、安装、维修,大到整个房子的装修,只要有需求,手机都能预约,半个小时就有人按响你家门铃。  方便是有了,隐患也来了。不久前,滴滴顺风车的不安全事件发生后,不少消费者对于上门服务开始有了隐隐的担心:出门坐车都这么危险,把不认识的人喊到家里来修修这儿、弄弄那儿,万一真遇到不靠谱儿的,简直就是引狼入室……  这些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市场上提供上门服务的越来越多,他们都是些什么人?有资质吗?他们干活儿的标准跟实体公司派来的一样不一样?把家里的老人、孩子,甚至是整个家的大工程都交给他们,到底能不能放心?  “共享工人”服务专业性参差不齐  目前市面上比较火的服务平台有很多,58到家、到位、师傅到家等等,提供家电维修和清洗、上门安装维修各种家具、刷漆、贴墙纸、水电改造、装吊顶、铺地板、下水管道疏通,以及各种保洁和搬家服务。  种类之多,仿若一个时时在线的大管家,无所不能,随叫随到。而消费者的真实体验如何,我们也采访到了几个有过“被服务”经历的用户。  案例一:“师傅是上帝”  张小姐在某平台叫过三次单,分别是热水器维修、燃气灶维修和淋浴间维修。  “燃气灶过了品牌的质保期,就想找来平台的维修师傅搞一搞,因为可以很快上门,想着他们修的东西也多,肯定也专业。谁知道不仅用了以次充好的零件来欺骗我,来来回回修了三次。我要投诉,师傅还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关键是,最终也没修好,我们实在耗不起时间,也平白无故多花不少钱。”  由于不了解平台派来的维修师傅到底是什么身份,是平台签了合同的,还是流动性较大的社会人员,张小姐一家不敢跟上门的师傅起争执,向客服投诉也并没有得到对方及时有效的解决,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案例二:“贪便宜的教训”  为了孩子上学,冯先生用郊区的一套大房子换了个市中心的小房子,拆了从前的地板、橱柜、衣柜等建材家具,想挪到新家去。“品牌也没有相关的免费重装服务,为了图个方便、省些时间,我们就用手机叫了师傅上门来安装。基础的家具还可以,涉及复杂的,简直太不专业了。”  本以为省了钱,结果引来了不少糟心事儿。地板龙骨没打好,踩上去咯吱响,橱柜拆装这种技术活儿更是干得乱了套,就连孩子房间的墙面重新粉刷,也弄得现场狼藉一片。“投诉了,人家说施工质量就是不如品牌专业的,每家家具都不一样,一人一个装法儿,这个不可控。”  没有资质审核,手机身份证注册后即可成为“专业工人”  施工、服务不专业的背后,到底责任在谁?是平台对于工人资质审核的不严格,还是工人的服务意识不到位?《广厦时代》在手机的软件商店里,随便输入了“工人”二字,下载了排名比较靠前的一个名为“亿装”的App,该平台自称是整合产业工人,解决行业痛点,为雇主提供方便快捷服务。  在输入手机号、验证码,进行简单的注册后,便成为该平台的一名工人。而后便可以根据个人技能选择相符合的订单了。在抢单后,只需支付押金,作为个人技能及诚信失约的一种保障。官方表示,该押金会在订单结束后全额退还。注册过程之顺利,让人难以想象。  《广厦时代》再三询问客服,是否真的不需要审核本人的各种资质,得到的回复都是:只需审核身份证即可。据悉,该平台上的注册工人数量庞大,有订单出现基本“秒光”。虽然是省了不少工人找活儿干的精力,也有相关意外伤害险来保障工人的权益,但对于雇主而言,实在是让人有些不踏实。  像我们这般浑水摸鱼的都能轻松成为一名小工,也不知会有多少不专业、不靠谱儿,甚至是不法分子,混进水工、电工、瓦工、油工的群体里。而他们一旦进入消费者的家中,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监管不严,平台服务协议满眼都是“坑”  虽说不是所有的门槛都向上文所说的那般低,但作为一个集结了成百上千工人的平台,其所面临的风险、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也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多。那些嘴上说着要服务上门的贴心平台,到底怎么应对?很多消费者都会遇到的推卸责任,是否真实存在?《广厦时代》仔细研读了某平台的《服务协议》,发现了其中的“小心思”。  “本平台不对平台服务所涉及的技术及信息的有效性、准确性、正确性、可靠性、稳定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承诺和保证。”“由于平台信息为用户自行发布,本平台无法杜绝可能存在的风险和瑕疵。”这也就意味着,在搭建一个渠道后,其中用工信息是否可靠、工人身份是否真实,平台概不负责。  不仅如此,对于“通过本平台服务购买或获取任何商品、样品、数据、信息等行为或替代行为产生的费用及损失;任何非因本平台的原因引起的、与本平台服务有关的其他损失”,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也就是说,通过平台购买的零部件如果出现问题,即便是上门维修的师傅卖给你的,也跟平台无关。  在很多平台上,《广厦时代》都看到了类似的说法。但作为普通消费者,可能大都没有时间仔细阅读,或是不会在意条款上究竟写了些什么。当你把无限的信任给予互联网服务平台和工人的时候,收获的也许真的并不是与之相等的回报。  【现实】“互联网思维,搞的就是消费者”  说这句话的,是家装行业一资深从业者。他说,正规出租车每个月光是“份儿钱”就交上几千,而滴滴注册的顺风车、快车司机呢?平台收取的佣金不仅远远低于出租车,时不常的奖励、补贴虽说力度不大,但积少成多也十分可观。关键是,一纸驾照只能证明你会开车,并不能为人品作担保。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装行业资深从业者告诉《广厦时代》,互联网的存在,首先为公司节省了大笔传统的员工开支,但成本嫁接到互联网的营销上,对于消费者而言,并没有太多实质的优惠可言。也就是说,那些报价低于其他没有推广成本的公司,又在营销上不断砸钱的品牌,几乎都是低价切入,不可能没有增项。  而谈到市面上一些新兴的互联网家装公司,该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公司接单,再卖给装修公司,然后再卖给工长,折腾来折腾去,倒霉的还是消费者。这也是为什么出现后续问题消费者投诉无门的原因了。  至于“滴滴式”的抢单上门服务,消费者更应该警惕,核实平台及工人资质必不可少。不到万不得已,还是请专业对口的产品品牌来处理问题,哪怕多花点儿钱呢。网购衣服会有做工不好的,网购水果没准儿还能遇到烂果子,这些差强人意都能退换货,而一旦把不专业的装修请回家,可能就修复无望了。

#行业热点 2018/9/18

智能家居行业发展迅速 物联网开创设备联通新方式

智能家居行业发展迅速 物联网开创设备联通新方式

当前,在智能化浪潮的冲击下,我国家具生产制造业不断向着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升级,家具产品所具有的自动化、智能化含量也不断提升。同时,随着人们对智能家居概念认识程度的不断深化,智能家居产品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巨头涌入推动智能家居快速发展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收入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智能灯、智能猫眼等智能家居产品的需求量正日益增多,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着生产厂商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升智能家居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品质卓越的智能家居产品推入市场之后,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这有利于智能家居产品的市场规模扩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家居的市场规模超过了334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了20%。同年,智能家电的市场规模超过2820亿元,占比超过86%。预计到2020年,我国智能家居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819.3亿元。随着智能家居产品的受众群体日益扩大,一些资本巨头开始将目光转向智能家居行业。这些企业利用自己具有的技术优势,推出了面对不同消费群体的智能家居产品,一些企业还推出了自己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例如,海尔智能家居U-Home,小米的生态链品牌MIJIA、华为HiLink等。各大巨头纷纷入局智能家居行业,使智能家居同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在群雄割据、瓜分地盘的当今社会,整个智能家居行业产品的互联度并不高。针对同一款产品,各家企业都拥有属于自身的技术优势,企业之间的技术共享程度仍然较低,不同企业之间生产的产品要想实现优势互补还比较困难。物联网智能家居是行业未来趋势处于互联互通的新时代,无论哪个国家想要脱离信息化社会而独自发展都是不可能的。智能家居也是一样,各企业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才能实现合作共赢。随着传感器、芯片、人脸识别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独角兽也逐渐认识到与业界同行携手共进的重要性。企业强强联手,不仅有利于企业壮大自身实力,还能提高整个行业面对未知风险的能力。目前,一些企业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时,已经逐步采取实际行动与其他企业共同进步。例如,华为发布的HiLink策略。通过向开发人员和设备厂商提供LiteOS操作系统、开放协议和技术支撑,智能硬件联接问题可以被更加高效的解决。企业之间加强沟通合作,使传统家居行业加快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升级。将物联网技术用于人们的居家生活,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智能家居生活的向往。利用物联网技术,家居设备的相互联通将变得更加稳定和高效。当门外有客人来访时,主人即使不在家中也可以通过远程监控设备了解房屋周边的环境状况,以便采取下一步措施。同时,通过智能遥控器就能控制家中的电视、空调等电器,并自动开启热水器等设备,这使人们的居家生活更加方便也更为智能。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各种家居设备连接起来后,屋主可以通过统一平台对这些家居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不同的家居设备高效联通后,屋主对居家设备的控制会更加便捷。物联网为人们提供了更为舒适、也更自然的交互方式,使设备更加“聪明”,主动探测、感知人的需要,并及时作出反馈,这就使家居环境变得更加安全和舒适。未来,智能家居的产品类型将更加多样化、产品所具有的科技含量也将更高。为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将会更加频繁。同时,物联网的应用,将会使智能家居产品连接更加高效和安全,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物联网智能家居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行业热点 2018/9/17

家居业主战场发生转移 未来发展将呈七大趋势

家居业主战场发生转移 未来发展将呈七大趋势

当时间的指针指向9月之后,属于房地产行业和家居建材行业的“金九银十”时期已然到来,年终的铃声也在等待着缓缓敲响。行业中依然有不少从业者在关注着整装、大家居和全屋定制这三个重点话题,值得思考的是,种种现象的产生将会对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幸运的是,与多位从业者的沟通和交流帮助我们理清了部分思绪,我们得出了与整装、大家居和全屋定制未来发展的七大趋势。趋势一:定制家居红利增长逐步消失,家居行业加速从制造业转变为服务业之所以说定制家居行业红利正在逐步消失是有原因的。在2017年,8家具有代表性的定制品类的营收增长率超过了30%,但在今年上半年的年报解读中,却只有2家企业的营收增长率超过30%,最低者只增长了15%。而在解读过43家家居上市企业的半年报之后,不仅是定制家居的行业增速放缓,在这些上市公司中,超过半数企业的业绩表现不及去年。在2017年,由于行业的整体表现偏好,大多数定制企业的客单价提升得很快,但在2018年整体行业增速不利好、宏观经济周期下行的背景下,定制品类的红利增长可能已经走到了一个转折点,很难在短期内迎来反弹的机会。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定制品类的销量和利润不再增长,企业的制造红利就会消失。那么,对于制造业出身的家居企业而言,他们是如何应对的呢?这一点从多家企业近年来频繁跨界、提倡并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中就能找到答案。家居行业正加速从制造业转变化服务业,企业第一步要做的就是通过完善“产品+服务+体验”,从而提高用户粘性。而对于多数企业来说,他们下一步的发展依据将会围绕服务力做文章,这一点将在下文继续展开。趋势二:行业由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大家居势能取决于品牌力、设计力、服务力到2018年,家居从业者的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一二线城市的增量用户已经所剩无几,存量市场已经取代了增量市场成为了他们的重点关注对象,三四线、五六线的存量市场也在逐步增多,增量市场的规模性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相比增量市场,存量市场更为考验企业的产品力和创新力,这也恰恰给了家居企业发展品牌、提高创新理念、推出差异化产品,提供了充分的理由。一位在家居上市集团负责营销的从业者告诉记者,大家居产业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几乎所有企业都在加速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必须建立起三大核心能力:一是品牌力,二是设计能力即产品创新能力,三是服务能力。但从市面上的一些产品来看,目前整个行业的同质化现象依然非常严重,有关产品质量不到位、服务良莠不齐的抱怨和投诉不绝于耳。有人说,家居建材行业正处于洗牌期,不管行业上市的风浪有多高、企业获得资本关注的声浪有多大,都不能掩盖一个问题——即行业很快将会迎来分水岭。不过,值得期待的一点在于:家居建材企业还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如果从业者们愿意将主要精力花在品牌力、设计力和服务力这三个角度,努力打好基础并放大自身的优势,未来将有机会分食存量市场的大蛋糕。在这个过程中,决定企业之间分水岭的关键点还有一个——那就是企业自身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家居企业要想在未来能够精准把握住用户需求,就必须认真打磨自身的生产能力,这一点将是不可或缺的。趋势三:家居行业最后一公里服务能力将会加强,供应链价值被凸显近几年来,家居建材行业的跨界收购、跨界投资的事件屡见不鲜,再加上此前由阿里巴巴的曾鸣教授提出的“S2b”概念得到了广泛传播,在此背景下,不少企业都开始往共同的方向迈进——供应链。通过线上获客引流、连接上游厂商,进一步形成家居行业的供应链体系,再通过线下b端加盟商和城市运营商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并且在仓储端、物流端、配送端、安装端为企业或个人提供支持……这些都是企业最后一公里服务能力的体现,也是很多企业在布局的重点方向。无论是跨界做装修服务、收购物流平台,还是与更多的服务型企业展开合作,这些其实都是家居企业为了解决用户安装、售后、物流,甚至扛楼等“最后一公里”的服务需求而提供的解决方案。在零售和物流行业,规模已经做大了的企业往往会将触角延伸到与用户更近的业务方向,比如在近期宣布将要提供安装配送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百世物流等等。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出现既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也是为了满足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在未来,离用户更近的企业会在用户心中建立更深、更紧密的联系。那时,既具备服务能力又具备完整的供应链能力的企业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趋势四:家居业跨界装修案例将会增多,但不一定能够真正落地上市公司跨界装修是家居行业在2018年的较大新闻点,7月,尚品宅配投资者交流会上宣布要跨界装修,直接为消费者提供整装服务。无独有偶,索菲亚此前也做了一些整装的尝试。从他们的行为来推测,家居厂商之所以跨界装修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家居企业头部公司的市场份额是有限的,长期发展下去迟早会遭遇到天花板,跨界装修不妨是能当作一个新的突破口,让企业的发展拥有更大的可能性;第二,装修业务这块大蛋糕不仅拥有较大的想象空间,它还能让家居企业离用户更近。一旦真正掌握住了C端用户在装修服务方面的入口,家居企业的服务能力将会大大增强,未来还有机会带动公司整体产业链条的正向循环,从而获得正向发展。不过,整装的水其实是非常深的。装修的核心其实在于“服务交付”,一旦家居公司满足不了用户对服务方面的需求,家居企业的整体品牌形象将有可能受到较大影响,原因在于:装修是一个重度依赖人工的业态,其中的任一工作环节都容易让装修工期和装修结果甚至装修成本出现偏差,如果家居企业通过自身品牌能力接单之后,又交给外包公司去做,这件事情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并不大。假如企业下定决心自己做,那么问题也来了,装修行业的人工效率和发展模式处在较为低效的阶段,很难实现全国化扩张,进而导致无法突破原有的规模。趋势五:细分品类将有足够大的立足之地,设计类企业有机会跑出来除去整装、全屋定制这一类具备规模化效应之后才能产生价值的行业,有一些从业者还提到细分品类的长期发展价值。整个家居建材行业的市场空间非常大,除了大而全的企业发展道路,聚焦某一产品类别发展的公司也会有不小的市场空间。我们认为,在未来,拥有自身产品线、生产体系或供应链体系的公司将会有不小的发展空间,包括新兴的家居新零售企业、家居设计公司等等。这些企业的突破性在于一旦把渠道做深,再加上本身在产品线方面的优势,其实是可以实现在细分领域获得较大的生存价值的。从大行业来看,家居企业的发展模式不适宜做轻,或者说“轻发展”的道路不符合大多数企业的商业模式。家居行业内有很多家平台类公司,但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在盈利、规模、用户体验三个方面都得到行业认可,相反,随着电商渠道流量的不断下降,导致布局纯线上业务的平台类企业往往陷入了亏损局面,如果不转型就很难再拥有大的发展空间。与零售业态不一样,家居行业存在非常多的技术、售后服务等制约条件,企业只有具备核心的产品优势、设计优势或服务优势,才有机会在行业中站稳脚跟。长远来看,流量贩子这件事情,在家居家装行业走不通。趋势六: 房地产住房结构调整大旗下,装配式装修不再是概念近几年,房地产行业内跟住房结构调整相关的政策不断完善,尤其是2017年,装配式装修的话题成为了一股风潮,得到大家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但是,行业内并未发生真正的住房结构改革。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装配式装修缺乏发展机遇。实际上,装配式装修在日本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业态,它不仅可以提高装修的效率,还能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现阶段,已经有不少企业在从事装配式装修的业务,近一年时间来,也涌现出了不少关注装配式的机构和媒体,出现了不少开始真正围绕装配式做产品研发和链条延伸的公司。一些企业也在2018年宣布获得融资或是选择了首次在行业内公开发声。这意味着行业对装配式装修的关注程度得到了提升。未来,一旦政策成为了装配式装修的重要推手,让住房结构改革真正实施,以装配式装修为主业的公司将会奔向一个新的跑道,从而真正地走出来。一旦上游企业实现了标准化,这对于装修行业的头部企业来说,并不完全是坏事,相反,它将有助于装修企业实现全国化扩张。试想一下,如果未来材料端在装配式的需求之下,实现了标准化,从而降低材料端非标准化生产的难度,大大减少装修企业的sku,让房子也有机会像汽车一样进行改造、改装,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值得期待的商业机遇。到那时,人效、成本将不再成为装企扩张的阻力。趋势七:行业最终的模式是二手房装修和精装交付“后装修时代”是在与从业者沟通中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汇。由于精装房已经在部分城市得到了广泛落地,未来还将继续在其他城市得到发展,这会导致一种状态——家居零售端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零售端空间缩小的同时,二手房装修、后装修市场和精装交付的空间都将加大。精装交付的市场容量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家居企业将能够通过与房地产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加大对工程渠道的投入,就能够获得新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无论是局部装修还是二手房整体改装,依然和从前一样有着同样的零售机会。只要家居企业继续服务好原来的客户群体、加大工程渠道的投入,就不容易受到负面影响。对装修公司来说,布局家装后市场则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新机遇,如果公司未来能够提供家装一站式服务,既能解决二手房装修或局部装修的问题,又能解决物流配送、上门安装、装后服务、维修更新等问题,那它们将拥有比原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住房结构正发生转变、精装交付成为重大趋势的背景之下,家装行业的整体发展未来会走向两个方向:一是二手房装修,二是精装交付,无论是布局哪一块业务,都能够拥有一定的市场空间。至于要怎么选择,就是大家的事情了。来源:亿欧网

#行业热点 2018/9/17

高端人群才装得起智能家居?未来智慧生活可不仅限于家庭

高端人群才装得起智能家居?未来智慧生活可不仅限于家庭

【智家导读】近两年,智能家居的市场推广进程在明显加快,“智能”已逐渐成为一个热词,在我们的生活中,智能产品的广告也变得随处可见,比如智能马桶盖、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智能锁等。对比近几年的市场出货量,我们可以了解到智能单品的市场渗透率每年也都有大幅度提升,但是反观全屋智能的落地情况,可就没有那么可观了,很多消费者表示只有有钱人才装得起智能家居,普通家庭可望不可即。从市场反馈来看,安装全屋智能家居系统的确实以中高端人群为主,他们的住宅大多为别墅和大平层,不过,这可不意味着不装智能家居就享受不了智慧生活了,因为智能化浪潮改变的不仅仅是家庭生活方式,在未来,智能家居还会被广泛应用到以下几个场合,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价格肯定也会更加亲民。1、智慧办公智能家居应用到办公领域可以让工作更加高效,还可以节约能源,加强安防,营造舒适的办公环境。智能会议室的打造,可以在开会时一键控制开启投影仪、灯光、话筒等设备,让员工能轻松操控会议室的办公设备,能够避免会议过程中出现差错,还能进行远程视频会议、电话会议,并进行会议录像,可以减少会前准备时间。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室内的电量使用情况,防止能源浪费,空气质量盒子可以监测室内环境,并联动开启新风系统、空气净化器调节室内空气质量。智慧安防系统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及时布防、撤防,防止办公领域贵重物品丢失。此外,智慧办公系统还可以设置个性化的场景模式,比如上班模式、午休模式、会议模式、下班模式等,满足办公期间不同时间段的个性化需求。2、智慧酒店目前,智慧酒店也已经有很多成功的项目落地。对于消费者来说,智慧酒店能够帮助他们节约很多时间,让出行变得更加便利,随着智能化进程的加速,我们的身边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智慧酒店。在手机上就能完成订房、登记、开锁、退房等一系列操作,入住酒店无需排队等候,而且还有机器人提供带路、开门、送物品等服务。开门的同时可以联动开启灯光、空气净化器、空调、窗帘等设备,智慧酒店能够给旅客营造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3、智慧社区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社区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创新,现阶段很多社区也都在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智慧停车管理、智能门禁、智慧安防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了保障居民的居住安全,还能提升生活幸福指数。智慧社区还能够提高办事效率,以前去物业指定窗口才能办理的业务,现在通过手机便能够轻松办理,而且还能轻松实现网上交易、购物,无需出门就能采购生活必需品,比如买菜、买调味品等。4、智慧民宿随着智能家居行业的兴起,近两年,短租市场出现了很多智慧民宿,其中一部分是传统民宿改造而来,毕竟智能化已成大势所趋,民宿行业也应该积极创新,还有一部分是基于创业初衷建立的,毕竟用高科技为传统行业赋能还是有商机可寻的。智慧民宿在居住功能方面与智慧酒店类似,不过,智慧民宿一般更有特色,位置多在环境优美、秀丽的景区,对于喜欢追逐时尚潮流、又颇具文艺范的年轻人来说,智慧民宿还是很受欢迎的。除了上述这些场合之外,一些月子中心、会所、学校也在积极实现智能化改造,未来几年,随着智能化概念的不断普及,以及技术的发展,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场合可能都会遍布着智能化设备,体验智慧生活可不只是高端人群的“特权”。(来源:智家头条)

#行业热点 2018/9/17

老牌企业撤店卖厂,上市公司利润跳水,木门行业的冬天来了?

老牌企业撤店卖厂,上市公司利润跳水,木门行业的冬天来了?

  近日,连续两家老字号木门企业被曝经营状况堪忧,继拥有41年经营历史的博亮木门关停24家门店和加盟渠道后,沈阳天河木业也陷入了被迫卖厂的经营困境。  八月底公布上半年财报的上市公司兔宝宝和江山欧派业务数据也不美观,兔宝宝木门业务营收比重较去年减少27.87%,江山欧派净利润同比下滑2.91%。  为了找出的木门行业遇冷的真实原因,新消费内参复盘了两家陷入困境企业的发展史,并对整个木门行业现状进行了解读。  老牌企业双双陷入“卖身”风波  “博亮倒了,不干了!” 上周,博亮木门关店的消息震动了京城家居界,有记者为此走访了位于北京十里河家居广场的博亮门店,发现其店门紧闭,店内陈设和样品仍在,却已没有了往日的熙熙攘攘。  博亮木门官方网站上还在滚动着“无音安全系统”新品发布的广告,但全国性的撤店已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博亮已关闭了24家门店以及所有加盟渠道,只保留北京蓝景丽家和业之峰装饰、合建装饰等几家店。博亮木门内部对此次撤店风波的说法是“公司没有倒闭,只是收缩调整,仍在正常下单、供货”,但并未公布具体的调整策略。许多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大规模的撤店行为,“不干了”的可能性非常大。  无独有偶,拥有23年经营历史,曾参与木门、楼梯、实木定制等多项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的沈阳天河木业最近贴出了一张“卖身契”,称由于企业资金链断裂,被迫卖厂。  沈阳天河集团创建于1993年,下设沈阳天河木业有限公司、家具分厂、木门二分厂、北京分厂等七家企业,曾荣获中国木门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木门行业标准制定人之一等称号,是不折不扣的业内“大哥”。  比博亮更为惨淡的是,天河木业的困境已经不是撤店、收缩能够解决的了,它不仅要以3000万元的价格转卖工厂,董事长李为群更表示需要在卖厂的同时出让部分股权才能渡过此次难关。  复盘两家陷入困境的木门企业的发展史,容易找到很多共同点:入行早,有口碑,在业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品牌形象不鲜明,没有区别于竞品的核心产品;经历过大规模的转型、扩张,由木门转向整木定制;营销模式传统单一,高度依赖加盟商。  消费升级,新生代消费力的需求在转变  在整体增速开始放缓的家居行业,消费者群体正在发生转变。  以80、90后为主的新生代家居消费人群社交性和独立性更强,他们拥有自己的主见,不再人云亦云;习惯在社交媒体上获取信息,而不那么在乎传统意义的“货真价实”;会有自己的消费主张和情感诉求,对于房屋装修的要求不再停留实用层面,而是更加追求设计、美感和现代化。  与传统卖方市场不同的是,新生代的消费人群和商家的信息更加对称,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他们对房屋装修的设计环节参与欲望更强,对场景体验更有热情,但对装修材料的选择、购买缺乏耐心。  他们不可能再像60、70后那样顶着烈日一家一家地逛家居建材市场,他们需要随时可取的方案,就近可以实现的产品体验。  随着这一代人的崛起,多品整合、一站式、方案化、体验式的家居产品销售模型变得适用,这让包括头部企业在内整个家居市场纷纷开始了新销售模型的探索。  财经作家认为,随着消费升级和供给侧改革的同步推进,在未来,家居这个万亿级的行业其现有业态将会被彻底颠覆。家居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从“以产品为中心”的消费社会向“以消费者为主导”的新一代消费社会演变。  消费者主权的再次崛起,必将掀起巨大的零售变革,新零售作用于终端店面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头部企业倾轧,家居行业向全产业链方向转变  2016年起,家居行业的整体业态开始发生转变,无论是家装企业还是家居企业,都不再安于单一的产品形式,纷纷开始扩张布局,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成为了整个家居行业的变革趋势,“全屋定制”、“整木定制”成为了市场上最常见的口号。  出现危机的两家企业也是扩张大军中的一份子,博亮木门从2014年开始做整木定制,2017年开始出现经营性亏损,2018年亏损情况未有好转,全国性的撤店是一种止损行为。  天河木业的转型较之博亮更早,从2008年就开始专注于整木定制,几次加大投资、增添设备,而将它拖入卖厂困境的重要原因也是整木定制的生产系统做得不够流畅,导致生产受阻,产品出不来,加之当地政府的一些政策干预,最终将天河逼到了“卖身”的绝境。  追溯这两家企业的转型可以说是整个行业的一个侧写,几乎所有木门企业都在高举“整木定制”的大牌,但多年的木门产销思维和盲目的扩张转型往往不能带来好的结果。  与此同时,家居行业的领军品牌,欧派、索菲亚、志邦等全屋定制的上市公司也纷纷试水木门业务,开启了从“个性化定制”到“一站式购齐”的野心扩张。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欧派木门品牌欧铂尼,索菲亚旗下华鹤、米兰纳可以说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后来者,依托母品牌强大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影响力,它们以极其迅猛的态势杀入木门市场。  截至2018年6月30日,欧派木门共有739家店面,今年新增105家,拥有经销商791个,新增108个。索菲亚的米兰纳共有独立店159 家(含在装修门店)、融入店 300 多家(不含大家居门店)、经销商 436 个,华鹤木门门店 158 家,经销商 150 个。  2018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欧派木门业务收入为1.5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31%;索菲亚木门业务收入0.6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02%。虽然从营收层面上看,木门业务收入在这两大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并不高,但从门店增量上看,他们发力木门行业的战略目的非常明显。  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品牌营销意识淡薄  去年是木门行业整体动荡的一年,据搜门网发布的《木门品牌2017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7年继续保持稳定高速增长的木门企业仅占10%,但是增长速率一度达到30%以上;30%左右的木门企业进入低谷增长甚至是停止增长状态;20%的木门企业已经出现业绩下滑、入不敷出现象;40%的厂家已经倒闭关门。  这些倒闭企业的一大共同点就是:销售业绩惨淡导致资金周转不灵。  在过去的20多年里,木门都是家居行业最“吃香”的品类,供不应求是常态,这导致大多数木门企业满足于现有规模和收入,不肯在树立品牌形象和打造核心产品上下功夫。  这些企业在产品研发环节几乎都没什么竞争力。以博亮为例,其主打的实木复合门,产品单价多在万元以上,以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屋计算,一次装修仅木门一项开销就要花掉五万左右,这显然不符合新生代消费人群的承受能力。  而其后来推出的“无音安全系统”,又有跟风抄袭TATA“静音”概念之嫌,难以形成强大的购买力。可以说缺乏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是一众木门企业的死穴,高度同质化的产品和传统的产销模式让这些企业死在了新消费浪潮的第一波冲击之下。  过去都说移动互联网对于家居行业来说有很多运用的局限,但从销量渐增的天猫家装节、京东家装节,以及互联网家居企业不断拿到融资的现状来看,衣食住行各品类只在被互联网化的时间上略分前后。  家居互联网化、场景化一定不会因为少数人的喜欢与否而迟到,这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行业趋势,顺势而为才是企业长存的法则。  环保压力加大,行业向规范化和规模化转变  持续的房产收紧政策以及经济下行等各方面的压力,让家居市场上的消费者需求有所降低。  同时,原材料价格逐年上涨,在利润和需求同时萎缩的情况下,厨柜、木门等木质家具企业发展举步维艰。从八月底发布的家居行业上市公司财报可以看出,全行业的增长势头都在放缓。  除了大环境的影响,摆在家居企业面前的还有“环保”这道坎。2016年,国家对空气污染的治理力度空前加大,木门等家居制造业亦成为重点排查对象。  在这种全国范围内的监督下,环保不达标、实力偏弱的中小型企业都面临着关停的命运,甚至有些大企业乃至顶尖木门企业的工厂也被迫搬迁或是强制升级改造。  在环保风暴来临之际,不提升产品质量、不改善经营管理、不提升服务体验,必将被市场抛弃。  博亮的败局,环保就是一条重要的导火索,2017年开始,博亮木门通州工厂不允许再从事生产,安徽的新厂还没有建成,只得在山东进行代工。最近博亮与山东代工厂发生矛盾,致该厂停止了向博亮的供货,使其被迫进行全国撤店。  “现在由于环保的压力、企业投入的增加、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品牌发展压力很大。”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木门窗专委会会长张国林认为,这种洗牌对于行业而言其实是一件好事,“低劣、弱小的作坊不倒下去,大的企业就发展不起来,只有那些小作坊逐步退出市场,才能让行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未来木门行业将会向着规范化和规模化转变,只有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打造适应新消费市场的营销模式,才能成为新的家居行业生态链中不被替代的一点。  行业之争,从来不以年长幼论英雄,想要地位稳如泰山,甚至独占鳌头,必须与时俱进,顺势而为。

#行业热点 2018/9/17

华为、vivo、联想等试水智能家居 跨界合作或成常态

华为、vivo、联想等试水智能家居 跨界合作或成常态

“掘金”智能家居要靠技术和品质能听懂你说话的音箱、打开房门就会自动开启的灯、在外面也可关掉电源的插座,这些智能家居正在走进越来越多的家庭。紧接小米的步伐,华为、vivo、联想等“大佬”近期纷纷试水智能家居行业,开启群雄逐鹿局面。就目前来看,行业龙头位置落入谁家还未有定数,不同类型品牌间的跨界合作和开放生态成为常态。面对前景广阔的智能家居市场,行业人士认为关键在于修炼好“内功”,加强自身产品质量与核心技术。多个品牌切入智能家居领域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为3254.7亿元,预计未来三年内该市场将保持21.4%的年复合增长率。无论是垂直领域的独角兽,或是互联网、硬件、家电领域的行业巨头,都欲从中分一杯羹。上周,vivo在北京新品发布会上正式推出了IoT产品“Jovi物联”应用,给7月成立的IoT开放生态联盟提供智能家居产品服务入口,消费者可以使用“Jovi物联”来控制多款智能家居设备。联盟包括有vivo、OPPO、美的、科沃斯等多家知名品牌,都是目前手机行业和家电行业的佼佼者。而在8月,联想推出了三款支持苹果的HomeKit智能家居产品,有智能灯泡、智能插头和全高清摄像头,用siri就可控制这些设备。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个人电脑及智能设备集团总裁贾朝晖认为:“智能家居产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只停留在概念宣传阶段,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率不高,所以联想先从家居必需品出发,从单体智能到局部智能,从而实现整体家居智能”。无独有偶,华为也在上月推出了三款智能家居产品。不同的是,华为与行业龙头欧普照明和上海三思联合研发,为自主硬件品牌“华为智选”增加首批成员。有3种色温模式任意调换的读写台灯,和专属睡莲色的香薰助眠灯,除此之外,与上海三思合作的华为智选全彩灯泡,采用全陶瓷制作,使用寿命可长达13年。据了解,当华为手机与智能家居产品连接在同一个局域网时,通过合作搭建的智能家居HiLink平台,按下产品上的“Hi键”可一键互通。平台有来自于150多家业界知名厂家,覆盖家庭娱乐、能耗、照明、自动化、安防等6大领域百个品类千余产品。作为全球照明领导品牌的飞利浦,早在2017年便发布了“飞利浦 秀(Philips Hue)”智能家居照明子品牌,与联想一样也支持苹果的HomeKit接入,可以和HomeKit平台上的其他智能家居产品互动。就在结束不久的ChinaJoy 2018期间,飞利浦秀宣布与雷蛇Razer在中国正式展开合作,将飞利浦秀智能照明系统与笔记本电脑、键盘、鼠标和鼠标垫等Razer Chroma幻彩设备相连接后,在玩游戏时,炫酷的灯光效果将通过飞利浦秀照明产品投射到整个房间中,实现家庭照明与游戏体验的同步。跨界合作和开放生态成常态回顾智能家居的发展历程,从2014年谷歌以32亿美元收购Nest、三星和LG各自推出智能家居平台以来,智能家居的浪潮才席卷至国内市场,除了最早进入潮涌中的一批家电品牌外,电子、互联网以及运营商等产业链中的关联方也纷纷涉足,有自主研发智能硬件或是布局生态平台,不同类型品牌间的跨界合作和开放生态已经成为智能家居市场的主流动作。全球物联网观察在《2018年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中指出,智能家居从产品形态方面来看会经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单品智能化阶段,家电品牌会优先选择从大型家电产品,如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入手,而其他领域品牌则会优先选择小型家居产品,灯具、插头、摄像头等,形成了头尾各一方,齐头向中间靠拢的趋势。二是单品之间互相融合阶段,先是不同品类产品在数据上互通,再到打破品牌壁垒的互通,但这个阶段的产品没有自主动作,只能人为进行设置,比如在智能手环上显示智能体脂秤测量的体重、体脂率,在智能手机上显示智能手环记录的步数、每天消耗的卡路里,也是行业正在经历的阶段。最后是智能化系统阶段,基于第二阶段产品无壁垒的数据互通后,系统通过分析空间中的情况,产品可以主动干预环境,像是智能温度计检测到房间温度过高、人体开始出汗,这时就控制空调自动开始制冷了。要实现智能家居最后阶段的智能化系统,离不开IoT物联网的同心协力。在vivo人工智能全球研究院院长周围看来,过去的2017年被业内称为“人工智能黄金时期”,随着语音交互技术的突飞猛进,此前困扰业界的识别准确度大幅提升,现在5G网络正进入冲刺阶段,而5G作为物联网的最佳拍档,市场应用和网络建设也才刚起步。磨炼产品和技术促行业爆发“大部分人都说,不知道智能家居具体有哪些,难道挥下手关灯就可以说是智能灯具了吗?这个智能的含金量未免也有些低了。”某品牌资深智能家居销售员陈先生告诉记者,虽然目前“智能家居”的概念已经比较普及,但消费者对相关产品的技术性却半信半疑。有业内人士表示,因为智能家居概念庞大,产业链广阔节点众多,发展显得左支右绌,再加上一些厂商在产品上滥用智能之名,给消费者带来误导。目前智能家居行业虽然是支“潜力股”,但截至2018年上半年,行业并没有像预期中的火爆。所谓术业有专攻,在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战略官邵洋看来,手机是他们最擅长的产品,也是智能家居中必不可缺的入口,而辅入口产品,比如音箱、穿戴设备,要么就做到30%份额、要么就不做,其他外围产品比如灯泡、台灯、扫地机器人等,需要有足够专业性和资源投入的,不会去自行生产。智能家居产品和人工智能技术作为行业不可或缺的两部分,《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中提出,两者通常是对称变化的状态,如产品市场火爆时,技术领域相对就不温不火,反之技术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时,产品市场就趋向式微了。对此,品牌应把握行业发展周期顺势而为,做到产品和技术两不误。据《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在对从业人员的调查中,有44%的从业人员认为智能家居行业爆发还需要两年时间,前提在于经历技术磨练和产品迭代后,消费者的人机交互体验度得到提升。观点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个人电脑及智能设备集团总裁贾朝晖:智能家居产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只停留在概念宣传阶段,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率不高,所以先从家居必需品出发,从单体智能到局部智能,从而实现整体家居智能。vivo人工智能全球研究院院长周围:随着语音交互技术的突飞猛进,此前困扰(智能家居)业界的识别准确度大幅提升,现在5G网络进入冲刺阶段,而5G作为物联网的最佳拍档,市场应用和网络建设也才刚起步。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战略官邵洋:手机是智能家居中必不可缺的入口,其他外围产品比如灯泡、台灯、扫地机器人等,需要有足够专业性和资源投入。

#行业热点 2018/9/17

家居行业下一站:五环外?

家居行业下一站:五环外?

经历了2017年上市热潮与资本追捧,家居行业发生了系列变化,持续到2018年,产业创新再次踏上一个新台阶,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风口大热背后企业的认知沉淀和实践积累,其中也免不了会有惊慌、迷茫和手足无措的焦虑感。在滚滚向前的时代车轮下,行业更新换代的节奏也在加快,原来是五十年看兴亡,后来是三十年河东换河西,如今十年一轮回。站在现在的时间点回过头去看,家居家装行业十年前的巨头企业到今天大部分都没落了,即使活下来的也盛名渐弱,比如轻舟、业之峰、实创等,但与此同时也成就了一批后起之秀,例如欧派、尚品宅配、索菲亚等定制企业,大都是在近十年内开始真正崛起。这让笔者想起了海尔张瑞敏说的一句话,“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这个精辟论断不但在家电制造业适用,对当下家居行业发生的种种变革也十分贴切。近年来,智能制造、工厂4.0、新零售、大家居、整装等新风潮的涌现如同一场当代的“文艺复兴”,影响并改变着家居产业的传统业态和格局。但在这条通往“复兴”的光明大道前,家居企业得先勇敢穿越一段黑暗的地下通道,保持高度清醒和警惕,敏锐捕捉每一个细节变化,否则稍不留神就有被踢出局的可能。行业格局重塑,企业走入分水岭还是格斗场?前段时间几家传统家具企业倒闭的叹息还未平复,近日又传出两家老字号木门企业被曝经营状况堪忧,继拥有41年经营历史的博亮木门关停24家门店和加盟渠道后,沈阳天河木业也陷入了被迫卖厂的经营困境。这种眼看他人起高楼转眼楼塌了的故事总是让人惋惜,旁人看看热闹就散了,但作为业内人士不禁感到丝丝凉意,无论是老牌企业的撤店卖厂还是上市企业的利润缩水,种种现象预示着同一个信号,家居行业的秋冬季节真的到了么?在前文《家居行业大降温,等熬过这场寒冬又是一条好汉》发表之后,不少行业人士找笔者交流,有人认为当下家居行业经过十几年的繁荣发展,现在走到了一个分水岭,前路未卜,谁也不知道该选那一条,在头部企业小心翼翼地创新试验下,大家都在等待一个更加确定的信号,即使是巨头们极力吹捧的整装,在没有看见业绩成效之前,谁也不敢轻易下水。也有更现实的看法认为,当下局面对于实力偏弱的中小企业来说,更像是一个激烈的格斗场,楼市动荡、环保施压、成本上涨、库存难消、渠道融合、品牌薄弱……每一个都是关乎存亡的生死命脉。复盘上面倒闭企业的发展路径来看,从昔日的风光无限到今日的凄凉落寞,无非就是反复讨论的几个问题。更让人感到无奈的是,面对这些危机和变化,这些企业也曾尝试积极应对和转型,但是或因能力不够,战略失误,或是错过时机,最终无力抗争消退在历史的洪流当中。根据其他媒体报道,博亮木门从2014年开始做整木定制,2017年开始出现经营性亏损,2018年亏损情况未有好转,全国性的撤店是一种止损行为。天河木业的转型较之博亮更早,从2008年就开始专注于整木定制,几次加大投资、增添设备,而将它拖入卖厂困境的重要原因也是整木定制的生产系统做得不够流畅,导致生产受阻,加之当地政府的一些政策干预,最终将天河逼到了“卖身”的绝境。追溯这两家企业的转型可以说是整个家居行业的一个缩影,当头部创新型企业较早地意识到个性化定制、一站式购齐、体验式消费等市场新变化时,家居行业的整体业态开始发生转变,无论是家装公司还是家居企业,都不再安于单一的产品形式,纷纷开始扩张布局,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成了行业的变革趋势,“全屋定制、整装、大家居”成为从业者最常见的宣传策略。但定制家居并非空喊口号,更不是一道简单的空间填空题,而是涉及到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整理效率、环保课题的理性层面,以及个性需求、收纳和情感美学的感性层面。对于成品转定制、单品转多元的企业来说,多年的单品类产销思维没有改变,传统的生产系统跟不上,盲目的扩张导致供应链的混乱和紧张,结果也只能以失败告终。渠道多样化,流量漏斗变筛子消费端决定供应端的变化,消费者对于一个完整家居空间的需求,倒逼行业从各个方向进化成场景化和一体化的家居展示形态,从风格、材质、功能等方面重新定义企业的产品和门店价值。除此之外,行业渠道变革更是企业不可忽视的一面。相比其他行业,家居产业链和服务链非常长,分房产、装修、家具、软装、家电等几大环节,其中涉及的角色众多,房产经纪人、装修公司老板、设计师、工长、工人、经销商老板、店员、软装设计等等。复杂的链条环节,参与角色众多,流量和资源都很离散。所以在家居行业一直都有“流量为王”、“得渠道者得天下”的说法。在当下新零售盛行的风口下,家居行业的渠道竞争变得尤为激烈,在房产商、整装、精装房、电商平台等方面的层层分流下,家居企业不再单纯依赖线下卖场,开始建立自己的渠道闭环,行业跨界合作开始流行,智慧门店、体验店、大店模式等多样化的线下门店开始遍地开花,完善渠道,抢占流量入口是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都不能松懈的斗争。行业人士表示,目前而言流量下滑,门店冷清是整个行业都面临的困境,但整体来看流量总额其实和以前差不多。虽然上游房产市场的动荡对家居企业有所影响,但消费者的生活水平逐年上升,一直被视为低频的家居家装消费也逐渐变得高频,所以总体需求没有下降很多,只是渠道的多元化发展把原本集中的客流分散到了各个方向。如果说之前的单一渠道是一个流量漏洞的模型,那么现在则变成了一把扁平的“千疮百孔”的筛子。所以大家不得不在各个方向布局,大到写字楼、商超、卖场、社区,小到微博微信、小程序、抖音等各个社交软件,形成一张线上线下全面融合的渠道网络。渠道拓荒,“五环外”成新战场从各个上市企业的年中报也能看出,“渠道下沉”已然成为家居企业下半年的布局方向,红星美凯龙、欧派、尚品宅配等头部品牌都在年中报中明确表示,未来仍将继续侧重于在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区域布局,同时在三、四线及其他城市拓展。有从业人员预言,家居行业新一轮的流量拓荒之战即将在三四五线城市打响,一、二线城市的市场已经十分饱和,企业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已经没有必要再大力开新店,而在广阔的三四五线城市甚至更小单位的县级城镇和农村市场则还有一片空白市场有待开发,加上近年来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落实,五环外的“小镇经济”爆发力不容忽视。这不禁让笔者想到了被行业称为资讯界“拼多多”的趣头条于昨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先抛开其对资本市场的意义不谈,虽然大家都在说市场从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渐变,但是拼多多、趣头条挖掘的是分层用户中尚未被拓荒的“新蓝海增量用户”,这或许也可以给家居行业的各位同仁一个指引或警醒。对于头部品牌来说,未来比拼的是谁的眼光更远,延伸的触角更长,行动的速度更快,谁就能先抢占市场,而原本在边缘角落偏安一隅的、品牌薄弱的中小企业,也必然会受到一定冲击。在这个异军突起的年代,你的敌人从来不只是自己,也没有谁是绝对安全。所以,大家准备好迎接下一场战斗了么?(作者/张华)

#行业热点 2018/9/17

传统公司PK互联网公司,谁能成为智能家居领头羊

传统公司PK互联网公司,谁能成为智能家居领头羊

2018年,智能家居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除了BAT三大巨头外,中国知名的传统公司海尔、格力和美的等等,也加入了智能家居行业的竞争。当传统公司遇上互联网公司时,谁能够成为智能家居行业的领头羊?我们将从产品设计、营销战略、专业人才和智能家居新出路这四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产品设计:争相进军智能音箱对于传统公司来说,硬件是必不可缺的。他们对于智能产品的思考,都建筑在一件件硬件实体上。传统公司的设计师想的是:如何为产品插上智能的翅膀。因此,他们把wifi模块加入硬件,让硬件能被手机控制,形成人们普遍认为的智能家居。老实说,这不算创新,只是一种升级。我们得承认,传统公司的硬件足够好,好到即使没有智能化功能,我们仍然愿意选择他们的产品。因为,质量就是硬道理,而智能并非刚需。但是,这种新旧的镶嵌,我们不能称之为智能家居。反观互联网公司,他们没有自己的硬件产品,所以能够调查受众的需求,创造出新产品。亚马逊旗下智能音箱Echo问世后,智能音箱被看做是智能家居的入口。国内互联网公司也相继推出天猫精灵、小米AI音响、京东叮咚等智能音箱,以求加速对智能家居市场的占领。然而智能音箱源自国外party文化,移植国内却难以繁殖。天猫精灵和小米AI音箱不追求做工精细而进行简化的低价策略,迎合了喜欢尝鲜的年轻人一代。但单就工艺和功能来说,国内的智能音箱还远达不到智能家庭主机的地位。营销策略:抢入口才是王道传统公司的营销思路只是在为产品增加亮点。如:我们的产品可以联网、我们的产品可以手机控制等。然而产品的思路还是传统的思路,导致多出的“互联网”功能没什么用处,也没有专业的团队对其进行开发和维护。所以,传统公司更看重单一产品的销量。互联网公司则是相反的思路,单一产品的销量不是核心,做成足以匹配任何家电的云平台才是目的。掌握智能家居终端,接入普通家电,打造最全面的云平台,成为智能家居必不可少的接口,才是互联网公司关注的。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华为、阿里还是京东,他们推出的华为HiLink、阿里智能家居和京东微联,都是专注于优化智能家居的终端,尽可能接入传统公司,以达到资源的最大化。这些互联网公司也有丰富的经验和足够的实力,承担起连接传统公司,提供大数据,接入智能网络的职责。专业人才:与行业都尚在发育期传统公司的最大弊端可能是互联网化程度浅,速度慢,人才资源有限。传统公司家大业大历史悠久,但内部利益关系盘根错节。制度僵化,管理严苛,压榨人力。对于创造性的人才来说,微薄的企业福利不足以留住他们,有互联网思维的人才大部分也不会选择传统公司。互联网人才的缺乏,会导致智能与硬件人才的不平衡,无法实现智能与家居的完美融合。互联网企业吸引互联网人才,他们也懂得留住这些人才。无论是兼具健身房的复合式办公大楼、豪华的员工餐厅还是丰厚的年终分红,让人感叹:都是别人家的公司!然而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创意演变为实体硬件是另一急需。一方面,他们把重心放在了互联网大数据上,没有预留时间,反复对硬件进行测试,对于生产也并不专业;另一方面,不基于硬件基础的新创意很难推进,在成品制作中有很大困难。转型和融合是新出路吗?传统公司转型做智能家居?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这是一个笑话。即使是大型企业,堵上资金与时间,进入智能家居这个新兴行业,也是一场豪赌。创业型传统公司,对于智能家居行业,也只是观望的态度。创业型的互联网公司却是多不胜数。一部分的创业公司选择了与大品牌进行联合,形成优势的互补,例如broadlink与小米的合作。然而这种合作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小米对于硬件的模仿和低价的策略,让broadlink无法忍受,最终撕破面皮。另一部分创业公司,则选择了另辟蹊径,除了自主研发智能硬件外,专注于为高端房地产商定制智慧社区。通过无缝集成的智能硬件与大规模产品平台化,打造出由物业管理系统、社区O2O服务系统、社区B2F电子商务系统和社区SNS社交系统四大基本功能系统构成的智慧社区平台。在智能家居逐渐普及的今天,部分企业选择打造面向家庭、社区和社会性公共服务管理的智慧社区,这也是智能家居产业前进的一个方向。那么市场需要怎样的企业呢?在智能制造上有经验,在系统功能上能自主创新,能够提供兼容性技术平台……传统与互联网的强强联合,应该是智能产业的发展趋势。传统的硬件厂商需要借助更大的平台去实现产品升级和推广,而互联网企业也需要专业的硬件生产商做好创意落地,行业发展过程中势必要经历一系列磕磕碰碰的探索。就目前趋势来看,风起云涌的“百箱大战”之后,新一代的行业颠覆或许马上就要到来。(文章来源:嘟嘟智能家居)

#行业热点 2018/9/17

内地首个家居环保白皮书:未来五年行业将加速洗牌

内地首个家居环保白皮书:未来五年行业将加速洗牌

9月12日,红星美凯龙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联合发布了《中国家居绿色环保竞争力白皮书》(下称“白皮书”)。该白皮书显示,97.76%的消费者在选购家居产品时会考虑绿色健康因素对身体的影响。并且,当前家居市场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消费者希望获得更多知情权和选择权,拥有辨别产品优劣的方法和途径。这实际上也与当下家居消费主力人群的特点有关。根据上述白皮书的调查结果,近一年来,家居消费的主要人群是80后、90后,其中80后占51%,90后占33%,受教育程度以大学学历及以上人群为主,占比在83%。未来5-10年,这一群体仍将是家居消费的主力。“80后、90后的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在成长过程中享有的物资资源比较丰富,所以对于所要消费的产品有着更‘苛刻’的要求,他们是品质消费的信赖者,绿色环保是衡量品质好坏的主要维度之一。”重视家居行业环保问题的不仅是消费者,环境政策和技术层面上,也要求家居建材企业提升环保意识与行业标准。2015年以来,中国淘汰落后产能的环保政策逐步落实,家居建材行业内原来低价、不环保材料的生产受到限制甚至无法生产,基装建材成本提升导致的涨价、延供、断货等,都对家装企业的供应链、调度、供给等提出挑战。上述白皮书预测,不环保或环保技术无法跟上时代技术发展的企业,会加速被淘汰出局,家居行业将进入标准化、规划化的时代。“对比家电、汽车等行业,家居建材整个行业的工业化程度不高,因为家居建材式样繁多,不太利于工业化的生产和制造,在这个行业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特大型的工厂、企业。”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副总裁张贤对界面新闻表示,家居建材行业上游制造端不少企业比较分散,且规模小,这也是导致行业内难免有乱象出现的原因。但眼下,整个家居建材行业正在进入加速洗牌、品质竞争的阶段。上述白皮书称,2008年以前的家居市场属于“热身赛”阶段,“无关输赢,都有所收获。”2008-2012年期间,实力还行的企业也能够赚到钱。进入2013-2017年,家居卖场的面积增加速度极快,各品牌逐步展现实力。但在未来5年,行业将加速洗牌,市场份额将进一步集中在优秀企业和品牌手里,其他企业和品牌则将迎来更大的挑战。“绿色环保其实已经成为了企业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张贤说,在面临严格的环保标准时,企业只有重视绿色环保,塑造起对手难以模仿和超越的壁垒,才能更有力地应对竞争。然而,对家居建材企业来说,如何有效完善质量体系、保证所有产品都符合环保标准、不出现个别意外,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在张贤看来,难点在于如何把企业家、经营者的意识变成企业共同的认知,这需要企业在内部经营管理上建立与之配套的制度。(责任编辑/李燕)来源:界面

#行业热点 2018/9/14

智能家居赛道群雄逐鹿,谁能封王

智能家居赛道群雄逐鹿,谁能封王

各种报告显示,智能家居蕴含数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吸引了众多科技巨头抢夺,而手机厂商则最积极,包括苹果的HomeKit,三星以SmartThings平台深耕生态平台建设,并推出三星智家IOT平台,所公布的智家合作伙伴计划中,看到了众多国内一线的品牌,包括ORVIBO欧瑞博和欧普照明等,三星向国内伙伴和消费者描绘了美好的互联智能生活。所有智能手机厂商开始大肆押注智能家居,在消费科技方向寻找手机以外的增长点,同样,互联网巨头也一样,纷纷涉足,那么国内玩家当中,有哪些典型?在物联网高级顾问杨剑勇看来,有以平台生态为代表的小米,从连接生态开始的华为,也有以语音培育智能生活生态的百度,智能音箱赢家的阿里巴巴,与此同时,有服务器机器人独角兽科沃斯,以及面向智能化转型的传统家电巨头美的。至此,引发思考,以上这些公司在各自方向引领智能家居行业发展。小米培育生态链打造了国内最具规模的IoT生活平台手机厂商押注智能家居以此寻求新增长点,以小米为代表,他是最早进入智能家居方向的国内手机厂商,早在2013年就在探索,并于2016年向市场推出“米家”品牌,统筹发展智能家庭,所培育的七十多家生态链企业,打造了众多爆款,诸如智能手环让生态链企业华米成为全球最大可穿戴厂商,智能音箱全球排名第四,仅次于谷歌、亚马逊和阿里巴巴,小爱同学月活跃设备超过3000万,遥遥领先于国内其它竞争对手。同时,小米IOT生活平台,也是国内最具规模的生态平台,连接了1.2亿智能设备,且IoT智能生活业务为小米带来上百亿营收,2017年全年超过200亿元,2018年上半年181亿元,可以说,IoT和AI将撑起小米未来。小米在消费级物联网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率先收割智能家居红利的厂商,从智能硬件出货量和营收规模来看,小米是国内厂商当中最大赢家之一。华为要以连接撬开千亿市场规模同样作为手机厂商,创造诸多神话,智能手机出货量一举超过苹果,伴随万物互联时代到来,华为积极面向物联网转型,消费类业务除智能手机以外,开始聚焦面向未来的智能家居。这将是继智能手机以外,智能家居成为华为消费者业务核心之一,以HiLink连接为核心,希望在3年内打造出全球最具价值的智能家居生态,华为依托大连接谋划物联网,撬开千亿连接,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社会。特别在今年,华为更是开足马力入侵智能家居,和小米一样,推出独立“华智”智能家居生态品牌,以连接为核心打造一个开放式的智能家居生态体系,且吸引了包括海尔等众多产业链优势资源,提升了华为竞争力,至此,华为更是提出三年在这一生态要创造千亿元流水目标。百度以语音技术为核心的生态,连接规模超过1亿国内,百度是率先向人工智能转型的互联网公司,作为一家以搜索引擎起家的互联网巨头,如今蜕变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李彦宏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出百度是AI公司。作为积极发展AI技术的龙头,多项AI技术达到世界级水平,且自身众多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利用AI技术进行改善,同时在无人驾驶、金融科技、智慧医疗和智能家庭等众多方向积极探索其AI技术落地。毋庸置疑,百度是国内无人驾驶技术实力最强的企业,也实现量产并在各地进行路测,只是商业落地还有较长一段路要走,同时,百度在AI商业落地方面积极向智能家居方向延伸,更是成立智能生活事业群推动智慧的生活落地。同时在生态培育方面,还大肆投资收购,强化自身的竞争力。截至7月底,搭载百度 DuerOS 的智能设备激活数量已经突破1亿大关,在物联网高级顾问杨剑勇看来,这一突破,意味百度在人工智能商业落地已经进入收获期,作为面向消费物联网方向是百度人工智能落地重要一环,围绕DuerOS所构造的智能家居生态体系攻城掠地,如今这一生态初具规模,有效推进智能生活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场。阿里巴巴在“百箱”大战中率先突破,占据国内50%份额物联网已成为阿里巴巴新赛道,因物联网包含广泛,但智能家居是阿里主攻方向之一,旗下人工智能实验室推出了天猫精灵智能音箱,以此作为基础培育智能生活生态体系,当这一生态规模日益扩大后,利用天猫精灵搭载的语音技术可以进行操控家庭、办公和酒店等与生活相关的各种智能设备,让人们实现智能生活。自天猫精灵推出后,打破了国内智能音箱出货量不能突破百万的尴尬局面,依据公开消息显示,天猫精灵增长迅猛,今年第二季度出货量增长高达 %,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亚马逊和谷歌。另外,占据了国内50%市场份额,主导了国内智能音箱竞争格局,是最大收割者。科沃斯积极打造服务机器人物联网应用场景一级亦是二级市场,以智能制造、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新经济备受市场青睐,特别是以人工智能为方向创新企业,更是当下最火热的方向,相关创新创业企业更是估值自然是水涨船高,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有数十家,一跃成为独角兽,受到资本极高关注。而在以发展新经济和独角兽为背景的今年,科沃斯作为国内第一家服务机器人登陆国内A股市场,从营收来看,2018年上半年营收25.23亿,同比增长28.32%。随着登录资本市场后,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年产400万台家庭服务机器人项目、机器人互联网生态圈项目和国际市场营销项目。科沃斯凭借在家庭服务机器人领域实现了大量技术积累,不断延展机器人功能,提高机器人智能化水平,改善用户体验,实现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从“工具”到“管家”再到“伴侣”的迭代发展路径。并积极拓展服务机器人的在IoT应用场景,将会成为未来家庭 IoT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推出多款和天猫、华为合作的 专供产品,为用户提供智能家居场景的增值体验。不管是工业机器人,亦是服务机器人,中国是机器人消费最大市场,因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大背景下,包括富士康等大型制造商纷纷加大部署工业机器人,在“机器换人”战略下,推动了国内工业机器人蓬勃发展。然而,服务机器人在近年来也逐渐从科幻走近普通百姓家庭,扫地机器人、儿童陪伴机器人等各种服务机器人进入了众多家庭中,为人们生活方式带来智能化的深远改变。美的紧跟智能化浪潮,以双智战略激战智能家居在万物互联大趋势下,传统家电厂商紧跟智能化浪潮,例如国内两大传统巨头美的和海尔就是面向物联网转型的代表企业,推动他们智能化转型动力来自智能家居促使消费升级,拥有高达万亿试产规模,两者积极拥抱物联网,并激战智能家居市场,不过,从市值、营收和增长等指标来看,美的和海尔差距巨大,美的市值2654亿,营收1426亿,海尔市值则在901亿,营收885亿。而美的拥有全品类的家电产品线的美的在构建统一、兼容的智慧家居平台,向用户提供 一体化的家庭解决方案方面具备领先优势。一直倡导“智慧家居+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双智”战略,已持续对人工智能、芯片、传感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领域的进行了研究与投入,建立了家电行业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团队。美的在过去5年投入研发资金超过 200 亿元,致力于以 大数据和 AI 为驱动并赋予产品、机器、流程、系统以感知、认知、理解和决策的能力,最大限度消除人机交互的多余载体,打造以“没有交互”为目标的真正智能家电新品。最后智能家居市场是消费物联网领域中最具规模市场,巨头们通过AI语音助手与IOT平台+AI等技术结合,为家庭注入变革,在他们共同推进下,智能家居正在加速普及。那么,各路大军先后涉足,在这个群雄逐鹿的智能家居市场中,谁能封王?(责任编辑/李燕)来源:智能家居网

#行业热点 2018/9/14

消费升级思维推动 互联网家装企业突变

消费升级思维推动 互联网家装企业突变

继齐家网7月在香港上市之后,8月28日,互联网家装平台“土巴兔”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互联网家装行业经过尝鲜期、发展期逐步迈入沉淀期,2018年的家装市场就是最好的写照。从年初开始,互联网家装企业资金链断裂、倒闭、跑路等消息不绝于耳,一些来不及成名便无名的企业,还有曾经知名如今消退的企业,面对家装市场的新形势、新考验无力应对,被市场所清洗。当然,在经过市场大浪淘沙地筛选,依然坚挺在互联网家装市场的企业,自有其生存之道。面对市场的变化,企业如何应变,有哪些新思路,又有什么新举措?惊变 市场环境倒逼互联网家装企业突变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当下互联网家装行业流量红利逐渐衰退。互联网与家装行业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巨大的流量红利所导致的,但随着流量转移的消耗殆尽,家装行业通过互联网渠道获取的用户流量不断减少,且这些流量的转化成本开始增加。最为明显的是,2015年、2016年借着互联网的东风,市场涌现出近百家互联网家装公司,由于太过于看重流量,整合能力、交付能力和施工能力欠缺,在流量红利、流量转化缩减的情况下,互联网家装企业便举步维艰。有统计数据显示,近三年倒闭的互联网家装公司超过100家。在市场环境的逼迫之下,一些走在市场前列的互联网家装企业开始寻求突围之路。据土巴兔招股书显示,自2017年下半年起,土巴兔策略性地削减了家装承包业务,更加专注在线平台业务。由于土巴兔的在线平台业务已经发展到相当规模且服务能力亦已加强,而保留家装承包业务小规模更为灵活,足以跟进市场发展。未来,预期仅会在有限的地点经营家装承包业务。招股书显示,土巴兔公布了最近三年的业绩:营收分别为2.03亿元、5.7亿元、8.81亿元,其中,在线平台业务收入分别为1.90亿元、2.98亿元、4.02亿元,逐年递增。2017年经调整后盈利6350万元。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互联网家装企业最大的改变是基于一定流量的前提下,夯实整合能力、交付能力。蜕变 消费需求促进互联网家装企业思变如今,用户需求从单一向多元方面演变,传统的家装服务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装修需求,而带着“颠覆行业、改变痛点”标签的互联网家装企业也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单纯通过“价格战”的方式又再次走入了传统家装企业的“怪圈”。但实际上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价格”早已不是消费者的第一考虑因素,尤其是家装市场的特殊性,消费者对于环保性、设计感、家装质量、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的需求均在价格之前,记者之前在对20个近期考虑装修家庭的采访中发现,仅有1家首先考虑的是价格问题。互联网家装也正在用品质逐步打消装修用户对其“廉价、低质、粗糙工程”的疑虑。以万链装饰为例,万链在发展策略上不以规模驱动,而是以能力驱动为主,以交付、售后服务为中心,重点进行这两大能力的建设。万链家装总经理汪启帆告诉记者,我们的产品紧跟消费需求的变化,严格把关产品,以产品驱动发展。我们统计的数据显示,80%群体装修需求基本上聚焦在这四大类:第一类是婚房,结婚必然会考虑到买房,进而出现装修需求。第二类学区房,随着孩子的降生,父母自然而然会考虑到学区房,就会出现装修需求。第三类改善房,当有一定积蓄后,会想着换到大一点的户型里。第四类给父母买房,我们接触到很多客户,都是为父母买一套户型偏小的,离自己家不远的住房。作为中国最大的线上家居装修平台,土巴兔坚持以科技手段为产业链赋能,并逐步改变了行业的连接方式、交易方式和生产方式。未来计划进一步增强数字化平台以吸引更多服务供应商,增强多层次供应链能力,提高平台的转化效率等,都是以品质为出发点。蝶变 创新思维推动互联网家装企业求变随着新技术的日新月异,许多走在前列的互联网家装企业纷纷结合新技术,用创新思维推动自身新变革,在优势产品领域寻求差异化发展,用实实在在的产品“圈粉”,使得自身的产品在家装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在服务形式上坚持消费导向,不断推陈出新,探索服务人性化思路,尤其是思考如何将互联网家装的优势最大化体现。汪启帆表示,万链装饰坚持品质驱动,用心做好交付和售后,科技创新、产品研发都是为提高客户体验为初衷,把品牌建设好,吸引多方资源聚集。速美超级家市场部赵建告诉记者:针对市场的变化,速美超级家作出了新的尝试和改变,在日常品牌的色彩基础上,开发了32种性格色彩,满足客户色彩偏好,实现各自的情怀诉求。例如淡山茱萸粉,它表达的是藏在心里的少女粉,以及代表历史沉淀的色彩,神秘与雅致东方格调的陶俑红。另外,在美装方面作出承诺,为消费者提供多重保障,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如55日从毛坯到交付的诚信保障,F2C供应链环球直采好评品牌无供应商赚差价的价格保障等。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土巴兔今年也推出了一些新的研发业务,比如在供应链金融方面,土巴兔携手金融机构正式推出家装供应链金融产品“兔好融”,这是给予装修企业的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与工具,力求破解装企资金周转难题。希望通过这款产品,可以解决装修企业经营过程中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还可以帮助他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进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率。互联网家装回归理性2018年给家装行业出的考验不少,对于互联网家装的考验则更甚。资本投资热度、市场价格战、消费者尝鲜之心都回归理性,互联网家装不再一味追求流量为王,而是逐渐回到家装工程的本质——交付。在中消协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消费投诉情况中, 互联网装修“跑路”成为投诉热点之一,也有相关数据统计显示,过去3年倒闭的家装公司多达113家。这使得消费者对互联网家装的信任度下降,对家装行业的疑虑加重,在选择上更显谨慎。从客观上来分析,之所以出现这种倒闭、跑路的现象,与之前市场过热涌进太多抢风头的互联网家装公司有关。2015年互联网家装的比较明显的“风口”,几乎每个月都有新的互联网家装类的品牌出现,半包、全包、软装、硬装、全屋等把家的每个角落进行覆盖。然而,装修是个系统工程,并不是简单的喊口号、低价格就能做到的,它更需要专业和落地,简单来说就是做好交付。交付是家装从设计图到工程落地的实现,是给消费者一颗定心丸,否则口号都是徒劳,甚至是美丽的泡泡。在市场热潮逐渐褪去后,考验品牌真实力的时候就来了,用户体验、消费者口碑、工程质量才是企业长久发展之根本。

#行业热点 2018/9/14

消费前置,家居卖场渠道崛起,未来有望突破300亿元

消费前置,家居卖场渠道崛起,未来有望突破300亿元

  家居卖场中装修材料、家具装饰产品众多,具备一站式购物、体验式消费等特点,有其它渠道不可比拟的优势。家居卖场中的家电消费,也已经呈现出“前置单品→场景组合→全屋方案”消费趋势,客单价、门店销额增长很快,未来家居卖场将也成为家电零售主要的线下渠道。  中国家电市场进入“新常态”,重庆市场异军突起  2018年,中国家电市场进入新常态,市场规模增长放缓、线下零售渠道受线上侵蚀整体呈现负增长、产品升级(高端、智能产品比重增加)。但因为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居民消费差异较大,所以通过奥维云网大数据以及调研结果,可以发现很多市场表现上的先明特征。  重庆作为国内GDP大省、房地产市场价值洼地,近2年楼市供需两旺,家电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据奥维云网线下零售监测数据显示,主要家电产品(包括彩电、冰箱、空调、厨电、热水器、净水器等)的线下零售总额持续提升,这与其他主要城市线下家电零售总额持续下降相比,形成鲜明反差。现在,重庆线下家电零售总额已经比肩京沪,按此形势发展近1、2年必将实现超越。  国内家电市场智能化、高端化已经成为趋势。2018年上半年,重庆主要家电产品的智能化产品线下零售总额占比在50%左右,与其他城市相当,但市场规模更大。而重庆地区高端产品线下零售总额占比达到33%,与其他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是,重庆高端家电产品的增长趋势很明显,类比其他城市,增长空间至少超过15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在国内家电市场增长放缓、线下渠道贡献下降、产品智能化和高端化比例提升的“新常态”之下,重庆家电线下零售市场持续增长、市场规模将赶超京沪,高端家电产品提升空间大……  家电消费前置,家居卖场渠道价值凸显  新房装修,是家电消费的主要购买原因。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在家庭装修过程中,会将一些在需要安装的家电产品优先选购。尤其厨电产品,已经成为大多数整体家装套餐中的标配产品。  而且随着消费者对家电产品使用的便捷性、空间利用的合理性、与装修风格的协调一致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热水器、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产品,也越来越多的在装修前期被考虑进来,甚至需要设计师做整体的设计与搭配。  在家装消费过程中,家装公司是消费入口,战略地位不言而喻。但由于家装设计师对家电产品了解有限,不能将产品的功能特点对消费者进行有效的介绍,家电产品出样有限、可选择的余地也比较小,所以家装企业提供给消费者的家电产品大多还是靠低价取胜。除了厨电、空调等产品的家装配套率较高以外,其他家电产品还是多以促销赠品的形式提供给消费者。  家居卖场在大家居概念兴起之后,受到资本广泛关注,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百安居等企业纷纷开展门店拓展、品类拓展、业态融合、新零售升级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希望能巩固自身优势,并在大消费市场中取得主导权。  厨电、热水器企业在在家居卖场中开设专卖店早已有之。从2016年开始,海尔、美的、博西等企业开始加大在家居卖场专卖店中其他家电品类的出样率,希望通过多品类共存、相互引流,提升客单价和门店销额。而且因为家居卖场中的专卖店,都是家电企业经销商自主经营,导购更熟悉产品,也知道如何推介价值更高、品类更多的产品给消费者,所以套购比例越来越多。  奥维云网认为,家居卖场中装修材料、家具装饰产品众多,一站式购物、体验式消费等特点,具有其它渠道不可比拟的优势。家居卖场中的家电消费,也已经呈现出“前置单品→场景组合→全屋方案”消费趋势,客单价、门店销额增长很快。  奥维云网在对重庆地区家居卖场调研发现,重庆家居卖场中主要家电品类的门店销售规模,都呈高速增长态势。其中空调、热水器等品类的门店年销额有望达到1800万元,增长率将超过150%。  而以冰洗产品为主的综合类家电企业,门店年销额也将超过700万元,增幅接近翻翻。厨电受家装企业分流影响较大,门店销售规模超过600万元,增幅23%。虽然厨电门店销额增幅相对较低,但相比线下零售渠道整体负增长来看,仍是难得的亮点。  根据奥维云网400+城地产大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重庆地区拟建在建住宅工程项目中,将在2018~2021年竣工的住宅建筑面超过4800万平米,去除公摊面积,并按平均住宅建筑面积100平米/套计算,可供给新建住宅超过28万套,住宅供给充足。  随着家居卖场门店拓展、家电企业入驻门店增加、单店销额提升,家居卖场渠道的家电销额还将保持一个很快的增长势头。预计到2020年重庆地区家电主要品类销售额总计有望超过25亿元,线下零售渠道销额占比将从2017年的11%,提升到超过25%,渠道价值愈发凸显。  2020年全国家居卖场家电销额有望超过300亿元  从全国范围来看,家居卖场正在成为家电线下零售市场增长最快、最具投资潜力的渠道。奥维云网研究发现,2018年全国家居卖场中家电门店数量将超过5800家,同比增长45%,家电销额将超过186亿元,增幅超过49%。  随着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百安居等家居卖场的新店开业速度加快,家电入驻门店、品牌、品类增加,奥维云网预计到2020年,家居卖场中家电产品总体销额将超过300亿元,成为零售市场中举足轻重的线下渠道,大家电受益最多。

#行业热点 2018/9/14

家居行业渠道拓荒,新一轮流量混战开打

家居行业渠道拓荒,新一轮流量混战开打

家居行业线下门店的渠道网络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不断衍生新的合作方式、新的细分销售渠道等多种创新,除此之外,带微分销功能的微店、拼多多、云集微店、抖音、小程序等从侧面出击,正力图从传统线上渠道撕开一条口子。得渠道者得天下,从传统的线下门店布局,到合作方式和细分渠道的创新,家居行业的流量争夺战正在变得空前激烈,面对新兴电商渠道的崛起,新一轮抢客交锋大幕已开。各企业需要加紧布局,任何一个入口都不能忽略。一部家具行业的进化史、家具品牌的格局迭代史,同时就是一部销售渠道的演变史。此前,家具行业经历了漫长的加盟代理+直营时期,从省级总经销,到市县的分销商、代理商,再到终端的零售门店等,一条线下来,大家的合作方式可以概括为:交一笔加盟费或保证金,然后从厂家或上级经销商处拿货。直到今天,加盟代理依然唱主角,绝大多数家具品牌,依然喜欢走经销商路线,力图借助经销商的力量,编织一张触达全国买家的网络。比如:欧派的经销商多达4000家,索菲亚的经销商专卖店2000多家,好莱客经销商1100多家。不过,在这一张渠道网的背后,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不断衍生新的合作方式、新的细分销售渠道等多种创新。以合作方式为例,比如经销商持股,就是典型的表现,包括白酒这块的五粮液、泸州老窖、衡水老白干,电器领域的格力、华帝、老板等,家居市场的索菲亚等,正在或者已经推行经销商持股。更多的创新已浮出水面,比如门店合伙人制、投资合作制、托管制等等。在细分销售渠道方向上,写字楼、购物中心、社区等阵地,被纳入新的攻打对象。天猫、淘宝或京东、唯品会、公众号等几乎成了众多公司线上销售渠道的标配。值得注意的是,带微分销功能的微店、拼多多、云集微店、抖音、小程序等,从侧面出击,正力图从传统线上渠道撕开一条口子。家具零售渠道的进化:分流、分流,还是分流此前的几十年间,一个家具企业,在经销商体系之上,它能够开发的线下销售渠道主要包括:家居卖场、家具市场、房地产企业、硬装公司、软装公司、设计师与室内设计公司,以及大客户采购等。尤其是家居卖场,目前成了一二线家具品牌的必争之地,这一渠道经历几轮洗牌,目前形成了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两大全国性的家居连锁,以及富森美、吉盛伟邦、红树湾、金海马、香江、乐安居、欧亚达、金马·凯旋等区域性卖场,毫无悬念地成了众多家具品牌进军地方市场的关键桥头堡。有些全国性家具品牌,特别喜欢紧跟这两家卖场的开店节奏,比如顾家家居,去年跟居然之家有个合作计划,声称到2020年要在居然之家新开专卖店1500家,总数超过2000家,每年联合营销活动200多场。原本颇有竞争优势的地方性家具建材市场,同时并存卖家具、建材的门店,日渐式微,主要是一些地方品牌或中小家具公司在此驻扎,很多时候还只是一些作坊式家具店,毕竟租金低,运营成本相对可控。当然,客流量也是比较惨淡的,而且客单价也要低许多。由房地产企业、装修公司、室内设计公司等构成的大客户采购渠道,往往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战场。一两个大单就可能就成就一家公司,所以,我们在稍微有点规模的家具公司里,就能发现他们都会安排专人负责这种B端市场的开发。大概8年前的时候,电商渠道崛起,成为线下销售渠道的强悍补充,目前的家具行业,已形成三大电商主力:阿里系、京东、互联网装修平台。阿里系主要是淘宝、天猫、聚划算,还有阿里巴巴的B2B平台等,其中的核心渠道要数天猫,已有几百家企业入驻,每年双11是各路家具豪杰们的激战时刻。有数据显示,2017年度,淘宝的住宅家具销售额1116.26亿元。单日成交额上亿的家具品牌至少有林氏木业、全友家居、索菲亚、欧派、芝华仕、玛格等。但是,线上营收规模可观,还能赚到钱的公司,并不多,至少有5成的家具公司在淘宝天猫或京东开了店,销量却乏善可陈,如果无法尽快扭转局面,伴随成熟电商平台的阶层固化与流量红利终结,可能更难有所成就,严重者会倒闭关门。京东属于后起者,最近两年经常传出捷报,比如今年618,京东的说法是,升降桌销售额是去年的9倍,儿童床同比增长90%,红木家具同比增380%,床垫卖出2.5万多张。618的销售榜单上,A家、全友、喜临门、芝华仕、中源拿下前5强。刚刚,京东专门开辟了南康家具线上馆,已有华邦红木、潘峰家居、自由王国、采木园、爱扬、维平等多家江西本地公司入驻。从目前的情况看,京东应该是认真做家具电商平台的,包括家具在内的整个家居建材板块,都是他们的主战场之一。唯品会、苏宁易购、蘑菇街、美丽说等电商类平台,同样有一些家具企业入驻。在唯品会上,专门开了家居板块,在家具家装品类下,已有顾家家居、全友家居、优梵艺术、雅林、梦美斯宣、潮土、慧乐家、双虎、华日、奕辰、联邦等将近100家公司,形成了沙发、椅、卧室家具、客厅家具、餐厅家具、书房家具等多个细分品类。美乐乐曾经是线上家具渠道的备选,不过目前已被不少企业放弃。值得注意的是,齐家网、土巴兔等互联网装修平台,同样是极为有效的线上销售渠道,而且它们往往通过线下嘉年华、团购会等活动形式,整合线上线下的客流。齐家网刚刚到港交所上市,据其公告显示,2018年4月,月独立访客高达5000万以上,这可是香饽饽。尤其是其中长时间停留的访问者,很可能是精准的买家,它的流量价值有可能比天猫、京东还要高一些。在这家平台上,家具企业可以开通自己的旺铺,入驻家居商城,或者参加他们的现场团购,比如最近一次线上家博会,家具板块就有好莱客、史丹利、诗尼曼、菲亚、百得胜、优家故事等多家品牌参加。并不是说参加后就能留住客户、赚到钱,还得跟齐家网、土巴兔等平台商量好费用,以及自己做足引流工作、做好现场客户成交引导措施。线下新锐渠道的杀伤力,从卖场到写字楼、社区的渗透从公司角度出发,营销副总或者渠道主管们寻找新渠道的行动,估计从未停止过。而那些新出现的销售渠道,试图切割传统版图的努力,其实也从未松懈。在线下渠道战场,做家具生意,除了进家居卖场、本地家具市场、在街边开独立店,后来又出现了新现象,一些公司把门店开到写字楼里,或者入驻购物中心、城市综合体,避开了在家居卖场苦苦厮杀的正面交锋。写字楼开店,尚品宅配是我们喜欢举的例子,他们这种店叫做“O店”,区别于综合体里的S店。据公开报道,他们在广州东宝大厦开的体验店,2016年销售额高达3亿多元。玛格家居有些门店也没有选择家居卖场或装饰城,而是开在了社区里,或者万达广场这类地方;索菲亚进驻了广州东方宝泰百货,后来又到西安万达广场开店。在部分公司的组织架构里,整装被视为市场开拓的中坚力量,比如欧派、大自然等,专门设立了整装渠道负责人,主攻各类家装与房地产企业、大型集团公司、会所酒店等项目的合作,而且也可能跟互补的家具建材品牌联手,搭建拎包入住式的整装方案。有些整装公司拥有较强的主辅材供应、施工安装交付等能力,获客能力非同凡响,有些手上还掌握着采购大单,如果能拿下这些整装公司,事半功倍。从消费商看,拎包入住可能成为业主的一种主流选择。即使不会垄断家装市场,毫无疑问的是,它会从原来的蛋糕上切走一块。作为家具企业,这个渠道自然不能忽略,要么自己组建整装联盟,要么找到自己的整装渠道战友,尽早构筑整装的渠道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老房翻新、局装等公司也是值得考虑的合作渠道,随着新房销售占比的下降、老房装修焕新的必要,国内房地产市场正进入存量房时代,那么,老房翻新、局装这样的专业公司将迎来业务增长的春天。如果与他们合作,弥补其产品制造与供应链资源的不足,优势互补,在一站式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是可以提升销售竞争力的。猎食新兴电商渠道,新一轮抢客交锋大幕已开有这样几种新的线上销售渠道,特别值得注意:公众号、小程序、拼多多、抖音、云集微店,以及带微分销功能的微店,比如微盟等,虽然到目前为止,这些渠道大多时候只是扮演锦上添花的角色,但已有一些公司从中收获颇丰。公众号:无论是厂家,还是经销商,甚至一家门店,都可以运营自家的公众号。借助公众号的装修搭配内容、家居指南、免费福利、红包、客户服务、线下活动等多种方式圈粉,沉淀粉丝,作为获客的关键渠道。当粉丝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开通微商城,或者向天猫店、京东店导流,并且提供线下门店的指引入口,这个套路不新鲜,目前依然有效。要想实现比较明显的效果,粉丝数量与质量决定成败。比较典型的现象是,尚品宅配声称旗下多家公众号累加在一起,粉丝高达1000万,微信订单占到电商销售额的60%。据不完全统计,不包括分公司与门店在内,该公司至少运营了10家认证公众号,部分号的头条内容阅读量保持在10万+。另外像宜家家居、欧派家居等公司,均在公众号这一渠道有所部署,从粉丝量、阅读量及订单转化来看,相对领先于大多同行。依托公众号开通微店的家具公司,也有一些,但做成的家具品牌很少,重视程度都一般,觉得成不了气候。对比各行业的情况,大材研究创始人邓超明认为,微商城的成败,取决于三件事情:一个是你现有的粉丝有多少;二是能不能建成一支强大的兼职的微分销队伍,比如云集微店这种渠道,可以考虑重点合作;三是价格比其它渠道能便宜多少,往往要撬动新渠道,需要价格竞争力开路。还有一种打法是,全员参与开微店,推广商品拿提成,推动线下门店资源以及店员资源,释放销售能量,做到离店后也能销售。公众号还在路上,小程序又来了,据最新的数据,全行业来看,已上线小程序超过100万个,超过150万开发者加入,已有5000多个第三方平台,每日人均打开小程序次数为4次。另据QuestMobile发布的《微信小程序洞察报告》显示,目前微信小程序月活跃用户规模呈爆发式增长,突破4亿;到2018年底将超过6亿。艾瑞咨询的分析认为,2017年微信小程序电商用户规模达到0.63亿,今年可能增长到1.62亿。多种迹象表明,这条零售赛道正逐渐变得拥挤,众多商家与开发者嗅到了流量红利,微信官方的支持使得它的吸粉、变现能力显著提升。不过,放到家具行业里看,小程序还在起步阶段,开通小程序的公司不多。据大材研究观察,已有欧派家居、三叶家居、简尚家居、玛格定制家居、HarborHouse美式家居、大自然家居、意风家具、顾家家居、索菲亚全屋定制等,在公众号上搭载了自有的小程序。整个家具行业里,还没有出现小程序引爆销量的手笔,在整个渠道版图上,小程序还处于不起眼的角色。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如果微信继续力推小程序,为其提供多种流量入口,并且持续提升用户体验,那么,它有潜力成为比肩于公众号的又一个杀手级渠道。我们可以看一下小程序能做什么?比如门店开了小程序,那么,这家店附近的微信用户,可以通过“附近的小程序”看到门店,这样就有可以锁定周边客流,有可能将意向客户吸引到店里。小程序还有一个好处是,它支持上传数百上千款产品的图片,店员可以直接将小程序发给好友或微信群里,有兴趣的网友点开后,就能轻松查看。放到以前,有客户咨询的时候,我们需要一张一张照片发过去,相对不方便。另外,在公众号上搭载小程序,实现在线浏览家具产品、填写预约、在线下单与支付等功能,相当于一个读者,看完企业推送的文章后,感觉有兴趣,可以直接通过小程序预约设计或购买,这要比访问微店更为快捷一些。别小瞧这种快捷,我们在销售渠道与终端上的诸多改进,一个驱动力就是让顾客购物更方便一点。如果我们拥有粉丝量比较可观的公众号,小程序比微店更能促进转化,这些粉丝资源有可能引导到小程序消费。流量如此诱人,你所需要做的,可能不是纠结,而是思考如何花较少的钱,就能把自己的小程序零售渠道搭起来,将这事儿办好。拼团渠道因拼多多的上市而引发更大的关注,在拼多多之前,大部分都是适用于家具销售的拼团渠道。如果将这种社交化拼团渠道抓住,对去库存、卖尾货,以及推新品、打爆款的帮助预计比较明显。这样就可以跳出天猫店、京东店原有运营方式的局限,毕竟多了一种爆销量的机会。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小品牌走拼团渠道的比例更大,一二线品牌并不多。在京东拼购渠道上,一款科肯迪的办公沙发茶几组合三人位,单独购买400元,而开团的话,满足2人拼的条件就能降到198元;一款曼思晶缘的椰棕床垫单买要299元,如果开团实现2人拼,仅需要199元。避开传统电商战场,借拼团与超低价优势超车,对很多中小家具公司来讲,值得尝试。最后说说短视频这种卖货渠道,优酷、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主导市场的时候,视频渠道基本上就是扮演传播角色,用来投广告,当时优酷想做边看边买,但效果一般。抖音、快手、秒拍、火山等短视频火了之后,视频的角色有了两种,一个是传播,二是打造爆款视频,开官方账号,圈粉,直接卖货。尤其是抖音,渐成品牌们争抢的高地,它的用户规模极为庞大,从中转化客户并非难事。抖音到底有多少用户数呢?他们自己前段时间公开了一个数据,全球的月活用户超过5亿。更早的时候,抖音公布的国内日活用户量是1.5亿,月活3亿。日日煮曾经办了一场发布会,现场推出"翡翠生虾仁",直播50分钟,卖出1万件产品。索菲亚在抖音上也有一定的活跃度,发布作品143个,粉丝已超过56万,有些精彩作品的观看量在40万左右;尚品宅配在抖音上发布了224件作品,吸引了235万粉,550多万个赞,部分作品的观看量高达100万。而且抖音上火了一些变形家具,随后引发线上线下热卖,比如厨房内嵌推车地柜、液压床、沙发床、旋转式鞋架、吊柜升降式拉篮、墨菲床、带升降桌的榻榻米、变形柜子、茶几餐桌互相变等等,足见其带客销货的威力。关键是短视频人人都可以玩,不像以前做视频需要专业的团队,它花的成本很少,一部手机,安装一个软件就可以落地,门店也可以加入短视频的营销大军。但是,它不代表录几段视频、搞几次直播就能成功,只是意味着这一渠道可能带来不错的收益。任何渠道,成功者毕竟都只是少部分。让人欣喜的是,每一次新渠道的出现与变革,在它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总会成就一些公司。也正是因为新渠道圈粉能力的提升,使得部分中小力量多了一些突出重围的机会。

#行业热点 2018/9/13

智能家居赛道群雄逐鹿,谁能封王

智能家居赛道群雄逐鹿,谁能封王

智能家居市场是消费物联网领域中最具规模市场,巨头们通过AI语音助手与IOT平台+AI等技术结合,为家庭注入变革,在他们共同推进下,智能家居正在加速普及。那么,各路大军先后涉足,在这个群雄逐鹿的智能家居市场中,谁能封王?各种报告显示,智能家居蕴含数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吸引了众多科技巨头抢夺,而手机厂商则最积极,包括苹果的HomeKit,三星以SmartThings平台深耕生态平台建设,并推出三星智家IOT平台,所公布的智家合作伙伴计划中,看到了众多国内一线的品牌,包括ORVIBO欧瑞博和欧普照明等,三星向国内伙伴和消费者描绘了美好的互联智能生活。所有智能手机厂商开始大肆押注智能家居,在消费科技方向寻找手机以外的增长点,同样,互联网巨头也一样,纷纷涉足,那么国内玩家当中,有哪些典型?在物联网高级顾问杨剑勇看来,有以平台生态为代表的小米,从连接生态开始的华为,也有以语音培育智能生活生态的百度,智能音箱赢家的阿里巴巴,与此同时,有服务器机器人独角兽科沃斯,以及面向智能化转型的传统家电巨头美的。至此,引发思考,以上这些公司在各自方向引领智能家居行业发展。小米培育生态链打造了国内最具规模的IoT生活平台手机厂商押注智能家居以此寻求新增长点,以小米为代表,他是最早进入智能家居方向的国内手机厂商,早在2013年就在探索,并于2016年向市场推出“米家”品牌,统筹发展智能家庭,所培育的七十多家生态链企业,打造了众多爆款,诸如智能手环让生态链企业华米成为全球最大可穿戴厂商,智能音箱全球排名第四,仅次于谷歌、亚马逊和阿里巴巴,小爱同学月活跃设备超过3000万,遥遥领先于国内其它竞争对手。同时,小米IOT生活平台,也是国内最具规模的生态平台,连接了1.2亿智能设备,且IoT智能生活业务为小米带来上百亿营收,2017年全年超过200亿元,2018年上半年181亿元,可以说,IoT和AI将撑起小米未来。小米在消费级物联网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率先收割智能家居红利的厂商,从智能硬件出货量和营收规模来看,小米是国内厂商当中最大赢家之一。华为要以连接撬开千亿市场规模同样作为手机厂商,创造诸多神话,智能手机出货量一举超过苹果,伴随万物互联时代到来,华为积极面向物联网转型,消费类业务除智能手机以外,开始聚焦面向未来的智能家居。这将是继智能手机以外,智能家居成为华为消费者业务核心之一,以HiLink连接为核心,希望在3年内打造出全球最具价值的智能家居生态,华为依托大连接谋划物联网,撬开千亿连接,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社会。特别在今年,华为更是开足马力入侵智能家居,和小米一样,推出独立“华智”智能家居生态品牌,以连接为核心打造一个开放式的智能家居生态体系,且吸引了包括海尔等众多产业链优势资源,提升了华为竞争力,至此,华为更是提出三年在这一生态要创造千亿元流水目标。百度以语音技术为核心的生态,连接规模超过1亿国内,百度是率先向人工智能转型的互联网公司,作为一家以搜索引擎起家的互联网巨头,如今蜕变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李彦宏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出百度是AI公司。作为积极发展AI技术的龙头,多项AI技术达到世界级水平,且自身众多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利用AI技术进行改善,同时在无人驾驶、金融科技、智慧医疗和智能家庭等众多方向积极探索其AI技术落地。毋庸置疑,百度是国内无人驾驶技术实力最强的企业,也实现量产并在各地进行路测,只是商业落地还有较长一段路要走,同时,百度在AI商业落地方面积极向智能家居方向延伸,更是成立智能生活事业群推动智慧的生活落地。同时在生态培育方面,还大肆投资收购,强化自身的竞争力。截至7月底,搭载百度 DuerOS 的智能设备激活数量已经突破1亿大关,在物联网高级顾问杨剑勇看来,这一突破,意味百度在人工智能商业落地已经进入收获期,作为面向消费物联网方向是百度人工智能落地重要一环,围绕DuerOS所构造的智能家居生态体系攻城掠地,如今这一生态初具规模,有效推进智能生活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场。阿里巴巴在“百箱”大战中率先突破,占据国内50%份额物联网已成为阿里巴巴新赛道,因物联网包含广泛,但智能家居是阿里主攻方向之一,旗下人工智能实验室推出了天猫精灵智能音箱,以此作为基础培育智能生活生态体系,当这一生态规模日益扩大后,利用天猫精灵搭载的语音技术可以进行操控家庭、办公和酒店等与生活相关的各种智能设备,让人们实现智能生活。自天猫精灵推出后,打破了国内智能音箱出货量不能突破百万的尴尬局面,依据公开消息显示,天猫精灵增长迅猛,今年第二季度出货量增长高达 %,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亚马逊和谷歌。另外,占据了国内50%市场份额,主导了国内智能音箱竞争格局,是最大收割者。科沃斯积极打造服务机器人物联网应用场景一级亦是二级市场,以智能制造、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新经济备受市场青睐,特别是以人工智能为方向创新企业,更是当下最火热的方向,相关创新创业企业更是估值自然是水涨船高,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有数十家,一跃成为独角兽,受到资本极高关注。而在以发展新经济和独角兽为背景的今年,科沃斯作为国内第一家服务机器人登陆国内A股市场,从营收来看,2018年上半年营收25.23亿,同比增长28.32%。随着登录资本市场后,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年产400万台家庭服务机器人项目、机器人互联网生态圈项目和国际市场营销项目。科沃斯凭借在家庭服务机器人领域实现了大量技术积累,不断延展机器人功能,提高机器人智能化水平,改善用户体验,实现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从“工具”到“管家”再到“伴侣”的迭代发展路径。并积极拓展服务机器人的在IoT应用场景,将会成为未来家庭 IoT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推出多款和天猫、华为合作的 专供产品,为用户提供智能家居场景的增值体验。不管是工业机器人,亦是服务机器人,中国是机器人消费最大市场,因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大背景下,包括富士康等大型制造商纷纷加大部署工业机器人,在“机器换人”战略下,推动了国内工业机器人蓬勃发展。然而,服务机器人在近年来也逐渐从科幻走近普通百姓家庭,扫地机器人、儿童陪伴机器人等各种服务机器人进入了众多家庭中,为人们生活方式带来智能化的深远改变。美的紧跟智能化浪潮,以双智战略激战智能家居在万物互联大趋势下,传统家电厂商紧跟智能化浪潮,例如国内两大传统巨头美的和海尔就是面向物联网转型的代表企业,推动他们智能化转型动力来自智能家居促使消费升级,拥有高达万亿试产规模,两者积极拥抱物联网,并激战智能家居市场,不过,从市值、营收和增长等指标来看,美的和海尔差距巨大,美的市值2654亿,营收1426亿,海尔市值则在901亿,营收885亿。而美的拥有全品类的家电产品线的美的在构建统一、兼容的智慧家居平台,向用户提供 一体化的家庭解决方案方面具备领先优势。一直倡导“智慧家居+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双智”战略,已持续对人工智能、芯片、传感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领域的进行了研究与投入,建立了家电行业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团队。美的在过去5年投入研发资金超过 200 亿元,致力于以 大数据和 AI 为驱动并赋予产品、机器、流程、系统以感知、认知、理解和决策的能力,最大限度消除人机交互的多余载体,打造以“没有交互”为目标的真正智能家电新品。智能家居市场是消费物联网领域中最具规模市场,巨头们通过AI语音助手与IOT平台+AI等技术结合,为家庭注入变革,在他们共同推进下,智能家居正在加速普及。那么,各路大军先后涉足,在这个群雄逐鹿的智能家居市场中,谁能封王?

#行业热点 2018/9/13

“非标”玻璃不达标系“行规”?家装消费须警惕低价陷阱

“非标”玻璃不达标系“行规”?家装消费须警惕低价陷阱

上周,港闸区市场监管局秦灶分局接到市民陈先生投诉。陈先生装修新房,他到某建材市场定制了铝合金门窗,约定玻璃厚度为5毫米。购买时双方就数量、规格、价格等内容签订书面合同,货送到后,他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却发现玻璃厚度不够,遂要求处理。据有关规定,陈先生所购玻璃种类的厚度允许误差在0.2毫米以内,执法人员调查发现,实际相差在0.5毫米至0.7毫米之间。商家就此情况辩解,称有误差很正常,所约定的5毫米玻璃为“非标”产品,不达标是“行规”,价格更便宜,因为消费者未明确提出要“国标”产品,厂家就这样生产了。执法人员认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有权获得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责令商家停止销售不符合标准的玻璃。经调解,商家对陈先生进行了补偿,陈先生表示认可。今年以来,秦灶分局接到多起关于消费者反映房屋装修时商家无法按约定工期竣工、建材以次充好、支出与预算出入较大、违约责任约定不清等问题的投诉举报。因此,相关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在房屋装饰装修时应注意以下方面:选择资质齐全的商家。消费者选择建材商家或者装修公司时,不要轻信商家广告宣传,不要被商家承诺的价款所诱惑,要选择资质齐全的正规企业;要“货比三家”,选择有一定实力、知名度、信誉度高的企业。可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网查看其是否按时参加企业年报、有无行政处罚记录等信息,或者通过互联网查询了解其口碑等有关情况后再作选择。谨慎支付款项。消费者支付价款时要按项目完成的进度逐项按期支付,避免一次性支付所有装修款,尾款要待装饰装修工程全面完工且验收合格后,再进行支付。检查装修材料。消费者签订合同时要把工程用料的种类、品牌、规格、工艺、质量等级、数量等详细地写在合同上。选中的材料运到施工现场后,要检查验收是否确系自己要购买的材料,以及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防止不良商家“偷梁换柱”。明确设计方案和工程预算。消费者要与装饰装修企业就装饰装修方案经双方书面认可,并签字盖章。在施工过程中如确需变动,双方必须协商一致,并签字予以确认。另外,消费者要实地测量装饰装修尺寸、面积,结合预算进行计算,尽可能减少工程量误差。每项工程完工后,要检查是否按预算约定进行施工。明确违约责任和违约金额。为避免和减轻因商家违约给消费者权益造成的损害,消费者签订合同时应明确工程逾期、装饰装修材料以次充好、工程质量不符约定、私自拆改房屋结构等常见的违约责任,同时还要约定违约金的赔付比例、赔付金额、赔付期限、赔付方式等条款。来源:南通网

#行业热点 2018/9/13

家居企业发布半年度报告:增长放缓 喜忧参半

家居企业发布半年度报告:增长放缓 喜忧参半

近期,数十家家居企业先后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财报数据。在资本市场的考核之下,大部分企业取得了相对满意的成绩,但受地产周期下行产生的连带效应影响,横纵比较来看,今年家居市场的整体发展不及前两年,一部分企业所呈现的数据不及预期。超半数企业营收增幅下降据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累计销售额达4487.8亿元,同比上涨10.23%。而在记者统计的43家已发布财报的企业当中,虽有近8成的家居企业今年上半年利润率处于增长状态,但仍有9家企业净利润率同比增长为负,超半数的企业营收增长不及去年。记者整理发现,在已发财报的43家企业中,今年上半年,欧派家居的营收及净利润数据最高,报告期内实现营收48.45亿元,同比上年增长 25.05%;净利润5.5亿元,同比上年增长32.83%。顾家家居则以40.49亿元的营收和4.83亿元的净利润紧随其后。在增长方面,营收同比增长最大的是皮阿诺和美克家居,增幅均超40%。在处于亏损的企业当中,亚振家居的下滑最为明显,处于营收及净利润增幅双回落状态。报告显示,其营收同比减少22.04%,净利润比同期减少177.86%。另一个净利润增幅下降较明显的是梦百合家居,同比下降66.32%。据了解,这是继2017年末至今,净利润增幅的再度下降。而此前,据梦百合今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净利润457.43万元,就已同比下降93.21%。从整体来看,增速超过30%的企业并不算多。“虽然如此,但行业的发展却依旧趋于正向,只是现阶段存在着一定的瓶颈。”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如是说。从长远来看,行业的发展将呈现一个波浪起伏、螺旋上升的过程。多重因素使行业环境生变虽然家居行业各领域的营收和利润率的增长是整体行业的主旋律,但由于经营成本上涨、汇率变化等一系列影响因素,加之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出现回落、住房和相关消费增速放缓的状况出现,致使一些领域或一些企业的营收和净利润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以营收及净利润下降明显的梦百合为例,企业方面针对上半年亏损的成绩表示:“由于原料市场的影响,导致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以致于带来了企业成本控制的风险。”而就定制领域今年上半年的成绩来看,整体增速下滑,但头部企业依旧保持较好的增长。对比近两年定制领域的整体业绩,增速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个领域经过了5-10年的高速发展,现在已经处于同质化和产能过剩的瓶颈期。”此前就有行业相关人士发表了如此看法。在业内人士看来,同质化、产能过剩,甚至是企业打出的价格战,都是任何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经历的问题。如果横纵对比来看,定制类家居企业的增速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由于其相较于其他成品家具而言存在诸多优势和较高的行业壁垒,所以从目前来看,或许依旧存在发展空间。并且,除头部企业保持较好的增长之外,二三梯队的企业也取得了相对满意的成绩。对于家居流通企业,也就是卖场领域来说,本该遵循传统的销售模式,但近两年,“新零售”、“多元化”、“跨界”、“渠道下沉”等关键词,似乎成为了他们转型发展的重头戏。从发布上半年数据的流通企业来看,也均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分析人士认为,近两年家居行业经历了从粗放式发展到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以致于企业除了需要在考虑如何增加产品价值的同时,还要留心上游产业和消费者的变化。就像当房产商和精装修占据了较大流量时,企业也该灵活转变,寻求上游企业的合作。将盈利时间点提前至一季度在已发布上半年财报的企业当中,东易日盛以报告期内的亮眼成绩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近日,记者也就其所公布的数据,对东易日盛董事长陈辉进行了专访。从数据上看,东易日盛在报告期内的各项业务收入均获得相应提升,其中,家装业务营收为16.05亿元,同比增长19.99%;精工装业务营收为106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近26倍;公装收入为1.63亿元,同比增长29.64%;净利润也较同期增长了242.86%。近些年来,不少家装企业先人一步踏入了资本的准入门槛,包括供应链、整装等相关业务也逐渐得到了部分资本的青睐。在陈辉看来,作为上市家装企业,之所以能在并不平稳的市场中保持稳中有增的成绩,关键一点是在于企业对消费者的良好交付。“家装最核心的环节是交付,但一般企业在得到资本支持后,首先会去做营销。”他说,当营销环节做大之后,企业就很难再有资金和精力去做好中后端的交付体系了。从半年报来看,东易日盛早已不将自身定位于单一的家装公司,而是希望成为能为消费者提供整体家装设计、软装设计及精装后的家居产品等系列服务的“专业的整体家装解决方案供应商”。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家装市场经历了一次洗牌,被淘汰掉的企业,主要是因为资金链的断裂。“想做好家装,只有意愿不行,企业需要有能力。”他说,所谓能力,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的。“东易日盛开发数字化、信息化系统,一做就是几年,一投入就是几千万甚至上亿。但并不是说有了投入就能做好,企业还要懂战略、会总结,肯展望。”陈辉补充。而之所以一些企业前期成绩喜人,但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盲目的扩张。“企业想做大做强,只有‘华山一条路’,就是把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整个体系建立起来,这个体系中包括供应链体系、供需链体系、财务体系等等,只有全部健全之后,企业才能逐渐跑快。”陈辉建议,企业不要盲目收集流量,因为一旦流量的转化率低,后期的交付就很容易出现问题,企业也会陷入恶性循环的过程中。当问及对下半年的成绩预期时,陈辉的一句话令记者记忆犹新,他说:“往年企业长期处在前三季度亏损,最后一季度盈利的状态。但在去年,企业实现了第三季度盈利,第四季度高度增长,而今年则实现了半年盈利,希望企业未来可以第一季度就盈利。”从半年报业绩来看,东易日盛的业务体系目前建设得相对完善,对于未来发展,陈辉表示,企业的目标不只是业务的应用,而是企业的全场景,全流程,全系统的数字化。未来要用三年的时间,把企业的所有产品都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应用。

#行业热点 2018/9/13

室内甲醛超标,该板式家具背锅吗?

室内甲醛超标,该板式家具背锅吗?

最近几年,在家具类消费纠纷中,有关甲醛超标的纠纷可谓不少。发现室内装修后有异味,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甲醛测试仪,自行测试甲醛释放量,一旦显示甲醛超标,作为大件的家具首当其冲成为罪魁祸首,不免与商家理论,而商家却拿出家具板材检测合格的报告,双方各执一词,最后可谓是两败俱伤:板式家具被消费者钉上“甲醛释放超标”标签,可信度降低;而消费者也从此落下了对家具“不放心”的心理创伤,进而催生了市场上各种声称家具“环保”的销售话术乱象。无论是生产商还是消费者,我们都需厘清几个普遍的“误解”,才有可能真正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消费者检测的对象≠商家检测的对象作为板式家具的一种,时下正红的板式定制家具在甲醛问题上遭遇的投诉不少。如近期,就有国内第一梯队的定制家具品牌被消费者投诉,说经过测试,所购买的定制家具甲醛释放超标。“一进家里,就能感觉到刺鼻的味道,当时怀疑甲醛超标,就借了一个甲醛检测仪器。谁知一测,仪器显示甲醛含量高达每立方米1.122mg,国家标准是每立方米0.08mg,超过14倍。”类似这样的消费者投诉很多,并常常得到很多消费者的“共鸣”。从上面的陈述中,我们可以发现消费者与商家各执一词的缘由。消费者用甲醛测试仪时,通常是关上门窗,将测试仪放在室内任何一个地方,或者是放在紧闭的抽屉或者衣柜里,其测试对象是室内空气,而室内空气中的甲醛释放源并不仅仅是家具;板式家具厂商手上的检测报告来源于第三方检测机构或者具有检测资质的自建实验室,其检测的对象是人造板,检测室的实验环境已经最大限度地确保结果仅来源于送检样品。空气检测数据与板材检测数据有怎样的关联性?检测对象的不统一,直接导致了所参照标准的不统一。消费者自己用甲醛测试仪测试的结果,所参照的标准是《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18883-2002 ),其规定民用住宅甲醛释放量是≤0.08mg/m3,其检测方法与检测要求也有相应的规定;厂商参照的标准是GB 18580-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人造板中甲醛释放限量》,GB 18584-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家具中有害物质释放限量》,人造板的按“E”级区分,各自的甲醛含量为:E0≤0.5?mg/L,E1≤1.5mg/L,E1是国家强制性的“安全标准线”,即必须要符合的标准,E0级板材环保要求更高,因此也被很多企业用做品牌营销,而真正用E0级板材的其实只是少数。室内空气标准与板材标准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度,这是很难说清楚的。在购买家具时,板材检测是达标的,但装修完成,家具进场后再一检测空气质量,甲醛超出标准数倍,本就不专业的消费者,对于这些复杂的标准,复杂的检测方法,一定是摸不着头绪了。环保家具≠环保装修有检测报告加身的“环保板式家具”买回家,不一定就能保证室内空气甲醛不超标。原因有以下方面:一是单件板式家具的人造板甲醛含量不超标,而多件家具摆在一起的叠加效应就很难保证甲醛不超标,家具及建材中所用的辅料(封边、胶水)也是甲醛来源;二是消费者的家中不只是有家具,还有其它材料,如胶类产品(热熔胶、玻璃胶等)包括腻子,以及墙面漆、强化地板、实木复合地板、竹地板、实木复合门,甚至软装环节的布艺沙发、皮质沙 发等家具,窗帘、地毯等纺织物这些看起来美美的软装配饰,它们加在一起,可能就会让“装修”变得不再环保。甲醛释放缓慢,当家具进场时,前期装修遗留的甲醛还没有释放干净,由此造成了难以避免的室内空气污染,而甲醛超标就无法归因于某一种家具。在整个家的装修过程中,从硬装到软装,从选材到施工,从购买到使用,每一个环节都与健康有关,千万别凑合。而厂商切勿抓住消费者对“环保”的渴望,将家具的“环保”性能夸大,将E1级板材宣传成E0级板材,甚至是大肆宣传“零甲醛”的商业嘘头。只有消费者对家居“环保”、装修“环保”有理性的认识及期待,不持有对板式家具“甲醛超标”的刻板印象,商家不夸大事实,双方才不会在甲醛问题上各执一词。板式家具具有价格低廉、便于大规模制造的优点,建议在甲醛释放问题上厂家坚持更高的标准,消费者在购买板式家具尤其是板式定制家具时适当提高预算,不以价格为唯一导向,在厂家生产成本与消费者支出之间取得更高水平的平衡,则会形成购销两方的共赢局面。(来源:第一家具网)

#行业热点 2018/9/13

家装行业平台模式的老赛道,能否培养出真正的新物种?

家装行业平台模式的老赛道,能否培养出真正的新物种?

家装这个行业终究是要被不断整合,终究是要良币驱逐劣币进入商业的正循环,至于谁能改变行业的游戏规则,真正有大格局的大平台去解决行业发展难题,引领产业变革与创新,谁就会是行业真正的新物种。细数中国家装行业经过20多年的历程,这绝对是一个进化速度非常慢的行业,一直存在发展模式上的瓶颈,也没有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企业,而且大量的市场份额依然掌握在游击队手里,中小企业口碑差,业务模式饱受诟病,用户体验极低,消费者满意度差,总结下来,感觉这个行业有无数个问题待解决。过去几年,资本市场对家装行业有过短暂关注,也尝试投出几个独角兽企业,但是最后的结果非常不理想,时间精力和金钱全部搭进去了,最后黯然离场,选择转移到更多“快”行业去收割。如果将家装行业的业务模式做拆分,在不界定传统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的前提之下,基本分为平台型公司、重度垂直型公司两大类。重度垂直也比较容易理解,以东易日盛、爱空间、百安居、橙家为代表的重度垂直公司,直接做交易,向C端业主直接交付,目前中国有十几万家中小装修公司,尚未出现规模化企业。在平台型公司领域,早几年以齐家网、土巴兔是代表性公司,主要采取流量变现为主的经营方式,随着近几年行业现有发展格局演变,除了齐家网和土巴兔之外,还有天猫、京东、大众点评跻身于平台阵营。但是不能忽视的是,随着最近几年国家成品房交付的政策驱动,演化出了一种新的平台模式,以艾佳生活为代表的BBC平台模式。2017年,整个大家居行业都迎来上市热潮,多家家居企业陆续完成资本化。在家装行业中,东易日盛和名雕装饰也先后上市,但是市值表现整体不算太好。而平台化公司也开始完成IPO,2018年7月12日,发展11年的齐家网正式登陆港交所,市值范围大概在四五十亿港币,成立于2008年的土巴兔也正式启动了IPO计划,同样是赴香港IPO。从齐家网和土巴兔两家公司的招股书里披露的数据发现,营收数据和净利润数据都不算很理想,齐家网在上市之后发布的第一个半年报终于扭亏为盈,实现小规模的盈利,这对齐家来说是一个正向的信号,土巴兔的财务数据比齐家网略好,但是表现远称不上出色。我们分析之后,齐家网和土巴兔代表了中国家装行业过去10年的代表性公司,在行业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并没有很好的把握市场机会,真正改变行业的痛点,做出真正规模化的企业,主要总结几点原因:第一,   这类平台的营收模式主要以“平台流量变现为主”,而且长期固守这样的营收模式不变,倒卖流量,所以很容易被外界当成是行业的流量贩子,跟入驻平台的中小企业并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链接和互动,只存在流量交易,这种交易模式非常浅,没有跟随行业变化而去做一些创新的业务模式。第二,   团队基因的问题导致新业务无法真正落地,在互联网家装火热的那几年,两家公司也尝试去做一些创新和突破,都曾尝试去做一些重度垂直业务,尝试自己去服务C端业务,也开启很多分公司去试错,但是试验时间不长,就意识到团队基因的重要性,团队人员不具备去做直接交付的经验和能力,后来大都选择把业务全面收缩,回归平台业务。第三,   这类平台在资本市场无法获得高市值的回报,某种程度上也是基于上述的原因,在固守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已经达到一些瓶颈,新业务没办法起规模,甚至试错失败。大家都需要思考的是,在线上流量越来越不精准和成本越来越高时,没有真正找到新的变现渠道和方式,资本市场无法看到可持续性的增长空间和预期。未来,线上和线下渠道都越来越多元化,这类平台不再是中小装修企业唯一的选择,甚至有更好平台出现时,他们是有可能被取代掉的,所以说,旧平台会面临巨大挑战。对于天猫、京东、大众点评的平台模式,长远来看,这几家大平台都有比较大的用户基数做支撑,随着几家公司最近几年在家装领域的不断加码和发力,也必然会在行业建立足够的影响力,这也是这类平台的品类开始从轻决策产品向重决策发力,新零售、线上线下相互深度融合,未来持续不断的做大交易规模是必然的事情,而且在打法上跟齐家网、土巴兔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化。再说第三类平台,以艾佳生活为代表的BBC模式最近几年进入大家的视线,基于互联网文明时代下的地产3.0的服务红利,采用新模式新打法,对行业原有的交易方式进行重构,改变行业原有的劣币驱逐良币的尴尬现状,通过打造大家居生态圈的模式,对地产、家装、家居、家电、智能化、设计、金融、物流进行价值链重构,实现多方共赢。简单从几个关键点来理解,对于行业,尤其是对于房地产公司而言,解决了定制精装业务,也提高了房子的附加值。对于业主而言,可以摆脱房子和家当中曲折奔波冗长的供应链复杂体系,艾佳生活通过整合地产商、家装服务商、设计师、产品供应链来打造打造生态服务圈,将产业分工重新做优化调整,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来让良币驱逐劣币,通过F2C的采购模式,通过设计版权化满足用户对家的审美诉求,真正满足用户的省心、省钱和审美的需求,解决从房子到家,成就美好生活,用户买的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房子,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可以拎包入住的家。建设大家居生态圈肯定需要推进落地,2018年5月31日,艾佳生活联合东易日盛、爱空间、尚品宅配发起“中国大家居新时代联盟”,本着联合互利共赢的价值观和灵魂,共同打破原有的利益结构,把孤岛连成价值绿洲,最终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共同发展。所以,总体几点,其一,艾佳生活不是去抢占别人的饭碗和领地,而是带领行业真正优秀的企业在这个生态圈里做更大,也让市场更加趋于规范化发展。其二,艾佳生活的BBC模式代表着行业平台模式的一种迭代,相比较行业原有平台模式,与上下游合作伙伴链接更加有效持久,更容易建立信任和形成标准。其三,顺势中国成品房交付的政策驱动,目前全国累计发布成品房政策28次,涉及到18个省,相关城市均规定自2018年起保障性住房及商业住宅全部实施成品房交付,长远来看,未来成品房市场大有可为,艾佳生活是踩在趋势的风口上,这种新模式代表着新的可能性。发展至今,艾佳生活的模式不仅得到商业上的验证,2017年,艾佳生活平台实现103亿元的订单签约金额,业务覆盖多个省市,2018年计划实现300亿元的订单签约金额。同时,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2016年9月,获得达晨创投和正和岛投资联合投资的数亿元A轮融资,估值超过10亿元。据最新了解,艾佳生活目前已经完成B轮融资,估值层面已经正式跻身独角兽阵营。回到文章开头的主题,中国家装行业历经20多年的发展,一直都没有培养出真正规模化的企业,行业集中度依旧分散,依然缺乏消费者品牌,经常被调侃这是最后一个被互联网改变的行业,我们需要认知清楚一点,这终究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行业,坚决不能快,尤其是重度垂直业务快速复制多个城市时,操之过急的肯定会出乱子。站在更高的角度看更远的未来,家装行业原有平台如果不迭代模式,未来的势能会大大下降,甚至有可能被新平台所迭代,这个行业终究是要被不断整合,终究是要良币驱逐劣币进入商业的正循环,至于谁能改变行业的游戏规则,真正有大格局去解决行业发展难题,引领产业变革与创新,谁就会是行业真正的新物种。

#行业热点 2018/9/12

提高市场竞争力 家具工厂需变革

提高市场竞争力 家具工厂需变革

面对愈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粗放的工厂管理已严重不合时宜。工厂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与生命力,所以工厂必须面对如下八个问题!一、工厂利益与员工利益紧密捆绑有些中小家具厂为了节省成本,一切均以工厂利益至上。对待员工利益是能抠就抠,工作环境不好,吃的不好,住的一般。如果是这样的工厂,员工一定是处于应付式的工作状态!事实上,员工利益是工厂利益之源泉,如果员工利益得不到保障,工厂的长远利益也将得不到根本的支持。工厂必须认真考虑员工的所得利益,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人性化的激励机制必不可少。关心员工利益,可以大幅提高工厂的凝聚力。从长远来看,在员工利益方面多一些投入,产生的正能量最终会使工厂获得多倍的利益回报!二、工厂内、外环境营造家具厂需要营造好两个环境:工厂内部环境和工厂外部环境。必须最大限度地找出工厂的内耗,有些企业的部分员工不但自己不创造价值,还到处给创造价值的员工找麻烦,最后在工厂内部形成“谁干活多,谁死得快”这样的环境氛围,搞得有能力的员工呆不住,剩下一堆互相推诿的人。看似好笑,很多家具企业就多少存在这种情况!创造一个顺畅、人际工作关系和谐、部门间无缝合作的内部环境,是企业留住人才的法宝。很多人才的离职并非工资原因,而是干得不爽!工厂外部环境主要指外部协作单位。和上下游单位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助于树立一个企业在行业良好的口碑。不要总以为人家供应商是来赚你的钱,非得把人家的利润榨干,如果人家没法活了,你还如何享受后续的服务?企业的发展其实也要依赖于合作伙伴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三、工厂核心能力的形成、发展每个家具厂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长处,如何在当今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这是市场对工厂管理提出的挑战。一般地理解,核心能力是指在原有专长基础上发扬长处和克服弱点,但这是不够的,因为竞争对手也很容易做到这点,必须从新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核心能力是有形和无形资源的结合体,是一种制度化的相互依存、创新和实战的知识体系,它包含了一系列的经验和知识。通常有形资源表现为家具厂的人力资源、生产设备、制造工艺和工作环境,无形资源表现为人员工作素质、企业文化、工厂制度、经验知识、知识管理和工厂信誉等。四、工厂管理的规范化家具厂是否实行了规范化的制度管理,是衡量一个工厂的管理是否有战斗力、能否有持续性和高效的条件之一。不应由于更换员工而又实行另一套带有个性化的做法。不管工厂特色如何,其基本管理是不变的,需要用制度确定下来,形成大家的共识。如没有做到这一点,从长远来看,工厂的管理是不稳定的,基本在低水平上徘徊,难上新的台阶,其一般表现为工厂制度不完善,任务时常难按时完成,出问题难找到原因,经常推委、扯皮。值得一提的是,规范化而不是只停留在纸面上的文件。五、工厂业绩、职工绩效评估家具企业的业绩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评估,就很难准确找到关键的问题在哪,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难掌握好,仅凭一些不完全的数据和经验或感觉处理工作,造成工厂发展缓慢,过着依然如旧的日子。完善的职工绩效评估系统,主要是肯定成绩发扬长处,帮助找出和改正存在的不足,并且定计划限期改正。从中既可以发现人才,培育企业后备力量,也可解决“会做的不如会说”的常见不合理现象。六、知人善任每个家具工厂应该要有“责任永远大于权力”的观念。很多人一开始就问“我有什么权力?我能得到什么?”接着才问“我该做什么?”这样的人,工厂不应委任其有任何管理的职责。相反,具有“责任永远大于权力”的观念,并落实到工作态度上,以主动的精神去承担工作责任和关心工厂的发展,工作刻苦、努力,团结合作,这样的职工,工厂应加强培养、委以重任。七、生产的敏捷性有的工厂在行事上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之间互相推诿,把一件事情当皮球踢来踢去,最后全都不干活。简单的事情,处理起来极其复杂,还谈什么生产敏捷性!的确很多工厂在这方面效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有很多种,重点要减少管理层次,赋予责任人足够的管理责权。八、知识管理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以来在工作中积淀下来的,为大家共识的做法,是工厂管理的一种提升。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工厂核心能力形成的源泉。营造比别人学得更快的工厂内部环境,培养年轻员工迅速成长,为工厂不断造就高素质的后备力量,是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做法。让员工每天能吃好睡得香,也就是说工厂把员工放在心上,同时员工心里也会想着工厂,惦记着工厂的前景,这样家具企业何愁没有优势?何愁没有发展?

#行业热点 2018/9/11

新一轮环保风暴下 红木家具企业何去何从

新一轮环保风暴下 红木家具企业何去何从

根据生态环境部印发的《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方案》,第二轮环保督查于8月20日启动强化督查,持续到2019年4月28日结束。新一轮环保风暴,覆盖2+26城市、汾渭平原、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各制造业,红木家具行业也不例外。在上一轮环保督查中,红木企业已反映出和调整了很多生产和设备上的问题,接下来该如何持续改善和做好环保问题,全联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中国红木家具技术专家曹新民,给出5点建议。企业家要学好两部国家大法作为国内首个红木产业集群,广东省中山市大涌镇经历四十余载发展,在当前产业升级中理应向绿色、智慧、可持续方向发展。企业家应当清楚自己的社会职责,要学好、守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两部国家大法。主动承担环境治理中企业的责任,提升治理水平。干燥、特种干燥、零件材干燥是技术关注点木材干燥约占红木家具工厂能耗70%,眼下热能成本呈逐年增高趋势,大涌两大产业的集中供热短期难以解决,小锅炉禁烧期已临近,因而红木企业锯材干燥对新型热能的需求十分紧迫,要尽快从战略层面解决,要有大动作,这不是一家企业的问题。未来红木家具企业必然要向节能、高效、环保的干燥工艺和先进装备方面,加大科技更改资金的投资力度。要将单一的蒸汽热能转向太阳能、电能、工业高温热泵等多种新能源的共用方向发展。有条件的企业还可联合起来建立光伏发电系统,充分利用国家支持政策,降低木材干燥中电耗成本。联合干燥、特种干燥、零件材干燥等都将是今后“大涌干燥”技术进步的关注点。确保“共性工厂”技术的成熟和可靠性红木家具制造企业高毒物质危害治理的重点之一是喷漆、晾漆环节。中山市大涌镇“共性工厂”的建成,尝试以集约化手段解决中小型家具企业喷漆尾气、废水处理问题,为行业走出了一条新路、创造了新鲜的经验。对于“共性工厂”要确保技术的成熟和可靠性;要建立标准化的可操作、可追踪的管理系统;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共性工厂”所有工艺环节的智能化监测。“共性工厂”在现阶段实际上是对红木产业链的一种完善和优化,而不是价值链,因此在大涌的布局要论证、要加快,不以追求效益为主要目的。对“共性工厂”,政府应严监管、零容忍。车间必须安装通风除尘系统 新上系统一定要小红木家具工厂产生的木粉尘也是危害治理的重点之一,相对现代家具企业,红木家具企业的职业危害程度要严重,工人生产环境比较差,车间必须安装通风除尘系统,经处理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后排放,让厂房内空气得到净化。除大企业的下料车间外,除尘系统不应大。实木工厂的除尘系统不适合红木家具工厂的劳动组织架构,在除尘系统开机后往往木工机床的开机率不足所对应抽风罩口的将近一半。这不仅造成系统开机使用率不高(电耗浪费太大)、投资成本大、且作用发挥也不好。由于气力除尘设计涉及主管路内的压力平衡,一旦建成则不易改动。今后上系统前,对系统范围内的工艺生产路径一定要科学设计,不能沿袭旧制,除尘系统设计一定要符合行情。建议新上系统一定要小、多个小系统组合而成,特别是多层工业厂房,处理风量每小时在l0000~l5000立方米之间,采用负压风动布袋除尘原理,内部超低压技术,风机内置、自动清灰,开机时智能感应、自动调控(可变风量、风压)、节能降耗。厂房工艺布置设计要“闹静分区”木工机床噪声频率高,噪声是危害治理的重点之一,特别是圆锯机产生的噪音,它是人耳最敏感的噪声区,对工人健康影响最大,多数木工圆锯机空转噪声在90dB(A)以上。控制噪声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木工机床本身的结构改进,二是在厂房工艺布置设计上,一定要“闹静分区”,将主要、常用设备集中布置在设备间,设备间建筑体的平面采用降噪结构处理,这种工艺布置不仅降噪还有利于除尘设计,对车间清洁化生产效果很好。来源:品牌红木网

#行业热点 2018/9/11

家具行业渠道之变迫在眉睫,经销商跟不上唯有出局

家具行业渠道之变迫在眉睫,经销商跟不上唯有出局

对于重体验、重服务的家居行业来说,渠道布局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对于家具经销商而言,又该如何应对家具销售渠道变革带来的影响?此文以目前主流家居卖场中店中店专卖店的家具经销商为对象,探讨家具经销商的应对之策。时至2018年,家具销售渠道多元化发展趋势已成为了大家的共识。多数家具经销商面对这种多元化的渠道变革很是茫然,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尤其是长期坚守传统渠道的大家具经销商。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短短几年的时间,家具销售渠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造成今天家具销售渠道多元化的成因是什么。一、传统主流销售渠道家居卖场严重过剩、租金持续高涨、产品售价居高不下。厂商需要寻找新的获客入口。大家都知道,曾经家具产品的销售渠道是比较单一的,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主要是依靠大家居卖场这一渠道进行销售的。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能在较短时间内出现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月星家居等全国家居零售连锁巨头以及区域性家居零售连锁巨头的主因。开家居卖场的,几乎是“躺着”就可以轻轻松松的靠收租挣钱了。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全国性家居零售连锁巨头,还是区域性家居零售连锁巨头开店扩展的速度非常之快。虽然,目前很多城市的家居卖场已经达到了严重过剩的程度,但是,似乎并没有影响大巨头开店扩张的步伐。虽然大家居卖场的商户的销售业绩在下滑,也出现过多起商户联合抗租事件,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大家居卖场租金的持续上涨。在大家居卖场里开店做生意的家具经销商,面对高涨的租金和不低的用工成本,其不得不把这部分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把商品的售价提高。网上不断的有人爆料,一款出厂价8000多元的皮沙发,在大家居卖场的售价至少是出厂价的2.5-3倍以上,即使是这样,经销商也不见得能赚到钱。可见家具销售的渠道成本有多高!降低渠道销售成本,在终端销售竞争中具有超高性价比是赢得消费者的不二法则,这也是家具厂商开拓新渠道的动因。二、大家居卖场的客流持续下降,门店业绩持续下滑,行业大品牌及大经销商在弱化对大家居卖场的依赖,自建销售渠道引流势在必行,也是被迫无奈的选择。行业的大品牌及其经销商之所以选择在大家居卖场开店,是因为他们能获得想要的客流。如果客流的获得过多的是靠经销商自己的行销引流,那么,入驻大家居卖场就显得没有了意义。更可况租金又那么高。何不自建销售渠道引流呢?反正也是需要自己做行销引流才能活下来。近几年,行业大品牌纷纷布局独立大店就是很好的例证。很多区域性的大经销商纷纷在大型社区开设社区店或者在小区建样板间也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三、寻找获客成本最低的售点(销售渠道)是所有厂商都关心的问题,获客成本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售价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因此,哪个渠道获客成本低,厂商就更有意愿去哪里。单一的销售渠道被打破。从2013年逐步升温的家具电商热到2016年家具电商品牌纷纷开设线下体验店。无不说明降低获客成本的重要性。刚开始大家去网上购物,多数人的认知是,网上卖的东西“便宜”,便宜的逻辑是卖家没有高昂的开店成本和人工成本,因此也更可能以较低的价格销售产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短短几年时间网购成为了消费者一种主流的购物渠道,尤其是85后、90后和00后的消费者。一时间,电商冲击实体店成为了大家的共识。很多实体店的老板纷纷抱怨电商毁了中国的线下实体店。近几年,随着家居电商的大热,家居行业的大品牌也纷纷完成了本品牌的电商化。时至2018年,家居电商销售排名靠前的家居品牌,通常也是线下主流销售渠道的行业大品牌。近两年随着微信小程序的不断迭代,很多商家看到了商机,也纷纷在布局小程序的获客入口。随着定制家具品牌“全屋定制”的快速发展,以定制设计为流量入口的家具销售模式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销售模式。行业的大品牌纷纷在自己的线下门店配置了设计软件及设计师来抢占设计获客的流量入口。以互联网家装和装修公司主导的“全屋整装”模式正在探索一种全新的家居产品售卖模式。如果日后成为一种主流模式的话,作为单独售卖建材和家具品牌的经销商而言将是致命的打击。对于以收租模式生存的家居卖场而言更是致命一击。因为消费者不用去卖场了,消费者根本不用自己亲自买装修材料和家具了。以房地产企业为主导的精装房模式也逐渐热起来。房地产企业具有天然的获客优势,随着国家精装房政策的推进。会进一步压缩以零售为主的家居门店的市场份额。以“工厂展厅”为活动落地地点的厂商联合促销模式近几年大受消费者的欢迎和认可,这一厂商联合促销模式解决了工厂、经销商、消费者三方的多个曾经无法克服的痛点。行业大牌纷纷加入到了工厂展厅团购模式的行列。工厂展厅团购模式正在成为一种购物时尚,成为工厂及经销商抢夺目标消费者,拉升销售业绩的杀手锏。行业诸多大品牌已经加入到了工厂展厅团购的行列。四、消费者消费认知及消费习惯的变化,使得家具销售渠道多元化有了更多的可能。任何商业行为都要以目标消费人群的变化而变化,随着这些变化,零售业态的人、货、场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看看如今超市零售业的发展变化你就可以发现点什么。超市模式整合了分散的街边店,发展到后来高度集中的综合性商超。随着消费者对购物场景、消费认知、购物习惯、购物便利等等的变化,你突然发现,超市没有前些年火了,倒是距离消费者最近的特色便利店火了起来。很多人读不懂这是为什么。一站式购物曾经是超市业态对外高调宣扬的口号,是击垮街边店的一句最具有杀伤力的广告词。有多少街边店因此而关门歇业。到如今,社区便利店(沿街店)却又“死灰复燃了”!这是怎么回事?是社会倒退了吗?再来看看建材家具零售行业,未来也会出现这样一种趋势吗?我认为很有可能,而且已经开始显现出了这种趋势。我们不妨来看看消费者的变化趋势。家具经销商如何应对渠道之变对于家具经销商而言,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家具销售渠道变革带来的影响?由于篇幅有限,在这里,我只以目前主流家居卖场中店中店专卖店的家具经销商为对象,来探讨一下经销商的应对之策。特别说明一下,这里讲的店中店经销商是指目前在主流大家居卖场内开设品牌专卖店的经销商。这是以下文字所讲策略和观点的前提,抛开这个前提,很多的策略和观点是不一定成立的。通过对多个店中店成功经销商的个案分析,以及对整个市场竞争环境的分析、总结、洞察,以下店中店经销商的经营策略在当前阶段是走的通的。也是经销商成功突围的发展路径。1、聚焦经营单品类产品,做卖场内该品类的老大大家都知道,大型家居卖场内的品类分区是很明确的,不同品类的产品被放在不同的楼层或同一楼层的不同品类区,即使是同一品牌,多数情况下也是不允许跨品类的。有两种类型的店中店的大经销商正在快速的衰败。一类是经营同品牌多品类多系列的经销商,一类是经营多品牌多品类的经销商。我们首先来看经营同品牌多品类多系列的经销商的发展瓶颈。多品类多系列发展是行业很多大品牌的发展路径。我们会经常见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经销商在同一卖场经营了同一品牌不同品类分布于不同楼层的多个单系列产品专卖店。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这个行业大牌经营的品类很多(有儿童板式系列、有实木乌金木系列、有欧美系列、有定制系列等),而卖场是按照产品属于的品类分区的,不同品类的产品系列当然要在不同的品类功能区了。这种模式曾经在竞争不激烈的市场条件下,经销商由于实现了品类的多点布局,纷纷取得了成功。然而现在,这种模式的经销商很快就败下阵来。因为其经销的任何一个品类的专卖店在该品类区都比较平庸,虽然其在该卖场开设了多个专卖店,但是其并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单个专卖店的竞争优势并没有建立起来。随着卖场客流的锐减,卖场内的每个门店都在做店内拦截和行销抢客。只有在该品类区的前三名才可以活得好。由于该经销商的门店多而又不集中,管理粗放、其几个店所在的品类专区都做不到前三名。有的店销售业绩极差。各专卖店导购员由于所熟悉的产品类别有很大的不同,也很难协同作战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这类经销商开了好几个专卖店,看起来是做大了,实际上其并没有建立起任何的竞争优势,跟开一个专卖店的经销商相比,并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再来看经营多品牌多品类经销商的发展困境。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种店中店的大经销商:其在同一卖场开了多个品类多个品牌的专卖店,或者在当地不同卖场开设了不同品牌不同品类的家具专卖店。目前这类经销商纷纷都在缩小店面面积,或者关店。以上两种类型的大经销商都被一种模式的经销商打败。那就是在当地的同一卖场开设不同品牌同一品类的多个专卖店的经销商,或者在当地多个卖场开设不同品牌同一品类专卖店的经销商。大家想想看道理在哪里。道理就在上面的解读中。这就是我给店中店经销商的经营策略之一:聚焦做单品类产品,把单品类产品销售做到该卖场或该市场的第一名。2、优先选择能做“工厂展厅团购模式”的工厂合作我们来看看,工厂展厅团购模式解决了哪些冲突和问题。A、解决了单个专卖店面积小,产品单一,消费者可选择产品少、顾客流失率高的问题;B、解决了单个专卖店不具备活动策划能力、活动推广操作能力的问题;C、解决了推广期间锁定的目标客户只去工厂展厅团购不去竞品专卖店的问题;D、解决了顾客对品牌(看到工厂的规模会产生信赖)、产品质量(很多工厂会安排消费者参观工厂生产线并配有专业的解说员)、环保、价格(很少有人会怀疑工厂展厅的价格会随意虚标)的信任问题,提高了成交率和客单价;E、解决了专卖店在人员组织、活动推广、产品标价、销售议价、产品解说等方面的先天缺陷;F、加盟专卖店的销售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原来的签单在大家居卖场专卖店进行,工厂展厅团购模式的签单变成了在工厂的展厅。家居卖场中的专卖店变成了一个顾客的体验店及集客中心;G、加盟店不必再开大店,避免了经销商对装修费用的大量投资,同时也减轻了专卖店租金的压力,专卖店的盈利水平会大大的增强。工厂展厅团购模式,也许是目前解决店中店模式专卖店经营惨淡的最佳方式。截止到目前,加入工厂展厅团购模式的家居企业也越来越多,如:新中源陶瓷、新濠瓷砖、A家家具、联邦、顾家家居、斯可馨、全友家居、双虎家居、南方家居、掌上明珠、阳光林森家居、帝标、赖氏家具、蓝鸟家具、平安家具……现在有很多经销商已经看到了这种模式的好处,纷纷在切换品牌的时候,把工厂能否做“工厂展厅团购模式”作为其是否合作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来考虑。3、单渠道开店,多渠道引流随着家居产品销售渠道的多元化,很多经销商都慌了神。纷纷进行多渠道开店布局。比如开设线下独立大店、线上开商城、在小区附近开社区店、在当地的知名热卖场开形象店、在城市的郊区开仓储店、做成品的家具经销商开定制店、开定制店的经销商做全屋整装店等等。但是从结果来看,效果并不好。无论是哪一种销售渠道,都有其优劣势。如果经销商做你不擅长的事情,做你不专业的事情,你去与该渠道的专业经销商去竞争,胜算的机会是不多的。我认为无论是什么渠道的家居门店,没有足够的流量都是无法良性运营下去的。因此,我提醒广大的家居经销商要慎重开店。不要盲目投资。我建议经销商要坚守选择你最熟悉最擅长的渠道开店。你需要改变的是由以前的单渠道获客变为多渠道引流。家居产品渠道的变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要解决门店的引流问题和更好的抢夺目标客户赢得销量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引流才是门店生死的关键。经销商的引流能力将会成为未来任何销售渠道竞争的核心能力。在为门店引流的过程中,要善于整合当地多渠道成员的各自流量,使参与的各方互相借力,互通有无,互帮互助,共赢共生。4、打造一支训练有素的有行销引流能力的队伍店中店家具经销商普遍综合实力普遍较弱,多数经销商还是夫妻店管理模式。甚至很多开设了多家专卖店的“同城多店”模式的经销商,也是按照夫妻店的管理模式运营的。在卖场过剩、大家居卖场客流锐减、专卖店同质化竞争、市场需求锐减的大市场环境下,经销商能不能成为一方霸主,就取决于其能否打造出一支训练有素的有行销引流能力的专业队伍。比如专业的企划人员、专业的设计师、专业市场推展专员、自媒体文案专员、能冲锋陷阵的店长、会做售后服务管理的售后经理、会做财务分析的财会人员、专业跟单员、内部培训师等专业人才。人才的竞争将是未来家居经销商赢得市场竞争的核心。

#行业热点 2018/9/11

家居行业处重构阶段 近四成消费者表示不满意

家居行业处重构阶段 近四成消费者表示不满意

近年来,随着我国消费品质和消费环境的改善升级,家居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家具类零售总额达2809亿元,同比增长12.8%。但与此同时,家居行业目前仍存在着行业大、企业小、品牌少的问题,山寨产品大行其道,消费者对优秀家居品牌认知度低。业内人士认为,今后,品质消费将成为家居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近四成消费者不满意,家居行业处重构阶段近年来,家居业的消费满意度一直是行业的痛点之一。据中国民协家居消费专委会《中国家居消费权益保护研究报告(2017-2018)》显示:行业中开关插座满意度最低为28.88%,衣柜满意度最高为70.15%,整个行业的平均满意度为60.15%。由此可见,对于家居建材产品,近四成消费者感到不满意。此外,据知名家具产经媒体《傢财富》2017年中国家具消费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作为具有实用功能的产品,大多数被调查者首先看重的就是家具产品质量,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对家具行业基本满意,但整体满意度水平较低。选择“一般”的消费者所占比重达到了55%,而仅有10%的被调查者表示“很满意”。随着消费者对于家居产品消费理念的日益成熟,消费者对决定家居产品内在价值的材质和制造工艺水平要求会越来越高,在选购家居产品时更加注重产品的品牌。以上消费者低满意度的现状也侧面折射出我国家具行业正处于重构阶段,品牌意识和服务标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因此,品牌和质量就成为了产品增值的重中之重。家居市场抄袭之风盛行,令人真假难辨当下家居市场,抄袭之风大肆泛滥,屡禁不止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不久前,宣明典居称其五足圆凳等产品被抄袭,并向天猫网店“豪帝雅森”递交律师函;上海佐必林木业有限公司(简称佐必林公司)未经许可,在其官网及京东、天猫旗舰店生产销售大量百强专利产品,致使百强家具合法利益受到重大损害;今年年初,“多喜爱巴士床”再次遭到众多商家抄袭仿制,仿品兜售于朋友圈;近日,拼多多“山寨假货”风波又起,一度被网友戏称“坑多多”……由于部分“作坊式”家居企业品牌分散、知名度较低且品牌意识淡薄,“家居抄袭案”迭发不穷,纠纷不断,不仅严重扰乱了家居市场的规范秩序,更打击了消费者对原创品牌的消费信心和热情,令其在选购时如同雾里看花,难以抉择。“以劣质产品抄袭原创正品,会毁掉消费者对一个原创产品的口碑和印象。”倍安生活CEO欧阳东平曾如是表示。家居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深受其害“在重庆龙溪建材市场买了瓷砖,砖贴出来高低不平,砖工师傅说是瓷砖问题,瓷砖商家说是师傅问题,现在光买瓷砖就花了1万块了,到最后给我搞成这个样子,真是失望。”重庆的李先生告诉中国消费网。就在今年3月,一位网友也曾在网上投诉称,在珠海前山世邦家居2号馆3楼怡欣居购买了三人沙发和茶几、电视柜、酒柜,3月19日送货一看,沙发的扶手接缝很粗糙,板材既然还有缺口,电视柜的接缝缝隙很大,板材结合处凹凸不平.4件货的色差很大,颜色有的偏黄,有的偏红,有的偏黑。2017 年3月,上海市工商局对40个批次木制家具进行了市场检查和质量抽检,经检测,有13个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检出率为32.5%;长春,北京、浙江等地去年也陆续公布过几个批次的壁纸吸水性不合格,还有些产品出现吸水性和湿润拉伸负荷两项不合格;去年6月,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二季度149批次儿童家具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喜贝贝等品牌共46批次家具产品质量不合格,存在问题的部分产品主要是结构安全、警示标志等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目前,家居产品质量不过关、以次充好蒙混消费者、各方“踢皮球”式进行责任推诿等问题已经成为家居行业的一大顽疾,深深困扰着广大消费者。市场转型升级,家居消费趋品牌化随着居民生活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居消费在新消费时代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方面,80后逐渐成为家装消费主力,90后正在进入家装消费市场,消费用户追求个性、时尚、简约,厌弃千篇一律、摒弃繁复沉重的性格特点让个性化成为家居行业的重要追求。伴随着家居市场的进一步细分,不少家居企业借用“严选”、“造作”这样的新潮品牌名在互联网上进行品牌营销争夺战,而消费者被吸引消费前,更加注重品牌的口碑和评价。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高端定制和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类似于“定制服务”的新式消费体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除了关注产品本身,消费者也更加注重产品给人带来的情感上的输出,以及产品与周围整体家居配套家装产品的和谐度。此外,人们对家居环境的安全、环保的重视度也不断提升。《2017年家居家装行业网购消费趋势报告》指出,2016年至2017年家居家装品类中,消费者对于“环保”、“简约”、“健康”等关键词的搜索量大幅提升,绿色人居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目标。据研究表明,中国消费者在选购家居产品时,有36%的家庭将环保作为首要标准。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专职副理事长兼家居消费专委会秘书长张震表示,随着消费者的品牌消费意识全面升级,家居行业的品牌建设正在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升级变化、从理性到感性的兼顾变化、从做品牌广告度到提高品牌认知度的发展变化,这种家居行业的变化本身也将带动消费者更理性选择品牌家具。

#行业热点 2018/9/10

建材行业水泥市场周报行业:8月水泥均价同比上涨24.6%

建材行业水泥市场周报行业:8月水泥均价同比上涨24.6%

本周全国水泥市场价格环比继续上扬,涨幅为0.25%。价格上涨地区主要是河北唐山、安徽北部、湖北西部和云南等地,幅度20-30元/吨;暂无回落区域。本周全国跟踪82个城市的水泥平均库存为57.19%,较上周下降1.25个百分点;其中省会城市水泥库存为58%,较上周下滑1.33个百分点。 华北地区水泥价格大稳小动。河北唐山地区水泥价格上调15元/吨。京津冀两地下游需求恢复不明显,企业发货在7-8成,价格继续保持稳定。 东北地区水泥价格以稳为主。辽宁沈阳和周边地区价格上涨乏力,预计短期内将继续低位运行。黑龙江哈尔滨地区水泥价格上调后趋稳,后期市场仅剩一个多月,预计主导企业会努力稳定价格。 华东地区水泥价格再次上调。南京地区低标号水泥价格上调20元/吨。江苏苏锡常地区水泥价格暂稳运行,9月初价格有上调计划。浙中南地区价格预计再次上调在9月中旬。安徽六安、宿州和淮北等北部地区水泥价格第二次上调,幅度30元/吨,后期价格仍有上调预期。皖北淮南和阜阳等地区低标号价格上调20-30元/吨。9月初,江西水泥企业计划开启第二轮涨价。山东济南和淄博地区水泥价格上调10-30元/吨。 中南地区水泥价格继续上调。广东珠三角地区雨水天气又起,企业价格暂稳运行。湖南长株潭地区水泥价格继续平稳运行,岳阳地区水泥价格再次上调,幅度30元/吨。湖北鄂西襄阳、荆门和十堰等地区水泥价格上调陆续执行20-30元/吨。河南信阳地区水泥价格第三次上调,幅度20-30元/吨。郑州和平顶山地区水泥价格平稳。 西南地区水泥价格涨跌互现。四川成都袋装价格上调30元/吨,绵阳散装价格上调50元/吨。贵州安顺地区价格下调20元/吨,库存不断上升,部分水泥企业已经库满停产。云南昆明地区水泥价格上调30元/吨。水泥企业正在停窑限产,企业陆续推涨价格。9月1日,云南大理、玉林和丽江等地区水泥价格将跟随上调,幅度30元/吨左右。 西北地区水泥价格偏弱运行。甘肃定西水泥价格小幅下调10元/吨。陕西关中地区水泥价格以稳为主。 8月底,随着雨水天气减少,下游需求环比继续恢复,库存持续低位,水泥价格延续上行态势。预计9月初长三角地区水泥价格将迎来一轮普涨行情,幅度20-40元/吨不等,将带动全国价格继续攀升。建议关注华东地区相关受益标的。 来源:中国银河证券

#行业热点 2018/9/10

联系方式

客服电话:13510551966
周一到周五:9:00-18:00
深圳市南山区百旺创意工厂

微信客服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