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一种极为日常和朴素的植物,它单个形态并不强势反而显得些许瘦弱,但当它形成一片并不断复制阵列分布时,在整体上便会呈现出一种非均衡的力量感。这种状态好比日常劳作,过程看似重复和无趣,日积月累,某种具体经验和智慧由此孕生。设计工作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对比于最终项目呈现出的具体形式而言,设计者更注重设计的过程性以及籍由过程所滋生的形式之间逻辑性的生成,往往设计的乐趣就在于此。设计者尝试把“稻草”具备的基本精神置换成一种空间构筑语言融入到“食屋”整个空间的叙事中去,进而出现了入口前厅的“稻草”装置,以及在每个空间节点的墙身和天花上延续的不规则木条肌理。设计师希望基于这样的装置节点设计及同种形式三维式地铺开,再加上设计者的现场即兴创作成分,使得空间创作的边界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延伸,多了些艺术创作的未知性和探索性。
